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舾装进度,我们此前推测四川舰很可能在年内开启海试。而在 14 日,官方集体报道显示,四川舰下水未满 11 个月便开展首次海试,这一消息仍令各界颇为惊讶。这艘 4 万多吨的巨舰迈入新阶段,意味着航母在人类历史上继两栖攻击舰、滑跃起飞航母之后,衍生出了新的技术支线,且该概念由中国人率先提出,并完成了工程设计与建造。
![]()
美国虽在航母操作方面经验丰富,但英国对现代航母技术的贡献更为显著。上世纪 50 年代,英国海军首创直升机垂直登陆、蒸汽弹射器概念,为美国后续发展两栖攻击舰、四弹射器航母奠定了基础。70 年代,“无敌” 级航母代表的滑跃起飞模式,发展成全球知名的滑跃航母流派。不过,英国海军受资源匮乏所困,新一代 “伊丽莎白女王” 级航母搭载双舰岛与全新动力系统,却因造价高昂、新技术应用过多,可靠性欠佳。与之相比,以 076 为代表的中国海军,既掌握先进技术,又具备充分释放技术潜力的产业实力,发展前景广阔。
![]()
法国 “戴高乐” 号航母以中型航母之躯融合核反应堆与蒸汽弹射器,实属无奈之举。蒸汽弹射器启动时间超 6 小时,为保证 “随时可用”,航母出海后需维持弹射系统热启动,导致大量热量散失,若无核反应堆支持难以维持。而电磁弹射启动仅需 15 分钟,摆脱了能量逸散问题,这是造价较低、采用常规动力的 076 得以实现的前提。076 若成熟量产,意味着中型常规动力电磁弹射航母技术路线将在未来广泛应用。
![]()
国内发展 076 时,为确保电磁弹射落地采用了成熟的 075 舰体。福建舰提供的成熟经验使电磁弹射器顺利发展,076 舾装速度极快,后续海试预计也较为顺利。但作为验证 “4 万吨电磁弹射平台” 概念的初代装备,四川舰与海军目标舰差距较大。官方在四川舰海试时展示了攻击 - 21 从 076 上密集起飞组成十机编队的模拟场景,载机量超出预期,但基本放弃搭载其他航空装备,仅少量搭载救援、反潜直升机。
若以攻击 - 21 为绝对航空主力,舰载指挥中心、弹药库等设备需重新设计内部舱室,攻击 - 21 体型也不利于放飞和降落,与 075 原始设计不匹配。海军续建第二批 075,表明不指望 076 承担投送登陆装备和人员的核心任务,076 是真正的 “无人机航母”。与美国失败的 “闪电航母” 概念相比,076 搭载电磁弹射器解决起飞效率问题,依托国内造船工业降低成本,扩大两栖攻击舰规模配合作战,解决了诸多问题。
![]()
不出意外,后续 076 将在四川舰基础上大幅改进,技术形态更接近传统中型航母。搭载攻击 - 21 降低了技术要求和成本,符合航空技术潮流。从技术上看,国内若有需求,发展搭载歼 - 35A 甚至空警 - 600 的满战力中型航母不存在障碍。四川舰虽能起降歼 - 35,但内部准备不足、效率低。日本海上自卫队改造的两艘直升机航母,在 076 登场后已显落伍,日本成为受四川舰影响最大的国家。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