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石牺牲13年后,蒋经国发现真相:他派去大陆的特务全在忽悠他

分享至

1963年,台北,深夜十点。

蒋经国「啪」地一声把文件摔在桌上,脸色铁青:

「『毛主席与陈毅讨论猪肉供应』?」

「这他妈是把中共中央当菜市场了?」

秘书吓得不敢吭声。

这份标着「绝密」的情报,刚从香港送来,号称是「重大突破」。

可蒋经国越看越不对劲——

去年就废了的政策,当新动向写;

根本不存在的会议,编得有模有样;

连「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都写成「总方针」!

简直了……

问题来了——

这么离谱的东西,是怎么一路绿灯送到他案头的?

档案室里,还有多少这样的假货?

更可怕的是,这背后,藏着一个他做梦都想不到的真相……

「给我查!」蒋经国一字一顿,「查个底朝天!」

那一夜,他不知道——

自己即将揪出一个夜总会服务员,

即将发现整个情报系统都在造假,

即将面对13年来最大的耻辱。

01

第二天一早,蒋经国召集了情报局核心成员开会。

会议室里气氛凝重。

「昨晚那份情报,我让人彻夜审查了。」蒋经国环视众人,「结论是:百分之九十以上是假的!」

会议室里顿时炸了锅。

「怎么可能?」

「香港站报上来的,应该不会错啊!」

「送情报的人信誉一向很好……」

蒋经国抬手制止了议论:「我不管你们怎么想。现在,我要知道:这份情报,是怎么来的?谁送的?从哪来的?」

负责大陆情报的处长站起来,擦了擦额头的汗:「报告长官,这份情报是香港联络站的吴站长送来的。吴站长说,是一个代号『海鸥』的线人提供的。」

「『海鸥』是谁?」

「这个……吴站长说,为了保护线人安全,不便透露真实身份。」

蒋经国冷笑一声:「保护线人?我看是保护骗子!」

他站起身,走到窗前:「立刻派人去香港,把这个所谓的『海鸥』查清楚。我要知道他的真实身份、住址、联络方式、以及过去提供的所有情报!」

「是!」

「另外,」蒋经国转过身,「把过去一年香港站送来的所有情报,全部调出来,逐份核查!」

散会后,情报鉴定科的人开始加班加点。

他们从档案室调出了过去一年香港站送来的137份「绝密情报」,开始逐一审查。

结果越查越心惊——

有32份情报的内容,能在《人民日报》《解放军报》等公开报纸上找到原文或类似表述;

有19份情报提到的「内部会议」,根本查不到任何其他信息来源;

还有8份情报的时间线完全对不上,明显是拼凑的。

科长把统计结果报给蒋经国时,声音都在发抖:「长官,初步统计,至少有四成以上的情报存在重大疑点……」

蒋经国闭上眼睛,深吸一口气。

四成!

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过去一年,他们基于这些情报做出的战略分析、政策建议,有四成都是建立在沙滩上的!

「香港那边有消息了吗?」他问。

「还没有,不过……」科长欲言又止。

「说!」

「不过我们在审查过程中发现,这些假情报有个共同特点:内容都来自公开报纸或广播,只是换了个『内部文件』的包装。」

蒋经国猛地睁开眼睛:「你是说,有人在剪报纸造假?」

「很有可能!」

02

三天后,香港联络站的调查报告送来了。

蒋经国打开文件,脸色越来越难看。

报告显示:

代号「海鸥」的线人,真名倪维乐,33岁,九龙人,职业是夜总会服务员!

从未接受过任何特工训练!

从未去过大陆!

他是1962年6月主动报名参加情报工作的,理由是「想换个工作,挣点钱」。

接收他的,正是香港联络站站长吴某。

吴某给了他一个任务:潜入大陆,刺探情报。

可倪维乐根本不敢去!

于是他想了个「聪明」的办法:躲在九龙的小旅馆里,订阅《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然后把这些公开信息重新包装成「内部文件」!

从1962年7月到1963年7月,整整一年,他一共「制作」了47份「绝密情报」!

而吴站长呢?

他从来没有核实过这些情报的真实性!

为什么?

因为上面只看结果,不问过程。只要交上来情报,就能拿奖金、升职位!

