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纤维加工量达145万吨!土工用纺织品逆势增长,高质量发展大会解码驱动力

0
分享至

11月14日,中产协土工建筑材料分会第三届五次理事扩大会议暨土工建筑材料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大会山东德州成功举办。大会围绕政策导向、技术创新、绿色转型、工程应用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入研讨,为土工建筑材料行业高质量发展凝聚共识、明确方向。

会议由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山东纺织工程学会、德州市科学技术协会、德州市陵城区人民政府、德州市临邑县人民政府主办,中产协土工建筑材料分会、德州市陵城区科学技术协会、德州市土工材料协会承办,天鼎丰控股有限公司、无锡荣孚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山东天海新材料工程有限公司、德州宏瑞土工材料有限公司、光山白鲨针布有限公司支持。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李陵申,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会长李桂梅,山东纺织工程学会理事长韩光亭,中国市政工程协会副会长牟晓岩,中国建筑防水协会副秘书长胡希宝,中产协土工建筑材料分会会长向锋,以及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代表参会。德州出席的领导有德州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席王新志、陵城区人民政府副区长王志、临邑县人民政府副县长赵明刚,相关科协、工信局、科技局等负责人参会。

会议由中产协副秘书长韩竞主持。

锚定方向


德州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席王新志致辞表示,近年来,德州立足产业基础,集聚400余家土工合成材料及上下游企业,培育形成了从原料生产到工程应用的完整产业链,产品在全国市场占有率超45%。市科协充分发挥党和政府联系科技工作者的桥梁纽带作用,将服务创新驱动发展作为核心抓手,积极对接国家级、省级学会和高校院所,搭建特色创新平台,为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添智增力。


山东纺织工程学会理事长韩光亭致辞表示,山东纺织工程学会始终贯彻“一三五”的行动宗旨,一是一个目标,即创新引领山东省纺织产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三是三个工作重点,即纺织产业链与产业集群打造、共性关键技术与“卡脖子”技术攻关、创新平台建设与能力提升;五是五项举措,即为山东纺织行业荐智、输智、引智、汇智、育智,已取得可喜成绩,初步形成自己的品牌优势。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李陵申致辞指出,行业高质量发展已实现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国际化 “四化” 成就:高端化方面,产品质量升级,自主研发与成果转化成效显著;绿色化体现在生产过程节能降碳、采用新能源装备与改进工艺,且大量替代高能耗建筑材料,实现间接减排;智能化体现在推进智能工厂建设,探索纤维本体智能化,融入电器元件实现自我响应等;国际化则完成从产品、品牌到资本走出去的跨越,依托 “一带一路” 布局全球市场。未来行业发展需聚焦 “三融合”,即产创融合、产链融合、产教融合。

明确路径


中产协土工建筑材料分会会长向锋 作土工建筑材料分会2024/2025年度工作报告。报告围绕土工建筑材料行业现状、应用领域、发展趋势、行业对策等方面展开。报告指出,2024年我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纤维加工总量达到2138.4万吨,同比增长5.1%。其中,土工用纺织品的纤维加工量进一步增长至145万吨,同比增长约4.8%,延续了增长态势,这主要得益于国家在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的持续投入;建筑用纺织品的纤维加工量为85万吨,同比下降约3.2%,房地产市场的持续调整对其需求的抑制作用仍在持续。向锋指出,未来两三年,伴随我国城镇化进程,土工合成材料仍将保持向好趋势,胎基布的低迷期还将继续,难以再现房地产爆发期的增长。行业“内卷式”竞争 加剧了深度洗牌,企业唯有转型升级,聚焦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才有机会从生存中探索到新的发展机遇,迎接土工建筑材料领域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技术交流


中国市政工程协会副会长牟晓岩表示,我国市政行业经历了规模与质量的双重跃升,在“十四五”期间推动城市发展方式发生了全局性转变。一是投资建设规模持续高位运行,城市轨道交通、综合管廊、污水垃圾处理等设施建设取得跨越式发展。二是发展理念深刻变革,海绵城市、韧性城市、“无废城市”等试点建设全面推进。三是技术创新成为核心驱动力,BIM、装配式、智能建造等技术广泛应用。未来将坚持绿色引领,推动材料革新;强化科技驱动,促进智慧融合;深化产业链协同,构建创新生态;筑牢安全底线,提升工程韧性。


