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独”顽固分子沈伯洋窜访德国不到24小时,中方就宣布了德国财长即将访华的消息。
这一前一后的特殊安排,让中德关系瞬间变得微妙起来,是时候该好好谈谈了。
![]()
一场自导自演的“听证会”闹剧
事件的开头,由一个名叫沈伯洋的“台独”顽固分子点燃。
此人并非寻常政客,而是民进党籍的台湾地区“立法委员”,更是臭名昭著的“黑熊学院”的创办者。
他长期在岛内从事分裂活动,向心智尚未成熟的台湾青少年灌输“仇中”思想,极力鼓吹“武力拒统”的极端路线。
其言行之恶劣,早已被记录在案。2024年10月,国台办就已将其正式列入“台独”顽固分子清单,予以严厉警告。
这不仅仅是一个名号,更是一道悬在头顶的利剑。
大陆的耐心显然是有限度的。2025年10月28日,重庆市公安局官方发布警情通报,正式对沈伯洋立案侦查,罪名直指国家安全底线——“涉嫌分裂国家犯罪”。
然而,就在这把惩“独”利剑高悬之际,一幕荒诞的闹剧在欧洲上演。
11月12日,这位被大陆警方通缉的犯罪嫌疑人,竟大摇大摆地出现在了德国,甚至在德国联邦议会门前拍摄视频,公然向大陆挑衅,宣称“不惧中国打压”。
![]()
一个在中国法律框架下的分裂国家罪嫌犯,却在德国的政治心脏地带上演了一出“胜利者”的姿态,这画面本身就充满了巨大的讽刺与挑衅意味。
沈伯洋此行,并非简单的旅游观光。他本人与多家中文媒体大肆宣扬,声称自己是“受到德国联邦议院邀请,作为证人参加‘独裁国家假资讯对民主与人权的威胁’听证会”。
一时间,“德国国会力挺台独分子”的标题甚嚣尘上,仿佛德国官方正在为一名中国的分裂分子铺上红毯,提供攻击中国的舞台。
这番说辞,听起来义正词严,似乎占据了某种“道义高地”。
可事实果真如此吗?
当人们试图去核实这一“官方邀请”时,真相却显得异常尴尬。
在德国联邦议会的官方网站上,人们翻遍了所有公告,根本找不到任何关于这场所谓听证会的信息。官方日程上,查无此事。
面对外界的问询,德国外交部也采取了意味深长的沉默,对“邀请”一事不发表任何评论。这种回避本身,就是一种态度。
一个国家的最高立法机构,若真有如此重大的官方活动,岂会秘而不宣?
唯一的解释,被国台办发言人陈斌华一语道破:“沈伯洋之流和民进党当局鬼鬼祟祟、自导自演窜访闹剧,恰恰暴露了其对惩‘独’利剑高悬的内心慌张。”
![]()
综合所有信息判断,沈伯洋的这次德国之行,极有可能是一次精心策划的自我炒作。
他或许是通过个别对华不友好的议员的私人关系,获得了进入议会大楼的机会,随即借题发挥,将一次非官方的会面包装成“德国国会正式邀请”。
这出戏码,目的就是为了给自己脸上贴金,回岛内继续欺骗民众,营造一种“国际社会支持台独”的假象。
此时不溜之大吉,啥时候溜之大吉?他深知自己已被大陆锁定,便想借德国这块跳板,为自己制造政治资本,妄图逃避未来的审判。
他的一着不慎,不仅没有抬高自己,反而将德国一些政客的虚伪与投机心态暴露无遗。
![]()
德国政坛的“麦克风外交”
就在沈伯洋窜访德国前不久,另一场外交风波已经让中德关系蒙上阴影。
原定于10月26日访华的德国外长瓦德富尔,在临行前突然宣布推迟行程。
德方给出的官方解释轻描淡写——“未能安排足够的会谈”。
这个理由显然无法令人信服。两国之间高级别的外长访问,所有议程早已反复沟通确认,岂会临到门口才发现“没时间”?
真正的症结,在于瓦德富尔访华前的一系列不当言论。
![]()
他公开炒作台海问题,声称“反对单方面改变台海现状”,这句看似公允的话,却刻意忽略了问题的核心——是谁在试图改变现状?
