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1月12日,美国联邦政府刚刚结束创纪录的43天停摆。
民众眼巴巴等着补发工资、解决生计,政客们却第一时间抛出50页报告,指责中国控制关键矿产。
这种急不可耐究竟为了什么?谁又是最终的买单者?
![]()
美国政客枪口转向中国
11月12日晚,特朗普的笔尖刚刚离开临时法案。
联邦雇员们还没来得及喘口气,一份长达50页的报告就砸向了中国。
![]()
众议院“中国委员会”主席约翰·穆莱纳尔更是危言耸听,宣称“中国正用枪对准美国经济”。
这精准的时间衔接背后,藏着怎样的算盘?
![]()
说起来,这场创纪录的停摆给美国民众带来了太深的创伤。
国会预算办公室的数据冰冷而残酷,43天的混乱造成了1.5万亿美元的不可逆损失。
这笔钱足以造一艘全新的“福特”级航母。
![]()
更让人揪心的是,超过200万联邦雇员被卷入收入危机。
其中75万人被迫“放假”,130万军人等关键岗位人员只能“义务劳动”。
![]()
美国海军甚至被逼无奈,发布了“生存指南”,建议士兵去申请失业救济。
这简直是既要马儿跑,又要马儿饿肚子!
覆盖4200万人的食品券计划,在11月直接停发,这是该计划60年历史中头一遭全年断供。
![]()
![]()
各地食品银行库存告急,队伍排起长龙,有单亲妈妈直言。
孩子只能吃最便宜的面包,营养根本没法保证。
公共服务停摆更是把生活搅成一锅粥,空管人员无薪工作。
![]()
导致美国联邦航空局削减了主要机场的运力。
单日航班取消最高达2800架次,延误超万次。
连重庆往返洛杉矶的国际航线都跟着遭殃,旅客的损失只能自己扛。
![]()
所以说,当美国政客们忙着给中国“递战书”时。
他们身后是堆积如山的民生烂摊子,是一张张等待救济的焦虑面孔。
![]()
甩锅经济学
这背后的算盘,打得其实很精明,说白了,就是一套“代价转嫁”的政治经济学。
美国两党的核心分歧至今悬而未决,国会支持率已跌至冰冷的15%。
近八成民众对两党都没好脸色。
![]()
在这种情况下,解决内部矛盾的政治成本实在太高,而对外“甩锅”的政治成本却低得惊人。
这就好比一个人欠了一屁股债,不敢回家面对家人。
却跑到门口跟邻居大吵一架,以此转移注意力。
![]()
美国地质调查局的数据显示,15种关键矿产美国100%依赖中国进口。
29种依赖度超过50%,这是几十年产业积累的结果。
![]()
美国诺维昂磁业公司创始人斯科特·邓恩就戳穿了谎言。
坦言美国公司根本拿不出满足客户需求的产品。
可政客们才不管这些,他们只需要一个“敌人”,一个可以用来凝聚支持、掩盖无能的完美靶子。
炒作“中国威胁论”,不仅能为他们的关税战找到“合理性”。
![]()
更能让所有对华强硬的举动都披上“国家安全”的外衣。
如此一来,最高法院也难以驳回,因为谁能对“国家存亡安危”的问题说不呢?
这套魔术的精髓在于,将民众对生活成本飙升、供应链中断的愤怒。
巧妙地转化为对“外部威胁”的恐惧。
![]()
最终,加税的代价、通胀的成本,都会无声无息地转嫁到每个普通人身上。
而政客们则安然无恙。
2018年那次钢铝关税就是前车之鉴,最终导致美国下游产业增加成本46亿美元。
约15万个就业岗位因此流失。
![]()
他们可能真的信了
但如果我们再看深一层,会发现一个更可怕的可能。
美国政客或许已经不是在“演戏”,而是真的陷了进去。
他们可能陷入了“路径依赖”,习惯了用对抗思维来解决所有问题,忘记了还有合作共赢这条路。
他们也可能被困在“认知茧房”里,每天只看自己想看的新闻,只听自己愿意听的观点。
![]()
久而久之,他们就真的相信,中国是所有问题的根源,而不是国内治理失败的挡箭牌。
这种精英与现实的脱节,比单纯的政治操弄要危险得多。
因为它意味着决策不再是基于理性计算,而是基于扭曲的认知。
与美方的这种“魔怔”状态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方始终保持着清醒和理性。
![]()
同样在11月12日晚,我国代表在北京会见了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负责人。
明确表示中美在经贸领域拥有广阔合作空间。
我们愿意落实好釜山会晤的共识,致力于推动两国关系平稳发展。
这展现了一个负责任大国的定力和担当。
![]()
有意思的是,当我们在谈合作时,欧盟和日本也在积极布局他们的关键矿产战略。
欧盟通过《关键原材料法案》,建立多元化的战略伙伴关系。
而日本则通过与资源国签订长期稳定协议来确保安全。
![]()
他们都没有选择对抗性的道路,这本身就是一面镜子,照出了美国操作的不合时宜与荒诞。
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的高级研究员就指出,将关键矿产供应链武器化。
是一种典型的“安全化谬误”。
这种谬误最终反噬的,恰恰是美国自身的创新能力和国防安全。
![]()
凛冬已至?
然而,这种将内部问题外部化的“内病外治”模式,注定是一条走不远的死胡同。
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的模型预测显示,如果美国对中国关键矿产实施全面制裁。
未来五年美国GDP将累计降低0.7%。
![]()
更会推高全球通胀率约0.4个百分点,这些损失的最终承担者,依然是美国的普通消费者。
更别提,美国国内那颗随时可能引爆的炸弹还在滴答作响。
那份临时拨款法案仅能让政府运转到2026年1月30日。
![]()
而且它只覆盖了农业、退伍军人事务等3项边缘预算。
剩下的9项关键预算,连同两党的核心矛盾,一个都没有解决。
美国企业研究所预测,1月30日后,二次停摆的概率高达70%,这出闹剧很可能还得续播。
![]()
两党已经开始为下一轮博弈攒筹码。
民主党可能拿“国会股票交易禁令”施压,共和党则会死咬开支削减不放。
所以,对美国普通人来说,未来两个多月依旧充满不确定性。
工资能不能准时发,食品券会不会再停,都是未知数。
![]()
美国这次创纪录的政府停摆,是一场深刻的政治危机。
它暴露了制度性衰败的征兆,以及精英与现实的严重脱节。
当政治精英们把精力用在对外“甩锅”上时,真正威胁美国生存的问题。
如产业空心化、社会撕裂、债务高企,却在无人看管中野蛮生长。
说到底,一个国家的真正强大,从来不是看它的嗓门有多大。
而是看它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有多强。
![]()
结语
美国政客的每一次对外发难,都是其内部治理能力的一次公开招标。
当内政的成本被无限外部化,这个看似强大的巨人,其实已走在衰败的快车道上。
面对这样的邻居,我们是该愤怒,还是该保持清醒和定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