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方就中俄关系最新表态,最近被西方“传闻失宠”的俄外长拉夫罗夫,明确表示中俄“不结盟”,且两国之间没有“主从之别”。
据悉,他的这番表态,回答的是西方媒体提出的一个敏感问题:随着俄罗斯在经济、军事领域对中国的“依赖程度”有所增加,俄罗斯与中国的关系是否出现“失衡”?
![]()
俄外长拉夫罗夫日前就中俄关系表态
显然,这正是俄乌冲突爆发后,在西方相当有市场的俄罗斯“依赖”中国论。对此,拉夫罗夫并不回避。
他强调,西方将中俄视作“联盟”的做法是错误的,中俄正在进行一种更有效、更先进的合作形式,既不基于集团,也不针对第三国。
冷战联盟中常见的“领导者”和“追随者”的主从概念在中俄关系中并不使用,因此从一开始,所谓的“不平衡”就是不恰当的。
拉夫罗夫指出,中俄形成的是一种平等互利关系,两国都坚定奉行互不干涉内政的原则。
以上这些表态,基本与中方对中俄关系的解读相符。显然,对于两国应该采用哪一种相处方式,中俄高层是有过战略沟通的。
随后,拉夫罗夫谈及了中俄合作的具体领域,经济和军事。
![]()
俄方发布了拉夫罗夫接受西方媒体采访的全文
在他眼里,中俄之间的贸易、投资和技术合作,为两国带来了切实利益,不仅促进两国经济实现稳定可持续的增长,还提升了两国人民福祉。
而两军的紧密合作则确保了重要的互补性,这有助于中俄在全球安全和战略稳定领域维护国家利益,有效应对传统和新兴的挑战与威胁。
有关中俄在经济领域的合作,相信外界已经有相当程度的了解。大家更关心的或许是,中俄在军事领域的互动。
事实上,在拉夫罗夫的讲话中,也确实出现了一些很有意思的词汇。
比如“互补性”。对此,拉夫罗夫没有过多解释,但结合中俄两军面临的战略形势,我们或许也能做出一些推测。
谈及中俄两军合作,外界第一个反应的方向很可能是东北亚,作为区域内的国家,中俄的国家安全与东北亚局势息息相关。
![]()
中俄此前举行战略巡航
近年来,随着美日韩准军事同盟关系的强化,该地区正面临越来越大的安全挑战。对于中俄来说,这无疑是需要重点应对的。
但俄罗斯如今面临的一个问题,那就是西线战事在该国的议程中占据了很大的比重,这对俄军也是同样的。
在远东方向,俄罗斯有时候难免会出现“力不从心”的感觉。这时候,中俄两军合作的互补性就体现出来了。
为了维护自身、地区的利益,中国不会容许东北亚生乱,解放军也在随时盯紧这一方向。这无疑在事实上减轻了俄罗斯的军事压力。
此外,在之前的中俄联合巡航期间,两国军机都曾借用对方的机场。这意味着中俄两军正在通过这种方式,进行更加合理的资源调配,最大限度地发挥军事资产的价值。
即便双方没有进行具体的军事合作行动,但只要各司其职,负责好各自需要负责的范围,就能对地区注入更多稳定因素。
![]()
中俄在军事上有密切的合作
如此看来,这确实能对应上拉夫罗夫口中的“互补性”。
拉夫罗夫会提及这个词,除了展现中俄两军合作的情况外,也是在回应西方所谓的俄罗斯“依赖”中国论。显然,这名俄罗斯高层是不接受这一说法的。
说到底,西方会在这时候再次炒作该说法,与俄罗斯现在面临的困境有直接关系。自从美俄关系恶化、特朗普政府对俄罗斯发起制裁后,俄方所处的形势就很严峻。
此时,炒作“俄罗斯依赖中国”,不仅是西方对俄罗斯军心民心进行的一次打击,潜台词更是要把俄罗斯拉下大国地位。
这也不由得让我们联想起特朗普在与中方会晤期间,抛出的G2论。特朗普是在暗示,美国可以跟中国“两分天下”,在这样的架构下,其他国家只能屈居中美之下、甚至“依附”中美。
![]()
特朗普日前抛出了中美G2论
如果是这个情况,俄罗斯要站的位置,总不能是美国那边。
然而,这里还是需要强调,中国既对所谓的G2论不感兴趣,也不认可所谓俄罗斯“依赖”中国的说法。对中俄关系,中方已经表明了足够清晰的立场。
只不过,站在俄罗斯的角度,他们国内难免会出现一些复杂的情绪。毕竟国际地位这个东西,是自己争取出来的。
俄罗斯深陷俄乌冲突、在西方制裁下承受损失、社会经济面临挑战......这一系列因素都在削弱俄罗斯的影响力。
莫斯科要想彻底打破西方的“依赖论”“附庸论”,唯一的办法就是解决自己的主要矛盾,让俄罗斯再次成为世界上影响力举足轻重的国家。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