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市地处广东省东北部、东江中上游,总面积1.57万平方千米,常住人口283.70万,下辖6县1区及2个功能区。作为岭南文化发祥地之一、“中华恐龙之乡”,这里既有万绿湖这样常年保持地表水Ⅰ类标准的生态瑰宝,也有2200多年的建城史积淀。如今的河源,正凭借“粤东西北唯一同时近距离接受广深港三大都市辐射”的区位优势,以绿色崛起为使命,全力推进重点工程建设,勾勒高质量发展新图景。
![]()
一、重点工程整体布局与进展:252个项目撑起发展骨架
2025年,河源市敲定252个重点建设项目,总投资达1502.5亿元,年度计划投资336.0亿元,另有29个重点前期预备项目,估算总投资598.9亿元 。这一批项目覆盖交通、产业、民生、生态等关键领域,既是拉动经济增长的“引擎”,也是改善民生福祉的“载体”。
截至2025年9月底,全市重点项目已完成投资238.6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71.0%,进度远超往年同期。其中86个计划新开工项目顺利启动,开工率68.3%,源城区升杰实业生产项目、连平县新城科技液压动力剪生产基地等一批新项目加速落地,长深高速改扩建、和平县蓝威新能源储能电站等在建项目稳步推进。更值得关注的是,45个项目入选广东省2025年重点建设项目计划,涵盖基础设施、产业、民生保障三大类别,成为河源融入大湾区发展的重要纽带 。
从布局逻辑来看,这批项目紧扣市委“138”具体安排,既要打造城乡融合、现代化产业体系、“绿富双赢”三大样板,也要推动“百千万工程”、制造业当家等八个方面实现新提升,每一个项目都精准对接发展需求,让建设成果真正惠及群众。
![]()
二、交通基建:织密“五横五纵”网络,打通融合动脉
交通是城市发展的先行官,2025年河源交通重点工程总投资占比高、推进力度大,正从“内陆腹地”向“湾区门户”加速转型。
(一)高速公路:扩容升级与新建并行
1. 长深高速改扩建工程(河源段)是今年交通建设的“重头戏”,目前主体工程已近收尾,年内将实现建成通车 。这条高速作为河源连接大湾区的重要通道,改扩建后将大幅提升通行效率,缓解以往节假日拥堵难题,让河源到惠州、深圳的通勤时间进一步缩短。
2. 河源紫金至江东新区高速公路已正式开工建设,这条新通道将串联起紫金县与江东新区两大发展板块,为沿线产业转移和城乡互动提供支撑。同时,河惠汕高速公路前期工作加快推进,连平武高速河源连平至梅州兴宁段、梅州五华至广州增城高速等线路正在规划研究,“五横五纵二联”高速公路网格局逐步成型 。
(二)铁路与航道:补齐“铁水联运”短板
1. 高铁建设迎来新突破,广州至河源高铁正全力推进规划建设,未来建成后将实现河源到广州1小时内通达,彻底融入大湾区“1小时生活圈” 。与此同时,河源至汕尾铁路(龙汕铁路)等项目前期工作稳步开展,为区域互联互通再添新通道。
2. 航道升级工程加速发力,东江河源独石至东莞石龙航道扩能升级建设正酣,河源港源城港区及江东新区港区前期工作有序推进,其中源城港区中储粮码头有望在年底前动工建设 。待这些项目建成,东江航道将具备更大吨位船舶通行能力,河源的货物可通过水路直达东莞、广州等地,物流成本大幅降低。
(三)城乡路网:畅通“毛细血管”
1. 国省干线公路网建设持续推进,目标实现二级公路“县县通”,确保城区、镇中心镇通二级公路且30分钟内到达高速出入口,让县域出行更便捷。国道205线河源市热水至埔前段改线工程、国道105线连平县城过境段改线工程等项目,正进一步优化区域路网结构 。
2. “四好农村路”2.0版建设有序谋划,重点推进县城及中心镇辐射干线升级、县道等级提升和通行政村单改双工程,提高通行政村双车道覆盖率,让乡村与城市的联系更紧密,为农产品出山、游客进村铺平道路 。
![]()
三、产业项目:聚焦“制造业当家”,筑牢经济根基
2025年河源产业重点工程以“产业建设大会战”为抓手,聚焦实体经济,推动产业集群化、高端化发展,22个产业类项目入选省重点项目,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
(一)工业园区:打造产业承接高地
1. 深河电子信息智能制造产业园是深河对口帮扶的核心项目,目前正加快建设,预计年内建成投产 。园区按照“产城融合、以城促产”理念打造,重点发展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大数据等五大主导产业,全部达产后将带动周边产业生态链实现数千亿级产值,新增2-3万个优质就业岗位。
2. 江东新区产业转移工业园作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总规划面积21平方公里,计划总投资1000亿元,目前首期11个在谈项目总投资额不低于200亿元,商办项目将打造集科研、孵化、生产于一体的创新平台。此外,河源国家高新区获评省食品饮料及水经济特色产业园,成为全省首批食品工业培育试点县(区),为产业升级提供了重要载体 。
(二)特色产业:做强“生态+产业”品牌
1. 水经济产业持续领跑,作为全国包装饮用水企业年度营业收入第二的地级市,河源今年重点推进农夫山泉(河源)三期项目,该项目入选省重点项目,目前超额完成年度投资,投产后将进一步巩固河源“中国好水”产区地位。同时,白象食品华南生产基地等项目进展顺利,丰富了食品饮料产业矩阵 。
2. “1+3”农业大产业计划深入实施,目标实现生态畜禽产业综合产值超90亿元,丝苗米超41亿元,油茶超40亿元,茶叶超43亿元。灯塔盆地作为国家农高区创建核心区,正加快推进无化药叶菜生产基地等项目前期工作,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提质扩容,努力争创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 。
3. 林业产业多点开花,围绕绿美广东生态建设,河源实施“1136”工程,打造100万亩油茶产业基地、10万亩可持续经营竹产业基地和3大林业特色产业基地,力争林业产值突破60亿元,让绿水青山真正转化为金山银山 。