蒋经国看完报告,把文件重重地摔在桌上。

「荒唐!简直荒唐到家了!」

他在办公室里来回踱步,越想越气:「一个夜总会的服务员,连大陆地图都没摸过,靠剪报纸就能骗过整个情报系统?这说明什么?」

说明系统烂透了!

从一线的情报员,到香港站长,再到台北的审核部门,整条链条都有问题!

蒋经国突然停下脚步:「倪维乐现在在哪?」

「还在香港,不知道我们已经发现他了。」

「很好,」蒋经国眼中闪过一道寒光,「给他发电报,就说他立了大功,请他来台北领奖。」

秘书一愣:「长官,您是要……」

「请君入瓮。」蒋经国冷冷地说。



03

1963年9月27日,倪维乐在九龙的小旅馆里收到了一封电报。

电报上写着:「鉴于你近期工作表现优异,特邀来台北受奖。机票已订,10月1日启程。」

倪维乐拿着电报,手都在发抖。

要去台北了!

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他要「飞黄腾达」了!

他立刻跑出去,花了两个月的工资买了套新西装。

9月30日晚上,他兴奋得一夜没睡,满脑子都是升职加薪、出人头地的美梦。

10月1日一大早,他穿上新西装,提着简陋的行李箱,来到机场。

飞机起飞了。

倪维乐坐在机舱里,心跳如鼓。

三个小时后,飞机降落台北。

他提着箱子走出舱门,看见停机坪上停着一辆黑色轿车。

一个穿中山装的中年人走过来,面带微笑:「倪先生吧?辛苦了,我是来接您的。」

「您太客气了!」倪维乐受宠若惊。

「请上车,我们先送您去住的地方。」

倪维乐钻进车里。

车子启动了,可他很快发现不对劲——车窗被黑布遮住了,他看不到外面的景象。

「这是……」他有点慌。

「哦,这是为了保密。」中年人笑着说,「您也知道,情报工作嘛,必须小心。」

倪维乐勉强笑了笑,心里却咚咚直跳。

车开了大约半小时,停了下来。

「到了,请下车。」

倪维乐下了车,发现自己站在一栋灰色建筑物前。

建筑没有任何标识,周围站着几个荷枪实弹的卫兵。

他的腿软了。

这不是宾馆,这是……

还没等他反应过来,两个壮汉已经从背后架住了他的胳膊。

「倪维乐,跟我们走一趟!」

04

审讯室里,灯光刺眼。

倪维乐被按在椅子上,双手铐在椅子扶手上。

对面坐着三个人,中间那个,正是蒋经国。

「倪维乐,」蒋经国开口了,声音平静得可怕,「你知道自己为什么会在这里吗?」

倪维乐脸色惨白,声音发颤:「我……我不知道……」

「不知道?」蒋经国冷笑一声,「那我提醒你。1962年7月,你交上来的第一份『情报』,标题叫什么?」

倪维乐浑身一抖。

完了。

他们知道了。

「我问你话!」蒋经国拍了一下桌子。

倪维乐的心理防线瞬间崩溃了:「我说!我全说!」

他竹筒倒豆子,把所有事情都交代了:

怎么报名参加情报工作;

怎么不敢去大陆;

怎么躲在九龙的小旅馆里,每天订报纸、听广播;

怎么照着《人民日报》抄,再模仿公文格式,拼凑成「内部文件」;

甚至连用的是哪期报纸、哪个版面,都说得一清二楚。

审讯员听得目瞪口呆。

蒋经国的脸色却越来越阴沉。

等倪维乐说完,他突然问了一个问题:「这办法,谁教你的?」

倪维乐一愣:「没人教啊,我自己想的……」

「撒谎!」蒋经国猛地站起来,「你一个夜总会服务员,怎么知道公文格式?怎么知道什么样的『情报』能蒙混过关?」

倪维乐吓得浑身发抖:「真的是我自己想的!不过……不过我听说……」

「听说什么?」

「听说有些老特务,都是这么干的……大家都知道,去大陆太危险,所以……所以就在外面编……」

蒋经国愣住了。

大家都知道?

大家都这么干?

