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 1至 9月,748万中国游客赴日旅游,稳居日本最大客源国。然而,在高市早苗就台湾问题发表不当言论后,中方提醒民众近期避免前往日本,多家航空公司启动免费退改签措施。此举将对日本入境旅游业形成直接冲击。日媒评论称,中方反应力度远超预期。
![]()
(一、风波缘起:日首相挑衅核心利益,中方克制后果断反制)
11月7日,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就台湾问题发表挑衅言论,暗示中国若采取军事行动,日本自卫队可能介入。面对国内外舆论压力,她仍坚持不撤回,称其只是“考虑最坏情况”。
![]()
这一言论不仅触碰了中国核心利益红线,更恰逢抗战胜利和台湾光复八十周年历史节点,引发国内民众强烈反应。网友纷纷呼吁对日本采取坚决反制。
针对高市早苗发表的涉台不当言论,中方并未立即采取强硬措施。直到 13日晚,中方才召见驻华大使金杉贤治,提出“严正建议并强烈抗议”。
这意味着,中方事实上给了高市早苗近一周时间改正错误。然而日方却执意不改、不断试探底线。在这种情况下,再要求中方保持克制,显然是不现实的。
![]()
中方于14日晚提醒民众暂时避免前往日本。理由包括:日本境内针对中国公民的治安问题频发,部分案件仍未侦破;以及日本首相高市早苗近期的涉台挑衅言论,使两国民间交流环境恶化。
(二、旅游警示:航空旅业迅速响应,日方预估冲击远超预期)
2025年前三季度,中国赴日游客达748万人次,同比增长43%。日本曾预计 2025年旅游业收入有望突破 667亿美元。
不过,在14日中方发布赴日旅游风险提醒后,中国主要航空公司迅速响应,国航、南航、东航率先宣布免费退改机票,随后四川航空、厦门航空、海南航空跟进。
![]()
每日新闻指出,中方的反应已升级为“提醒民众避免赴日”的程度,超出了日方的预期。
《东京新闻》分析认为,中方发布“暂勿前往日本”的提醒后,日本的入境旅游或将面临明显冲击。15日,中国多家旅行社陆续收到大量取消行程的咨询。业内普遍判断,未来中国游客赴日人数下降已难以避免。
(三、前车之鉴:“萨德”阴影下的韩国,中国游客锐减的警示)
韩国的教训就在眼前。2016年引进美军“萨德”系统后,中方并未出台所谓“限韩令”,但中国游客赴韩数量断崖式下跌:2017年,从806.77万人次暴跌至416万,同比减少近一半(48.3%)。现代研究机构报告称,韩国旅游业因中国游客的骤减遭受“严重损失”。
这种间接性、非官方的反制措施已经证明,在地区关系恶化的情况下,市场和民意本身就足以改变一国的经济格局。朝日新闻指出,当前事态已升级至可能对商业和旅游业造成重大影响的阶段。
(四、日方反应:内阁寻求沟通降温,在野党预警负面影响)
日方对此举措反应强烈。
日本立宪民主党总裁野田佳彦表示,入境旅游放缓将是一个重大的负面影响。我们需要认真分析这一点。他呼吁双方冷静下来,思考建立双赢关系。
![]()
内阁官房长官木原稔则对记者表示,当前情况不符中日两国领导人此前推进的互利战略关系、建设性稳定关系的大方向。他透露,已就此事与中方进行沟通,希望中方能够作出适当回应。
(五、升级风险:稀土管制或成下一张牌,中国抗风险能力更强)
一位日本政府官员坦言,我们现在正站在十字路口,若是局势恶化,可能升级为经济报复。例如限制稀土出口。
中国曾在 2010年对日本实施稀土出口管控,给日本工业造成巨大冲击。尽管这些年日本一直试图降低对华稀土依赖。但截止2024年,日本仍有63%的稀土直接来自中国,重稀土100%依赖中国供应。
若是高市早苗一意孤行,导致局势没有改善,不排除中方再次对日实施稀土管控。届时将对日本的汽车、半导体等核心支柱产业造成精准打击。
中日两国经贸关系确实存在相互依存,近几年贸易额维持在 3000 - 3100亿美元左右。然而,这种依存关系存在明显的不对称性。
根据2024年的数据,日本对华出口占其出口总额的17.6%,约占GDP的3.6%;而中国对日出口仅占中国出口总额的3.6%,占GDP的0.81%。从数据对比来看,一旦中国启动经济制裁,日本将承受的冲击远大于中国。
(六、博弈关键:G20会晤能否成行,尊重底线是破局前提)
每日新闻11月15在刊文中提及,日方正积极推动安排高市早苗与中方在南非G20峰会(11月22日至23日)期间会晤,以缓和当前紧张局势。
内阁官房长官木原稔也强调:“正因为双方立场存在差异,沟通显得尤为关键。”
![]()
然而,日方若一方面不尊重中方核心利益,另一方面又试图依赖中国市场与经济,这种“双重标准”的做法终究行不通。
#上头条 聊热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