
某地一家公立医院,将编外聘用人员“到龄不续聘”写入官方文件。
据悉,该院聘用人员管理办法规定,已取得中级职称的执业医师、特殊紧缺岗位的聘用人员,男性满60周岁、女性满50周岁不再续聘;其他各岗位聘用人员,男性满55周岁、女性满44周岁不再续聘。
![]()
院方考虑角度
年龄大了无法胜任一线工作
遭辞退的人向记者表示,去年至今,医院以上述文件为由共辞退了12人,都是年满44岁、在医院工作多年的女性,她们原本是该院的护士或医技科室工作人员。其中一些人称,在终止劳动关系时,只拿到了1万多元到2万多元不等的经济补偿金。
后续,该院党委书记向记者表示,已经经仲裁达成调解。此前终止劳动关系的人也会主动联系,核查补足。至于该院“到龄不续聘”的原因,是这些员工“年龄大了无法胜任一线工作”。
其向记者解释称,医院运行有困难,人力成本是医院运行的最大开支。据其介绍,该院聘用了超过400名护理人员,而其中“50多岁的人不能给患者打针,不能上夜班,当不了护理人员”。
“我去年到了医院发现,她们都还没到40岁,就说‘我眼睛不行,我上不了夜班,我身体不舒服。’这几百人不可能都安置到行政后勤岗位。”
他还称,该市有其他医院在研究仿照这一规定,有的拟女性聘到50岁,但不能调岗。
男54岁 女50岁,须退出管理岗
新任科主任年龄不得超46岁
无独有偶,近日,江西省某三级医院印发了一份有关医院领导任职和免职的修订文件,引发强烈轰动。
其中明确表示,中层干部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予以免职,第一项就是有关年龄的规定:达到任职年龄界限的(临床、医技科室中层干部男性54岁、女性50岁,退出中层管理岗位,职能科室对照临床医技科室适当延长,原则上不超过5年,特殊情况由党委会研究决定)。
![]()
在公立医院,中层干部的人群范围很广。他们包括临床科主任、副主任,主要负责科室医疗业务管理、学科发展、人才培养等;科室护士长也是中层干部,主要负责护理团队管理、护理质量监督及护理工作协调。其余医技科室,如检验科、影像科、病理科等科室负责人,也是中层干部,主要负责科室技术指导、设备管理及质量控制。
除了以上医护人员,医院行政后勤职能部门的领导,诸如医务科、人事科、财务科、质控科、科教科、后勤等部门的主要负责人也是中层干部,他们负责医院行政事务管理、资源配置及政策执行。
现在,医院出了新的免职和任职规定,白纸黑字要求各临床科室和职能部门的科主任男性满54岁、女性满50岁必须退居二线,这还是首次形成文件,并强制执行。
科主任退出领导岗位后,对于新任科主任,这份文件也做出了年龄上的限制。
![]()
另据第七章、第六条“中层干部任职基本资格”,医院做出了以下规定:
初任中层干部须在本院工作满三年,且在相关岗位满一年。
临床、医技科室主任(含副职)应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副高及以上职称或中级职称(资格)3年,原则上正职不超过46周岁、副职不超过43周岁,医院工作特殊需要可适当放宽。
科室(病区)护士长应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主管护师及以上职称(资格),不超过43周岁,8年及以上本院或同等级医院临床护理工作经历;副职应具有专科及以上学历、护师及以上职称(资格),年龄不超过38周岁,3年及以上本院临床护理工作经历。
职能部门中层干部应具有大学专科及以上学历,原则上不超过46周岁(临床医技科室转岗中层干部不受此年龄限制)。
这份文件把科主任任职的两个上限都钉死了,男54岁、女50岁必须退出,新任正副主任则分别卡在46岁、43岁,超龄即丧失资格,护士长的任职年龄也在同步收紧。年龄对于中层干部来说,已经是一道必须要重视的鸿沟。
在医疗行业,年龄似乎正成为一道愈发难以逾越的鸿沟。从上文中不难看出,无论是编外聘用人员“到龄不续聘”的无奈,还是中层干部因年龄界限而退居二线的规定,都折射出年龄因素对医务人员职业生涯的深刻影响。这种影响不仅体现在职业发展的空间受限上,更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医务人员群体的焦虑与不安。
值得注意的是,或许正是出于对医务人员年龄问题及专业性质的考虑,11月4日,国家卫生健康委、民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中医药局、国家疾控局等多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开展银发医养行动的通知》。明确要发挥退休医务人员专业优势,壮大医养结合服务“银发力量”,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破解医养结合专业人员短缺难题提供重要支撑。
![]()
通知表示,按照立足实际、平等自愿、双向选择、满足需求的原则,将社会医养结合服务需求和退休医务人员个人意愿、专业特长、经验优势充分结合,发挥退休医务人员专业作用,推动实现老有所为,更好顺应老年人医疗卫生服务需求。
医疗卫生机构身体状况良好的退休且具备相关执业资格的医生、护士和具备相关卫生专业技术资格的药师、技师等医务人员及行政管理人员可依法依规开展诊疗、康复、护理、药事、安宁疗护、检查检验、营养健康、心理健康、健康教育、健康管理等服务,以及业务培训、质量控制、教学科研、机构管理、顾问咨询、志愿服务等。
医客说
年龄不该是职业的终点,经验才是医疗的底气
“到龄不续聘”与“中层限龄”的背后,是公立医院在生存压力下的“急功近利”,更是对医疗行业“经验价值”的集体忽视。医务人员不是流水线上的零件,他们的职业生命周期应与能力、意愿挂钩,而非简单以年龄切割。
当医院开始用“年龄”衡量价值,我们更需要追问:我们留住的是年轻的身体,还是珍贵的经验?我们降低的是人力成本,还是医疗服务的厚度?医疗行业的进步,从来不是靠淘汰“高龄者”,而是让每个阶段的医务人员都能找到最适合的位置——这才是对生命最基本的敬畏。
【责编】医客君
【文章来源】梅斯医学、国家卫生健康委
【图片来源】网络
【免责声明】我们尊重原创,版权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微信:xxxfff0518 我们会在24小时内删除,感谢您对医客的支持!
【投稿邮箱】yike@touchealth.com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