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亲饭吃到一半,女方闺蜜团突然杀到,十张嘴咔咔点菜,结账两千多,小伙钱包当场休克。
![]()
![]()
这条热搜刚飘出来,评论区就炸成爆米花:有人骂饭托,有人喊活该,还有人淡定甩链接——“2023年相亲纠纷涨45%,饭托占三成,早告诉你们别乱请客。
两千块到底吃了啥?
网友扒出那家湘菜馆,人均150,十人包厢却干出两千+,秘密在酒。
餐厅老板没否认:开的是标价698的“镇店桂花酿”,一次上了三瓶。
小伙后来回忆,妹子接电话说“闺蜜就在隔壁”,他还没点头,一群人已经落座,服务员唰唰起瓶,拦都拦不住。
女方事后轻飘飘一句“开玩笑”,把舆论再点一次火。
有人贴出她社交平台旧照,同款包厢、同款闺蜜局,配文“姐妹齐心,其利断金”。
是不是套路,见仁见智,但数据摆在那儿:过去一年,仅湖南婚恋平台接到的“高价饭局”投诉就有217起,平均客单价1780,超七成由男方埋单。
情感专家王志强在央视给过一个“防坑三件套”:
1. 第一次见面,约在咖啡区,人均100以内,谁也别欠谁。
2. 提前说AA,不丢人,丢人的是月底吃泡面。
![]()
3. 留小票,真遇宰客,12315+平台举报双通道,十分钟搞定。
听起来像冷笑话,可真照做的人,多半不会出现在热搜里。
长沙已有婚介把这事写进“防骗指南”,前台大字:相亲不是慈善,钱包自带开关。
市场监管也放话,2024年出婚恋消费指引,重点盯“临时加人、模糊报价、高价酒水”老三样。
故事说到这儿,有人松口气:还好我没相亲。
别急,躲得过饭托,躲不过“剧本杀托”“密室托”“旅行托”。
核心就一句:任何关系,先谈钱不伤感情,不谈钱肯定伤钱包。
下次对面妹子说“闺蜜想认识一下”,不妨笑着回:
“行,那她们那桌自己点自己付,咱们这杯82年的拿铁先AA。
要是她翻脸,恭喜你,两分钟筛掉一个 KPI 型相亲对象,比饭后买单便宜多了。
钱包和真心都有限,把票留给值得的人。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