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一周少则百次!50岁男子查出双肾坏死,医生怒道:多次劝,就不听

0
分享至



一个50岁的男人,肾脏坏死,医生叹息连连,原因却不是罕见病,而是日常生活中反复出现的一个动作:憋尿。



且不止一次,而是“一周少则百次”。这个数字听上去夸张,却也真实得令人不寒而栗。

身体不是机器,反复透支终会出事

在大多数人眼中,肾脏不过是人体里一个“背景功能”,默默运作,却不引人注意。直到有一天,它“罢工”了,人们才追悔莫及。

但身体跟机器不同,不能随便重启或更换零件。尤其是肾,它不像心脏那样有显著的节奏感,也不像胃那样偶尔“抗议”一下,而是沉默地承受,直到伤痕累累。



所谓“百次憋尿”,乍听荒唐,但若细细琢磨,倒也不难理解。许多上班族、司机、教师甚至学生,长时间久坐、专注工作、排斥中断,常常延迟如厕。

日积月累,这种习惯就像温水煮青蛙。肾脏的损伤,不是一天形成的,而是被反复压抑、忽视、透支后的必然结果。

肾脏是身体的“过滤器”,长期负荷过重,就像水泵长期开启却没人清洗滤网,最终只剩一地狼藉。

现代人憋尿的背后,是一种“时间焦虑”



这并非单纯的健康问题,更是现代生活方式的一个侧影。人们忙碌、快节奏、重效率,连上厕所都成了“效率黑洞”。

午餐五分钟、会议一小时、加班到深夜,似乎每一刻都要“被价值化”。身体的需求常常被理性压制,甚至被嘲笑为“娇气”。

将生理需求压缩到最小,是一种文化倾向。从小学课堂开始,“上厕所”就被暗示为“不守纪律”的象征。长大后,我们内化了这种控制感,把“忍耐”当作成熟的标配,甚至引以为傲。然而身体不是讲理的,它只讲代价。



在这个意义上,憋尿不只是一个动作,而是一种隐性的社会规范。它背后的问题不在膀胱,而在于我们怎样对待自己的身体。

“小毛病”不等于“小问题”

很多人对身体的“微小不适”采取放任态度。尿意来了?再等等。腰有点酸?可能是坐姿不对。夜尿多?喝水太晚吧。直到某天检查报告摆在面前,才意识到问题早已积重难返。

肾脏病常被称为“沉默的杀手”,因为它早期症状并不明显。轻则乏力、食欲差,重则水肿、血压升高、贫血。多数人在出现明显症状时,肾功能已损害过半。



我们习惯把健康问题分为“大病”与“小病”,但很多“大病”正是从“小毛病”开始的。

喝水多≠保护肾,健康习惯不是单一行为

在各种“养生小贴士”中,常能看到“多喝水有助于保护肾脏”的说法。话虽不假,但若理解为“喝水多了就能洗肾”,那就误入歧途。水的摄入确实能帮助代谢废物,但前提是肾功能正常。如果已存在肾损伤,盲目喝水反而可能加重负担。

同样的逻辑也适用于“少盐”“戒酒”“多运动”等建议。这些行为都不是万能钥匙,而是健康生活方式的一部分。真正的养生,不是抓住一个点无限放大,而是整体调和,节律有度。



健康从来不是靠“一个动作”逆转,而是靠一套行为的持续积累。

情绪与肾脏:被忽视的联系

在中医理论中,肾与“恐”相关。虽然现代医学不以情绪归属器官,但情绪确实能影响身体状态。长期焦虑、压抑、紧张,会使交感神经持续兴奋,血压升高,肾血流减少。

现代人压力大,夜不能寐、饮食不规律、情绪波动频繁,这些看似与肾无关的状态,实则构成了慢性肾负担的外部环境。有研究显示,情绪管理不良人群,肾病风险显著高于常人。



从这个角度看,肾脏的健康不仅是生理问题,也是一种生活态度的折射。

小便这件事,值得更高的“社会地位”

有意思的是,在不少办公场景中,厕所的位置、数量甚至卫生状况,常被忽略。许多城市写字楼、商场、学校,厕所数量远远不够,导致“如厕焦虑”成为一种隐形压力。厕所设计的不合理,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人们“能忍则忍”的习惯。