中国建筑防水协会副秘书长胡希宝作“十四五”行业剧变与“十五五”发展重塑:建筑防水行业发展剖析主题报告。具体指出,“十四五”总体走势呈现L型罕见剧变,并从防水营收、防水卷材的主力地位、沥青卷材量缩价压等方面诠释防水行业“十四五”期间的变化。从市场动力转换、市场布局再定位、产品技术再创新、打破路径依赖、多元布局对冲风险等方面介绍企业战略并进行“十五五”规模预测。


山东省德州市陵城区人民政府副区长王志进行了陵城区土工合成材料产业推介。据介绍,德州陵城是中国土工合成材料生产基地与相关纺织材料名城,2024年GDP达314亿元。土工合成材料产业集聚上下游企业200余家,2024年营收65亿元,市场占有率超45%,产线430余条、年产能超75万吨,产品应用于鸟巢、沪杭高铁等重大工程,远销45个国家和地区。土工合成材料产业已纳入陵城“十五五”重大发展规划,未来将依托鲁北大数据中心完善产业链,为企业提供全链条、系统化的落地支撑。


清华大学水利水电工程系岩土工程研究所教授介玉新详解了土工合成材料加筋原理与工程应用。通过路堤加筋、土工格栅在路基中应用、路床加筋、桩顶加筋、坝体加筋等案例介绍了土工合成材料加筋原理。通过全高式、组合单元、土工条带加筋、锚固式加筋、不同墙面型式的加筋挡土墙、居民小区的加筋挡土墙、立交桥加筋桥台、铁路桥台加筋等案例介绍了加筋土挡墙与加筋土坡,详细介绍了土工合成材料的测试。并提出未来要汇聚各方力量,适应用户需求,补全服务链条,以创新求发展,拓宽应用场景,开拓海外市场,抱团结伴经营。


天鼎丰非织造布有限公司总经理彭贵介绍了天鼎丰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探索。介绍了近五年中国建筑行业情况及行业面临的挑战。并介绍,天鼎丰历经信息化奠基、系统升级与自主探索、流程优化、系统全面升级、供应链与生产智能化等历程,引入SAP、OA、MES等多套系统,搭建数据中台,部署智能设备与AI应用,转型成效显著。其转型启示在于,智能制造是应对未来竞争的核心能力,需以流程与思想变革为核心,而非单纯技术堆砌,同时深度挖掘数据价值。


光山白鲨针布有限公司任太平分享了高速高产境泉配套梳理解决方案。介绍了其产品结构包括金属针布、弹性针布、盖板针布、分梳辊针布、整体锡林针布,品牌体系涵盖境泉、大白鲨、鲸鲨、蓝鲨。通过超耐磨、锥齿化工艺超光洁性能、抗腐蚀抗油剂性能、防生锈性能等方面介绍了境泉工艺特性及产业化。介绍了高速高产梳理具有提高梳理效率、改善网面质量、降低能耗成本等技术优势,以及梳理工程服务体系及项目案例。


中产协会长李桂梅在总结讲话中强调,土工建筑材料正处于政策驱动与市场升级的双重利好期,其发展现状呈现“机遇凸显、创新加速、挑战待解”等鲜明特征。市场应用端呈现多点突破的良好局面,充分体现了土工建筑材料在基建领域的核心价值。行业要以科技创新、数智化转型锻造行业新质生产力;以品质提升、绿色转型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以全球化资源耦合发展步入“产业强国”之路。


此次大会的召开,进一步明确了行业绿色低碳、科技创新、协同发展的核心方向,将推动行业在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等领域发挥更大作用,为美丽中国建设和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来源: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

更多内容丨尽在《中国纺织》杂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中国纺织杂志 incentive-icons
中国纺织杂志
中国纺织行业权威媒体发布平台
7076文章数 719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