这一刻,他突然意识到,倪维乐不是个例,而是一个系统性的问题!



05

接下来的一个月,蒋经国下令对整个情报系统进行全面审查。

审查的结果,让所有人倒吸一口冷气。

从1950年到1963年,13年间,台湾情报系统收到的所谓「大陆情报」,至少有三分之一是假的!

而造假的方式,几乎都是倪维乐那一套:

躲在港澳的安全地带;

订阅大陆的公开报纸;

收听大陆的公开广播;

然后重新包装成「内部文件」交上去。

有个特务更绝,他声称在上海建立了情报网,每周都能传回「码头装卸情况」。

蒋经国派人去核查,发现他连上海话都不会说!所谓的「情报」,全是从《解放日报》航运版抄的!

还有个特务声称潜入了「中共中央党校」,能定期获得「内部学习资料」。

结果一查,他交上来的「资料」,竟然是《人民日报》社论的剪贴版,连标点符号都没改!

最离谱的是一个在澳门的特务,他每个月准时交一份「广州军区内部简报」。

蒋经国派人去核查,发现他根本没去过广州,所谓的「简报」,全是从《广州日报》上抄的!

好家伙,这哪是情报工作?这简直是小学生抄作业!

更让蒋经国心寒的是,这些假情报,都顺利通过了层层审核,被写进了「战略分析报告」,甚至送到了蒋介石的案头!

1962年,蒋介石看着那些「大陆饥荒」「民心不稳」的报告,真就动了心思,准备拉5000人的队伍「反攻大陆」。

要不是美国那边不点头,这事儿真可能干了!

现在回头一看,那些「大陆经济崩溃」的情报,有多少是真的?

蒋经国越想越后怕。

他让秘书调出过去13年的所有情报经费记录。

数字触目惊心——

从1950年到1963年,情报经费每年都占财政支出的近1个百分点!

钱花得跟流水一样,可换来了什么?

一堆废纸!

蒋经国终于明白,问题出在哪了。

06

1963年11月,蒋经国召开了一次秘密会议。

参加会议的,都是情报系统的核心人员。

会议室的门紧闭着,外面站着荷枪实弹的卫兵。

蒋经国环视众人,缓缓开口:「各位,今天请大家来,是要说一件大事。」

他停顿了一下,语气突然变得严厉:「过去13年,我们的情报工作,彻底失败了!」

会议室里鸦雀无声。

「失败到什么程度?」蒋经国继续说,「失败到一个夜总会服务员,靠剪报纸就能骗过我们所有人!」

他站起身,在会议室里来回踱步:「你们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意味着我们过去十几年的战略决策,都建立在假情报之上!」

「意味着我们所谓的『反攻大陆』计划,从一开始就是个笑话!」

「意味着我们对大陆情况的判断,完全是一厢情愿!」

会议室里的人,个个脸色惨白。

蒋经国回到座位上,声音平静了下来:「倪维乐案,只是一个引子。真正的问题,在于我们的整个系统出了毛病。」

「什么毛病?」他环视众人,「就是只看结果,不问过程!只要交上来情报,不管真假,都能拿奖金、升职位!」

「这种考核机制,必然导致造假盛行。因为造假,是最安全、最省事、收益最高的选择!」

他顿了顿:「从今天开始,情报审核流程要全面改革。所有情报,必须经过三重验证才能上报。任何无法验证来源的情报,一律作废!」

「另外,」蒋经国的声音变得冰冷,「对于那些明知造假还上报的人,一律严惩不贷!」

散会后,蒋经国独自坐在办公室里。

窗外,台北的夜景灯火通明。

可他的心里,却一片冰凉。

13年前,吴石将军为了传递真实情报,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临刑前,他留下一句话:「我死不足惜,唯愿山河无恙。」

而13年后,自己手下的「特务」,却把国家安危当成KPI游戏,用剪刀和收音机糊弄整个情报体系。

这种对比,简直讽刺到了极点。

蒋经国突然想起父亲在日记里写过的一句话:「情报若失真,战争永无胜算。」

现在看来,这句话简直一语成谶。

但现在发现,还不算太晚。

只要痛下决心改革,或许还有挽回的机会……

可他不知道的是,更大的真相,还在后面等着他。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