更进一步,公共讨论中,很少有人认真谈论“如厕权”。而这关乎基本的身体尊严。一个社会是否真正关怀个体,从它对最基本生理需求的态度,便可见一斑。



我们不习惯谈论排泄,但身体的每一个需求,都不该被羞耻感包围。

中年危机,不只是事业,还有身体

50岁,是一个容易被忽视的节点。人到中年,事业渐稳,家庭成型,表面风平浪静,实则暗流涌动。心理层面的压力、身体机能的下滑,常常被“责任”压着不敢言说。

很多人到了这个阶段,才意识到:年轻时的“挺一挺”,其实是在给未来挖坑。肾脏的问题、血压的问题、代谢的问题,一一浮现,仿佛是身体在清算过去的挥霍。



真正的中年危机,不是“还能不能升职”,而是“还能不能健康地活着”。

健康意识的建立,是一种“自我教育”

防病,不是靠“医生提醒”或“家人催促”,而是自我觉察的结果。一个人是否愿意去重视身体发出的信号,是否能主动调整生活方式,决定了他未来几十年的生命质量。

在这个意义上,健康其实是一种“自我教育”的过程。不是被动接受,而是主动选择。不是临时抱佛脚,而是日积月累地自我关照。



而这种教育,恰恰是我们在成长过程中最欠缺的部分。我们学会了如何考试、如何工作,却没有学会如何照顾自己。

科学养肾,从尊重身体开始

肾脏健康不是玄学,也不是偶然,而是可以通过科学方式维护的。规律作息、适量运动、合理饮食、不过度用药、不憋尿——这些看似简单的行为,才是最有效的“肾部保养”。

建立一种身体与心灵的对话关系。当身体发出信号时,不要急于忽视、压制,而是学会倾听与回应。健康不是对抗身体问题的斗争,而是与身体和平共处的结果。



一句话总结:真正的养生,不是追求奇效,而是回归常识,尊重身体本身的节奏。

声明:本文内容根据权威医学资料及作者个人观点撰写,仅用于健康科普,不构成任何医学建议,若有身体不适,请及时就医。 参考文献: [1]王海燕.慢性肾病的早期识别与管理[J].中华内科杂志,2021,60(4):290-295. [2]张立平.过度憋尿对泌尿系统功能的影响研究[J].医学研究杂志,2020,49(6):812-815. [3]李晓玲.情绪压力与慢性肾病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22,36(2):123-127.

声明:取材网络、谨慎鉴别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樊振东卫冕全运会男单冠军!邓亚萍锐评:他浑身都是球,你说你打哪儿?

樊振东卫冕全运会男单冠军!邓亚萍锐评:他浑身都是球,你说你打哪儿?

上观新闻
2025-11-16 15:08:09
经济形势有可能超乎我们的想象

经济形势有可能超乎我们的想象

经济学教授V
2025-11-16 18:05:56
突发特讯!日高层通告全球:高市应该不会再有此类发言;是“真心悔改”还是“阶段说辞”?罕见措辞引爆国际舆论

突发特讯!日高层通告全球:高市应该不会再有此类发言;是“真心悔改”还是“阶段说辞”?罕见措辞引爆国际舆论

在新加坡生活
2025-11-17 00:38:14
此女只应天上有,人间只有此一人,真的漂亮,而且很媚,媚而不俗

此女只应天上有,人间只有此一人,真的漂亮,而且很媚,媚而不俗

乡野小珥
2025-10-19 14:41:29
善恶终有报!连娶三徒弟,毁掉奥运冠军前途的金炜,终究难逃"反噬"

善恶终有报!连娶三徒弟,毁掉奥运冠军前途的金炜,终究难逃"反噬"

小熊侃史
2025-11-14 00:05:51
流感H3N2毒株严重可致呼吸衰竭,专家提醒:须在48小时内吃奥司他韦

流感H3N2毒株严重可致呼吸衰竭,专家提醒:须在48小时内吃奥司他韦

东方豪侠
2025-11-16 11:45:45
为什么很多人宁可失业,也不找12小时两班倒的工作?

为什么很多人宁可失业,也不找12小时两班倒的工作?