(三)新兴产业:布局“未来增长极”
1. 新能源项目加快落地,广东岑田抽水蓄能电站、和平县蓝威新能源储能电站等项目稳步推进,为河源能源结构优化提供支撑。龙川县精智机器新能源汽车换电机器人生产项目入选省重点产业项目,填补了区域新能源装备制造领域空白 。
2. 电子信息产业持续壮大,作为河源工业产业比重超1/3的优势产业,今年龙川县景旺电子三期建设项目等重点项目加快推进,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条,提升产业附加值,助力河源打造大湾区电子信息产业延伸基地 。
![]()
四、民生与城市更新:以人为本,提升生活品质
重点工程建设的落脚点是民生改善,2025年河源8个民生保障类项目入选省重点项目,涵盖医疗、教育、城市配套等领域,让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
(一)城市功能升级:让生活更便利
1. 城市更新有序推进,中山大道改造工程二期项目已进入竣工验收阶段,西优棚改项目收尾工作顺利开展,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持续推进,让老城区焕发新活力。同时,中心城区易涝点动态清零工作精细化开展,城市供水、排水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提高城市韧性 。
2. 环保设施提质增效,全市力争完成城镇雨污管网建设改造30公里,污水处理厂提标升级及配套管网改造项目加快推进,东源县国家级新型城镇化示范县城市管网工程入选省重点项目,让城市水环境更清洁。龙川县新城供水有限公司水厂配套管网工程同步推进,保障居民用水安全 。
(二)公共服务优化:让保障更有力
1. 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河源市中小学校园设施改造提升工程全面推进,巩固提升学前教育“5085”成果,加快城乡学前教育一体化管理资源中心建设,让孩子在家门口就能上好学 。深河两地教育研学交流不断深化,优质教育资源加速流动。
2. 医疗服务能力提升,河源市诊疗体系提升工程、和平县第二人民医院等项目稳步建设,深河两地异地就医、社保关系转接、公积金互认等有效衔接,让群众看病更方便、保障更到位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持续增强,全方位守护群众健康。
(三)文旅融合发展:让生活更精彩
1. 万绿湖风景区作为河源首个国家5A级旅游景区,今年持续推进配套设施升级,牵引带动一批旅游景区、度假区提档升级,预计全市接待旅游人数和旅游总收入将保持两位数增长 。
2. 特色文旅项目加快布局,恐龙地质遗迹公园规划建设稳步推进,龙川佗城古镇(国家4A级旅游景区)旅游基础设施升级改造项目入选省重点项目,紫金花朝戏、连平忠信花灯等非遗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乐游河源”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 。此外,万绿湖国际马拉松、粤赣古驿道徒步等品牌赛事持续举办,丰富了群众文体生活。
![]()
五、城乡融合与生态建设:绘就“绿富双赢”新图景
河源以“百千万工程”为抓手,推动城乡协调发展、生态持续向好,3个城乡融合发展省级试点和一批生态项目成为建设亮点。
(一)城乡融合试点:打造可复制样板
1. 灯塔盆地、东源县船塘镇、紫金县蓝塘镇3个省级城乡融合试点加快建设,在产业协同、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公共服务共享等方面探索经验,力争形成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案例 。
2. 10条乡村振兴示范带高质量推进,按照“三年初见成效”目标,整合乡村、森林、湖水、温泉等特色资源,发展民宿、露营等新业态,推动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培育,每个县打造1-2个主导优势产业,增强县域造血能力 。
(二)生态保护与修复:筑牢生态屏障
1. 绿美河源生态建设综合改革试点扎实推进,除了林业产业基地建设,还统筹推进东江干流治理工程前期工作,加强水资源保护和水环境治理,让东江清水永续北上 。
2. 林业生态保护力度持续加大,推进油茶、竹子、中药材“三篇文章”,既保护了生态环境,又带动了群众增收,实现“生态美”与“百姓富”的有机统一 。
![]()
六、前期预备项目:储备发展后劲
除了在建项目,河源还有29个重点前期预备项目,估算总投资598.9亿元,其中20个入选广东省重点建设前期预备项目,为未来发展储备了充足动能 。
这些预备项目涵盖交通、产业、生态等多个领域,包括河惠汕高速公路河源段、东江河源至石龙航道扩能升级工程、河源市水饮料及食品产业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等 。目前,相关部门正加快推进前期工作,完善各项审批手续,具备开工条件的将及时转为正式项目开工建设,确保项目建设“不断档”、发展“不掉速”。
从交通网络织密到产业集群崛起,从民生福祉改善到生态环境提质,2025年河源重点工程建设呈现出“多点开花、全面提速”的良好态势。这一批项目的推进,不仅拉动了当下经济增长,更夯实了河源绿色崛起的根基,让这座岭南古城在大湾区建设的浪潮中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
文章声明:文章信息取材网络经深度整理汇编而成。受网络信息更新延迟和创作水平有限,难免存在细节疏漏或进度表述偏差,恳请谅解和指正。文章仅作参考交流!!!期待与您共话河源城市建设发展!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