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10月,阎锡山在得知上党战役失败的消息后,据说是“非常惊慌”,在床上躺了半天一动不动。
这位“山西王”怕是想不通,自己怎么就输给了“土八路”?他那3.5万的晋绥军被歼灭,还顺带给我军送了上百万发子弹,这仗打得,简直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围城!史泽波的绝望与彭毓斌的覆灭
要说阎锡山这回有多惨,得先问问他手下的大将——第19军军长史泽波。
![]()
1945年9月,史泽波的日子很不好过。他奉命占了晋东南的长治等城,屁股还没坐热,刘伯承、邓小平指挥的八路军主力(来自太行、太岳、冀南)就打了过来。
我军的战术很明确:先扫清外围。到9月19日,屯留、长子、潞城、壶关4座县城全被拿下。史泽波成了“瓮中之鳖”,在9月20日被死死合围在上党地区首府长治城。
史泽波本人在回忆录里都承认,他当时就感觉兵力薄弱,电告阎锡山“拟将各县放弃,集中长治城”,但没获批准。这下好了,想跑都跑不了。
唯一的指望,就是阎锡山赶紧发救兵。
![]()
“阎老西”也确实是急了,立马从太原抽调第83军、第23军等部,凑了2万人,交给彭毓斌指挥,火速南下救援。
但刘伯承和邓小平要等的,就是这支援军。这叫“围点打援”。
史泽波在长治城里望眼欲穿,等来的却是彭毓斌全军覆没的消息。
10月2日,彭毓斌的2万援军一头扎进了我军在老爷岭、沁县一带的埋伏圈。这帮晋绥军,守城也许还行,一打野战,那真是“极不善于”。
![]()
我军(指挥官包括陈赓、陈锡联、陈再道)在民兵配合下,把这2万援军摁在地上摩擦了5天,最终结果是“全数被消灭”。
长治城里的史泽波,这下是彻底绝望了。“待援无望”,守是守不住了,只能跑。
10月8日,史泽波领着残部弃城向西突围。
我军哪会让他跑掉,立刻展开追击。最终在沁河以东的将军岭、桃川地区,把这股逃敌主力彻底解决。
10月12日,长治解放,史泽波本人被生擒。上党战役至此结束。
![]()
开战!“运输大队长”的豪赌与刘邓的算计
阎锡山为什么非要在1945年8月这个节骨眼,跑来抢地盘呢?
这事儿,得从重庆说起。
1945年8月,日本刚投降,蒋介石连发三封电报,邀请毛主席去重庆谈判。
表面上是“和平建国”,背地里呢?蒋介石的“小算盘”打得噼啪响,他要的是“假和谈、真内战”。
就在毛主席飞赴重庆的期间,蒋介石一边在谈判桌上“谈和平”,一边秘密命令手下各路人马,大举进攻解放区,抢占胜利果实。
![]()
阎锡山,作为国民党军第二战区司令长官,接到的任务就是抢占晋东南的上党地区。
这地方战略位置极其重要,地处太行、太岳、中条山交会处,是我军晋冀鲁豫解放区的“大门口”。
阎锡山领了“圣旨”,二话不说,立马派出了自己的嫡系部队——第19军军长史泽波,率领第19军、第61军一部和部分伪军,共计1.7万人,气势汹汹地扑向晋东南。
他们很快占领了八路军从日伪军手中解放的襄垣、潞城,以及被人民武装包围的长治等县城。
![]()
阎锡山的算盘是,先把地盘占了,造成既成事实,在谈判桌上增加筹码。
但他没想到,毛主席在重庆谈判时就说得明明白白:“蒋介石既然要打,我们就放手打,打来打去,打出一个和平来。”
中央军委给刘伯承、邓小平的指示是:“针锋相对、寸土必争”。
刘邓二话不说,立刻集结了太行、太岳、冀南的主力部队,在5万民兵的配合和解放区人民的支援下,于1945年9月10日,正式展开了自卫反击的上党战役。
![]()
阎锡山的豪赌,撞上了我军的铁壁。
发财!百万发子弹与“不善野战”的晋绥军
这场仗,我军打成了“发财仗”,阎锡山则坐实了“运输大队长”的名头。
战后一盘点,那家伙,简直是“富得流油”。
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此役,我军共缴获各种火炮74门,轻重机枪2000余挺,长短枪1.6万余支。
![]()
最夸张的是子弹。光是9月1日攻克襄垣县城,仓库里就堆满了枪支弹药。等到长子一战,又缴获了300多挺机枪、上千支步枪。
整个上党战役下来,我军缴获的晋军子弹,累计上百万发。
要知道,当时的解放区部队打一枪都舍不得,这下可好,直接实现了“枪弹自由”,各部队甚至都不用后勤补充弹药了。
问题是,阎锡山的部队装备这么好,怎么就败得这么快?
这就要说到晋绥军的老毛病了。刘伯承在战役中就专门起草《指示》,透彻分析了晋绥军的优缺点。
![]()
优点是“长于防御”,会“构筑品字形据点碉堡”,善于守城。
缺点呢?“极不善于野战”,而且“不善于白刃格斗”。
刘邓制定的战术,就是针对你这个弱点来的。你不是爱守城吗?我就围而不攻(如长治)。你不是派兵增援吗?我就在野外(如老爷岭)吃掉你的援军。
等你援军没了,守军(如史泽波)意志动摇,弃城出逃,我再以优势兵力在运动中将其彻底消灭。
阎锡山自己战后总结,也提到了“兵力分散”、“地形不利”、“士兵厌战”,以及“八路军善战且民兵支援”。
说白了,他那套“守城有余、野战不足”的旧军阀打法,在“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面前,根本不堪一击。
![]()
这场上党战役,总共历时32天,我军全歼阎锡山13个师、2个挺进纵队,共计3.5万余人。
这一战,不仅保卫了晋冀鲁豫解放区,沉重打击了阎锡山(他再也无力单独据守山西),更在政治上产生了深远影响。
消息传到重庆,正值国共谈判的关键时刻,我党在谈判桌上的地位,瞬间就“加强”了。
用毛主席的话说:“打得好,打得好!”
参考资料:
阎锡山部第十九军上党战役覆灭记.今日.2023-07-18
上党战役:陈和秦基伟精妙合作,歼灭阎锡山嫡系,支援重庆谈判.历史知识网
上党战役:揭开解放战争的序幕.人民网.2019年05月13日
富得流油的阎锡山,一战就给解放军百万发子弹,都是哪来的?观风闻
上党战役:以斗争求团结的经典战例.人民政协网.2025年07月15日
阎锡山总结上党战役失败原因.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015年06月11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