岛内的国民党主席选举变成了一场混沌竞赛,像是拼盘里什么口味都有。公开或者私下打着算盘的人已经超过十位,年龄跨度大到让人怀疑自己是不是数错了?青年派跃跃欲试,老牌大佬也不甘落后。谁都清楚,这些明面暗里的角力,充满了在权力边缘游走的身影,不全是新面孔,也不都是旧戏码。事实上,混乱大于秩序,两者时而交错时而断裂。
![]()
谢典林是第一个在舞台上做出决定的。9月10日,他在电视节目中直接宣布退出党主席选战。说是被副主席连胜文劝退,那么,这一退,不只是个人选择。更多的是连胜文在暗自布棋,支持谁就让谁站出来,也让谢典林心甘情愿地放弃。到底是自愿还是被动?没人能给出确定答案!但至少他退出了,这一处不缺戏剧张力。
同步,张亚中进入他的流程。10日那天开记者会,说没人来劝他,也没钱参选。1320万的选举经费,一分都不能少。他试图靠出版新书筹,人家就问了,选党主席要卖书?现实比想象更稀奇。当钱变成门槛,一切理想都要排队。张亚中过去是边缘人物,这次只差“一个成本”,他的故事还没结束,说不定再过几天又有新变化。
![]()
郑丽文这几天跳得特别高。9月10日,她在军系活动里亮相,不光自己上阵,还喊话卢秀燕那边。郑丽文说大家支持卢秀燕,如果卢市长已经决定不选,就希望把力量转到自己身上。这个转移有点高难度,多数人都临时观望。她还说李乾龙站在自己这边。可李乾龙本人的态度其实没有定论。这种“别人支持我”的玩法潜在风险很高,随时反转。
军系势力一直处于核心。郑丽文参加黄复兴的活动,身边的季麟连算是老资格的军系大佬。这是她抢票的最后阵地,深蓝选民对她有印象,但要彻底接管军系,难度不小。郑丽文不安分,直接炮轰朱立伦两条:一条是朱不帮被押党工,另一条就是中央搞黑箱密室。表面上看,这是为理想发声,可背后的动因未必那么简单。
![]()
朱立伦和军系之间的梁子,从当年黄复兴党部裁撤就埋下了。军系这些年挣扎求存,朱立伦的派系想要彻底掌控,局面像拉锯战。郑丽文站到军系阵营,实际上就被推到朱立伦的对立面。可网络上说郑丽文支持统一,这又不是实话。她只是说自己既是台湾人,也是中国人,想要两岸和平,没其他豪言壮语。
另一头,傅崐萁的出现让改选乱局又多出一层可能。9月11日,傅崐萁发声明,说最近两个月很多人劝他参选。党主席是重大责任,他话里没直接说选还是不选,却也没否认。正常情况下,如果没兴趣,直接说“我不选”,但他留了口子。是否参选,这种暧昧让本就不稳的改选局面变得更加扑朔迷离。
![]()
傅崐萁一旦参战,几乎没人是他的对手。赵少康算是唯一能够和傅崐萁PK的人选,其他参选者基本上处于陪跑地位。这种说法有点绝对,但看了岛内各大民调和媒体舆论,傅崐萁的优势的确明显。财力、资历、魄力都不差朱立伦,甚至在操作层面更胜一筹。如果顺利参选能接任党主席,国民党很可能换一个风貌。
有趣的是,蔡正元在电视上评论说,如果卢秀燕不参选,傅崐萁就是当前最合适的党主席人选。蔡正元一向喜欢语不惊人死不休,可这一次话里话外都是肯定。傅崐萁目前国民党团总召这个职位也算有点“局外人”的味道,对他本身并没太大吸引力。倒不如借党主席这个跳板去攀更高的权力层级——韩国瑜留下的位置才是真正让人垂涎的目标。
![]()
坊间观点七嘴八舌。有人说傅崐萁参选就是碾压局,但也不能绝对断言,就像岛内政治随时变盘。国民党一直强调“团结力量大”,可是看这次改选,每个人的小团体都长成了自己的模样。郑丽文和朱立伦相互掣肘,傅崐萁和赵少康暗中评比,不反对也不表态,还有那一票边缘选手闷声发大财。
竞选过程中,资源流动明显。军系往往影响力大,但资金、媒体支持也决定了选情走向。张亚中通过出书寻求筹款不是孤例,岛内政坛资本与舆论的角力从未停止。有分析人士统计,国民党内部近三分之一选票集中于深蓝大佬,剩下的被地域和青年军分割。支持谁,反对谁,语气时而强硬时而柔软,到底谁能笑到最后?
![]()
岛内新闻不断在发酵,不少国民党党员对现状表示迷茫。连胜文支持态度诡异,李乾龙发言反复无常。朱立伦背后运营的不确定性让军系如临大敌,郑丽文借机造势,傅崐萁则以不置可否的方式逐步推进。关键时刻大家都保持微妙距离,谁都不愿轻易亮底牌。不排除下周又有新的“黑马”冒出头,但也可能现有棋盘不会动。
看外部数据,岛内民调对各参选人的支持率起伏不平。2024年9月台湾明日数据发布的问卷显示,傅崐萁的支持度高居前列,赵少康紧随其后,郑丽文网络热度高但民间系统票源分散。谢典林退出后影响有限,张亚中的民意支持却远远跌破选线。号称群雄逐鹿,实际分布却是一枝独秀。
有意思的是,大家都以为傅崐萁简单就能赢,其实未必。岛内选规多变,临场变动随时出现。另一方面,郑丽文的网络人气难转化为实际票源,军系铁票也可能在关键时刻倒戈。朱立伦的老派操作让一部分党员动摇,连胜文背后的布局如果翻车,整个局面还可能重新洗牌。这个过程每一步都充满意外,单靠一时支持根本保证不了结果。
各路消息一片混战。有人坚信傅崐萁必胜,也有人认为岛内大佬最终会分割票源,郑丽文反超不现实但不无可能。资源、基地、名望、民调、舆情各自成线,数据说得清楚也说不清楚。每逢选举,岛内内部保守派和改革派互相拉扯,军系不能独大,民生派难上位。最终党主席归属,既涉及个人,也关乎集团。
更讽刺的是,国民党每次喊团结,却常常最分裂。各区大佬流派众多,利益分配错综复杂。当选者能否带动全党更强大?也没人敢直接高声承诺。这次的乱局看起来好像是大考,实际上每个人都在搏一把机会,不是真的想为改革添柴。
当然说到这里,还要回头看看郑丽文的“支持统一”传闻。坊间言论多,但她本人没说过如此鲜明的立场。多数人还是在两岸和平的框架下讨论,强硬表态并不常见。所以一些网络舆论制造出来的话题,未必反映实际。
局面说是乱,其实也并非一团浆糊。每个参选者都在精细操作,背后拉票、造势、联盟随时切换。外人看着热闹,但内层逻辑复杂得难以用一句话解释明白。谢典林退出后局势并没有因此明朗,反而暗流更急。傅崐萁当下处于优势,却也没有百分百确定。选情一旦生变,各种计划随时泡汤。
综合来说,这次国民党主席选举处处留白,谁能真正笑到最后,不好说。政党权力分配本来就没有完美答案,每个人都在悬疑和博弈中前行。最终不会有绝对的赢家,只会多出一个阶段性的掌舵者。
岛内政局新一轮分化和整合正在发生,国民党主席争夺只是其中一幕。结果如何,还得再等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