诗词中国
2025-11-14 20:46:16
担心打不过以色列,伊朗专家怀疑歼10机动性:要求测试发动机性能

担心打不过以色列,伊朗专家怀疑歼10机动性:要求测试发动机性能

烽火观天下
2025-11-15 23:44:14
冠中冠收官奖金排名:塞尔比夺冠140万!赵心童28万第3肖国栋第9

冠中冠收官奖金排名:塞尔比夺冠140万!赵心童28万第3肖国栋第9

球场没跑道
2025-11-17 05:54:19
不顾央视警告顶风作案,与刘涛传出绯闻的杨烁,究竟是谁给的底气

不顾央视警告顶风作案,与刘涛传出绯闻的杨烁,究竟是谁给的底气

芳芳历史烩
2025-09-24 20:13:19
日本民众82%支持涉台武力表态 中日军力对决风险下的亚太局势变局

日本民众82%支持涉台武力表态 中日军力对决风险下的亚太局势变局

行者聊官
2025-11-12 16:59:14
爱沙尼亚外长:如果中国还想跟我们好,就必须停止对俄罗斯的支持

爱沙尼亚外长:如果中国还想跟我们好,就必须停止对俄罗斯的支持

阿七说史
2025-11-17 08:54:11
北京一批单位食堂向公众开放!附名单→

北京一批单位食堂向公众开放!附名单→

智慧生活笔记
2025-11-17 06:33:35
刚刚,ICU头号杀手或被终结!美国完全逆转小鼠急性肾衰竭

刚刚,ICU头号杀手或被终结!美国完全逆转小鼠急性肾衰竭

徐德文科学频道
2025-11-16 20:25:03
释永信被正式批捕!挖出哪些不为人知的秘密?私下里他和谁在一起

释永信被正式批捕!挖出哪些不为人知的秘密?私下里他和谁在一起

刚哥说法365
2025-11-16 14:35:38
戏子误国?央视公开点名,官媒狠批,这几个都是咎由自取的

戏子误国?央视公开点名,官媒狠批,这几个都是咎由自取的

阿废冷眼观察所
2025-11-17 01:44:07
网友称乘客在火车内吸烟乘务员未阻止,12306:普速列车车厢连接处设有烟灰缸,允许吸烟

网友称乘客在火车内吸烟乘务员未阻止,12306:普速列车车厢连接处设有烟灰缸,允许吸烟

极目新闻
2025-11-16 15:24:27
郭家这事或要变天!郭妹扛不住了,哭诉家里2重伤躺医院等着花钱

郭家这事或要变天!郭妹扛不住了,哭诉家里2重伤躺医院等着花钱

火山诗话
2025-11-17 06:28:49
3位县长任县委书记

3位县长任县委书记

上观新闻
2025-11-17 06:45:03
卓伟爆了一个新瓜!

卓伟爆了一个新瓜!

八卦疯叔
2025-11-15 10:16:28
2025-11-17 10:08:49
牛锅巴小钒
牛锅巴小钒
分享我的十八线小城生活~
558文章数 18570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健康要闻

血液科专家揭秘白血病七大误区

头条要闻

上海业主花700万买精装修新房 刚到手就遇到糟心问题

头条要闻

上海业主花700万买精装修新房 刚到手就遇到糟心问题

体育要闻

3年没踢球,他想完成“史上最难”的复出

娱乐要闻

CEO爆料肖战《藏海传》狂赚几十亿!

财经要闻

6666元包教包会!"杀人蜂"养殖已成灰产

科技要闻

营销话术反噬信任,雷军不该只是一怒了之

汽车要闻

"冰彩沙"全配齐 红旗HS6 PHEV预售17.88万起

态度原创

艺术
家居
亲子
房产
手机

艺术要闻

只需一眼,你能认出这神秘字吗?278人都失败了!

家居要闻

现代简逸 寻找生活的光

亲子要闻

宝妈买了张二手婴儿床,卖家凌晨发来信息:千万别让你孩子睡进去

房产要闻

首开狂卖6.68亿!海口这个顶级教育红盘,引爆海口楼市!

手机要闻

苹果计划将iPhone发布调整为固定的秋季与春季两次的模式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