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由成都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主办的成都市人工智能产业发布活动成功举办。此次活动是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深度行(成都站)系列活动之一,通过蓝皮书发布、AI榜单发布、AI爆品展演、AI场景地图发布等环节,多维度展示成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成效,为成都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人工智能产业高地注入新动能。
![]()
活动现场。成都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供图
活动现场,《成都市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蓝皮书(2025)》(以下简称《蓝皮书》)正式发布。《蓝皮书》系统梳理了2024年成都市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包括人工智能产业综述、成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产业承载地发展、标志性赛道四大板块。
据《蓝皮书》数据显示,2024年成都市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达到1079亿元,同比增长38.5%,自2022年以来连续保持两位数增长,人工智能相关企业达到1006家,实现了核心产业规模和企业数量的“双千突破”,先后入选四川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先进制造业集群、产业新赛道,产业发展综合实力位居全国第一方阵,展现出强劲韧性和发展活力。
![]()
《成都市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蓝皮书(2025)》正式发布。成都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供图
“我们期待本书成为社会各界了解成都AI产业的重要窗口,为政府部门制定政策、企业战略决策、科研人员开展研究以及投资者进行布局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成都新经济发展研究院院长严俊表示,《蓝皮书》的发布,既是对过去成果的系统总结,更是面向未来的新起点。未来,成都新经济发展研究院持续动态追踪人工智能产业新进展、新趋势,系统呈现最新成果。
如果说《蓝皮书》是产业发展的“导航图”,优秀企业与产品就是产业崛起的“主力军”。
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战略部署,充分挖掘和培育成都市人工智能优质企业,展示企业创新成果,激发产业创新活力,活动现场由赛迪工业和信息化研究院(集团)四川有限公司、四川三十六氪科技有限公司、四川省人工智能行业协会、成都市人工智能产业生态联盟、成都现代金融产业生态圈联盟,成都新经济发展研究院、成渝(成都)信息通信研究院有限公司、红星新闻网、四川省人工智能产业联盟、成都市人工智能产业协会等行业组织、智库、媒体代表共同组成的榜单评审组,共同发布了“成都市人工智能生态企业榜(2025)”“2025年成都人工智能优秀产品榜”。据悉,此次成都市人工智能企业和产品“百强”榜围绕企业综合实力,包括创新能力、产业链协同与应用能力、企业经营规模等维度进行评选,产品覆盖基础层、技术层、应用层和前沿探索四个类别,充分彰显成都AI企业的创新活力与市场潜力。
![]()
“成都市人工智能生态企业榜(2025)”“2025年成都人工智能优秀产品榜”正式发布。成都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供图
中科源码(成都)服务机器人研究院有限公司总经办主任杨朝表示,“此次入围‘百强’榜单,我们感到非常荣幸,活动现场也与众多优秀同行进行了深入交流。中科源码一直致力于通过AI人工智能与服务机器人,为各行各业注入新动能。未来,我们期待与更多优秀的业界同仁一起携手共进,共同为成都人工智能产业的繁荣与发展贡献力量。”
小小的一片电子皮肤,蕴藏着怎样的科技能量?当“人工智能+康养”相互碰撞,又会擦出怎样的智慧火花?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加速迭代演进,人工智能应用已广泛渗透到社会各个领域。它不仅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核心动能”,更在消费、民生、治理等关键领域扮演着重要角色,成为消费提质的“驱动者”、智慧康养的“守护者”与城市治理的“智慧大脑”,持续为社会发展提供智能化解决方案。
在AI“爆品”发布环节,全球首台终端侧生成式AI人形机器人“通天晓”、全球首个AI神经网络电子皮肤、国内首个低空智联网安全能力底座(“中移凌云”低空智联网能力平台)、四川省首个基座大模型“诸葛大模型”,以及智慧康养机器人“源码二号”和“安仔”、BioAI驱动的生物药物研发平台、AI智能戒指、中医智能舌诊仪等多个AI“爆品”亮相。这些产品既有全球首创的技术突破,也有贴近生活的实用创新,充分展现了成都人工智能产业的硬核实力。
“这是中医智能舌诊仪,将舌头放置于采集器中,只需十余秒,一套完整的舌象信息就能迅速生成,设备还会根据你的舌象信息给出健康分析和建议。”瑞科高维度医疗器械科技(成都)有限公司总经理曾帝表示,“中医智能化是我们的核心业务板块,用人工智能技术迭代传统医疗器械升级,也是企业建设的初衷与发展的方向。”据悉,目前这套产品已成功进入加拿大、新加坡市场,成为推动中医出海的新起点。
![]()
AI“爆品”发布环节。成都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供图
“今天非常有幸参加此次活动,让我们深切感受到成都在支持和培育AI企业方面的力度与诚意。”四川晟芯宸益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熊伟表示,“成都拥有发展人工智能产业的优渥土壤,无论是前瞻的政策还是优越的环境,都让我们对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
优秀的技术需要广阔场景承载。为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与各行各业深度融合,活动现场发布了成都AI场景地图,涵盖城市治理、消费升级、产业升级(工业)、文旅场景四大场景类别,共收录227个具体应用场景。
其中,城市治理场景收录了包括金牛区智慧轨道交通应用场景示范区、武侯区街道“智慧城市小脑”治理场景等108个场,覆盖智慧交通、智慧治理、智慧监测、智慧市政和公共安全等领域;消费升级场景收录了包括东郊记忆 AI 数字艺术场景、春熙路 AR 导览等23个场景,覆盖数字文创、数字商圈、智能媒体、智慧物流等领域;产业升级场景(工业)收录了包括成都高新区新一代云计算智慧应用平台场景、蒲江县新职业人群(灵活用工)财税服务场景等78个场景,覆盖科技金融、技术赋能、智慧园区、航空航天、智能工厂等多个类别;文旅场景收录了包括无人智能游船、锦江夜游基于 AI模型的智能导游等18个智慧场景。
当天活动现场还设置了“人工智能+”产品嘉年华展示区,成都海光集成电路设计有限公司、四川影目科技有限公司、成都读写科技有限公司(讯飞读写)等企业通过可视化交互与沉浸式体验等创新形式,集中展示了AI在生产、生活与城市治理方面的创新应用,吸引众多上下游企业现场交流对接。(舒文)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