他闭口不提反对“台独”,这在中方看来,无异于对岛内的分裂势力发出了纵容甚至鼓励的错误信号。
一个中国原则是中德关系的政治基础,也是德方历届政府的公开承诺。在这一核心利益问题上玩弄文字游戏,搞“麦克风外交”,企图一边享受与中国合作的红利,一边损害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这种做法是中方绝不能接受的。
事件发生后,中德之间有过紧急沟通。11月3日,中国外长王毅应德方请求,与瓦德富尔通了电话。
![]()
电话中,王毅外长的表态十分清晰:中德之间应该坚持沟通对话,但这种沟通不应是“麦克风外交”,更不应在损害对方核心利益的问题上反复试探。
这通电话,既是沟通,更是警告。
从瓦德富尔的言论风波,到为沈伯洋这种被通缉的“台独”分子提供表演舞台,德国一些政客的行为,似乎正在偏离务实合作的轨道,滑向意识形态对抗的危险边缘。
他们似乎忘记了,中德关系的压舱石,究竟是什么。
![]()
理性的声音与百亿欧元的选择
就在政客们热衷于玩弄危险的政治游戏时,德国的经济界却发出了截然不同的、清醒而理性的声音。
11月12日,全球化工巨头、德国工业的骄傲——巴斯夫集团的首席执行官凯礼,在一次公开讲话中直言不讳。
他向德国政府呼吁:“如果你想在化工行业保持增长,那就必须在中国发展。”
他敦促德国政府,应该主动寻求与中方建立良好的工作关系,而不是相反。
这番话掷地有声,背后是真金白银的商业逻辑和巨大的现实利益。
巴斯夫,这家德国百年企业,正在中国广东湛江投资建设一个史无前例的一体化基地。
![]()
这个项目的总投资额超过100亿欧元,是巴斯夫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单笔海外投资。
这100亿欧元,不是一个空洞的数字,它代表着数以万计的就业岗位,代表着未来几十年的市场份额与增长潜力,更代表着德国工业界对中国市场、中国营商环境和中国发展前景的坚定信心。
这笔巨大的投资,就是一张沉甸甸的信任票。
像巴斯夫这样的德国企业,在中国还有很多。它们是中德经贸合作的直接参与者和受益者,也是两国关系最坚实的纽带。
它们深知,与中国“脱钩断链”不仅不现实,更是自毁前程。
![]()
企业家的务实与政客的冒进,形成了鲜明对比。一边是深耕中国市场,用百亿投资拥抱合作;另一边却是在台湾问题上指手画脚,为分裂分子提供舞台。
这种矛盾与撕裂,正在考验着德国的国家信誉和政治智慧。
就在这复杂微妙的氛围中,中方落下了关键的一子。
11月14日,中国外交部发布官方公告,一则重磅消息迅速传开。
经中德双方商定,第四次中德高级别财金对话将于11月17日在北京举行。
![]()
届时,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将与德国副总理兼财政部长拉尔斯・克林拜尔共同主持对话。
德国政府官网也同步确认了克林拜尔将率团访华的消息。
这则公告的时机,妙不可言。
就在沈伯洋的窜访闹剧达到高潮、外界纷纷猜测中德关系是否会因此急转直下时,中方用一个高级别对话的确认,展现了惊人的战略定力。
这并非一次为了“补救”瓦德富尔事件或沈伯洋风波而临时安排的访问。
中德高级别财金对话是两国早已商定的定期交流机制,此次是按计划举行的第四次对话。
中方特意强调这一点,意图非常明确:我们反对挑衅,但我们不拒绝沟通;我们捍卫原则,但我们同样重视合作。
![]()
中国的态度是,政治归政治,经济归经济。你若在政治上挑衅我,我必将予以坚决回击;但只要你还愿意坐下来谈合作,谈那些对两国人民都有利的事情,大门依然是敞开的。
这是一种成熟、自信的大国心态。它清晰地告诉德国,中方有能力、也有意愿将不同轨道上的事情分开处理。
但分开处理,不代表没有关联。
克林拜尔的这次访华,注定不会轻松。他带来的虽然是经济议题,但无法回避弥漫在两国间的政治寒意。
中德之间,确实该好好谈谈了。
德国副总理兼财政部长克林拜尔
![]()
谈什么?
首先要谈的,就是尊重。
克林拜尔作为德国政府的核心成员,必须向中方清晰地解释,德国政府的对华政策,究竟是以巴斯夫CEO代表的务实合作为主导,还是以瓦德富尔之流的意识形态挂帅为方向?
在台湾问题上,德国的官方立场到底是什么?是继续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承诺,还是允许个别政客肆意破坏这一政治基础?
允许一个被中国警方立案侦查的分裂国家罪嫌犯在德国国会门前进行政治表演,这是否符合德国承诺的、对中国主权的尊重?
这些问题,中方必须得到一个明确的答案。
其次要谈的,才是合作。
中德经济互补性强,产业链、供应链深度融合,合作潜力巨大。无论是应对气候变化,还是推动数字化转型,两国都有着广泛的共同利益。
第四次中德高级别财金对话的举行,本身就说明双方都希望继续深化这种合作。
但合作必须建立在互信的基础之上。如果一方的核心利益得不到尊重,任何合作都将是脆弱的、不可持续的。
![]()
中方此次宣布克林拜尔访华,实际上是给了德方一个机会,一个重拾互信、校准方向的机会。
这次对话,将成为一个重要的风向标。
如果德方能够展现出足够的诚意和政治智慧,约束国内不负责任的政客,重申对一个中国原则的承诺,那么中德合作的航船就能绕开暗礁,继续前行。
反之,如果德方依然在核心利益问题上含糊其辞,甚至继续玩火,那么即便财金对话能够达成一些具体成果,两国关系的根基也必将受到侵蚀。
对于中国而言,我们的工具箱里有足够的工具。我们有庞大的市场,有完整的产业链,也有捍卫国家主权的坚定决心。
我们希望与德国平等相待,合作共赢。但我们也绝不畏惧任何挑战和施压。
克林拜尔的北京之行,是选择与中国相向而行,共享发展红利,还是被短视的政客绑架,滑向对抗的深渊?
答案,很快就将揭晓。
参考资料:
“台独”顽固分子沈伯洋跑到德国,并宣称“不惧中国打压”,国台办:在绝路上越疯狂,越会提早灭亡
2025-11-14 12:40·北京青年报
第四次中德高级别财金对话将在北京举行
2025-11-14 15:20·北京日报客户端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