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最近有没有看神舟二十号返回地球的直播画面?
三位航天员陈冬、陈中瑞、王杰结束为期六个月的太空飞行,终于在东风着陆场平安着陆,很多人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本来是一次例行的返回过程,因为原定时间临出发前,发现神舟二十号飞船被太空碎片击中,导致很多人都开始为他们三位航天员而揪心。
![]()
而当他们最后,发现都是被工作人员小心翼翼抬出返回舱,然后安顿在特制的座椅上休息。这就让更多人有了一丝怀疑,是不是他们乘坐的飞船真的出了什么问题,不然为什么会被抬出来,而不是走出来。
这不仅让观众们又重启揪心了起来,因为此前都知道神州二十号乘组因为返航飞船被太空碎片撞击而延迟返航,现在看到他们平安归来,但归来之后却被抬走了,就心里又开始犯嘀咕,是不是真受太空碎片影响,而受伤了?
![]()
其实这绝对是多虑了,虽然关心中国航天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我们之前所有航天员返程都是被抬走的,神舟二十号并不是唯一被抬走的特例。
神舟二十号在距离地面约400公里的轨道上,整整飞行了六个月。经历了长达半年时间的失重,这是温柔的“杀手”。
在太空中,没有重力,人体会进入一种“彻底放松”的状态。航天员翟志刚曾经说过,在太空中睡觉特别舒服,因为全身都能放松,“想怎么睡就怎么睡”。
![]()
但这种“舒服”是有代价的。在地面上,我们的肌肉和骨骼时刻在与重力对抗,这种对抗其实是一种锻炼。到了太空,失去了重力刺激,身体就会开始“偷懒”,表现在背部肌肉和下肢肌肉,会出现明显的萎缩。航天员每天都面临着骨质流失,每月的流失量更是高达1%-2%。有些航天员还会出现类似晕车的“太空适应综合征”,学名叫做前庭功能紊乱。
![]()
大家还记得美国那位因“星际客机”飞船故障,被困在国际空间站9个多月的女宇航员苏尼・威廉姆斯吗?她在太空中待了那么久,后来在接受采访时说,自己都快忘记走路是什么感觉了。
![]()
重返地球,是另一道难关。
每次当航天员结束太空飞行,重回地球之时,他们的身体都需要重新去适应重力,如果一下飞船就让他们去行走,有可能会因为肌肉无力,甚至前庭功能紊乱,导致的失去平衡感而摔倒,进而导致骨折。
所以,被抬着出舱,不是因为他们“虚弱”,而是出于绝对的安全考虑。这是全球长期驻留航天员的标准操作流程,其实即便是在国际空间站里,不管是坐俄罗斯的联盟号,还是美国的载人龙飞船回来的宇航员,只要是执行长期任务,都一样要被抬着走。
![]()
身体的恢复,其实是个漫长的过程。
航天员回到地面后,并不是休息几天就能恢复的。他们需要经历一个系统的恢复期。
这个恢复期有长有短,如果说基本功能恢复大概要1个月时间,要是达到可以再次执行任务的标准,那至少需要4个月,如果恢复到神舟二十号任务之前的水平,大约需要8到9个月时间。
不过,航天员也是优中选优的人才,他们的适应能力其实非常强。
通常返回地面后的第二天,他们就能下地行走;第七天左右,心血管功能就能基本恢复;一个月后,肌肉能力开始显著改善。
![]()
每次看到航天员被抬出舱的画面,圈叔都特别感慨。尤其是神舟二十号,遭遇到我国发展载人航天30年以来,遇到了最困难的局面,这一安全返回并被着陆就抬走的画面,就更让圈叔动容。这看似“柔弱”的一幕,背后其实是他们在太空中为国家科技发展付出的巨大代价。
他们在失重环境中坚持锻炼,在孤独的太空环境中完成繁重的科研任务,在身体承受各种不适的情况下依然保持乐观……所有这些付出,都是为了中国航天事业能够走得更远。
所以,下次再看到航天员被抬着出舱的画面,请不要怀疑他们的身体素质,也不要轻信那些不着边际的谣言。我们应该做的,是给他们最热烈的掌声,和最真诚的敬意。
他们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真英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