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1月,遵义会议顺利召开。
轮到红军总参谋长刘伯承发言时,刘伯承斩钉截铁得说道:“红军一连串重大损失,已经说明,博古、李德主导的积极进攻路线,是错误的,如果红军继续由博古指挥,红军将有全军覆没的危险,在当前形势下,只有毛泽东同志的领导,红军才能脱离险境,才能不断取得胜利。”
应该来说,遵义会议上毛主席之所以能够被选为三人主席团之一,负责红军军事指挥,刘伯承这位红军总参谋长的发言,是起到一定作用的。
很多人不会想到,两年多前,刘伯承在宁都会议上,是同意解除毛主席兵权的。
![]()
一:刘伯承“反对”毛主席?
1932年10月3日,中央在江西宁都召开了一次重要会议,这次会议主题是讨论采取何种方式,粉碎蒋介石的第四次围剿。
苏区中央局一些负责人认为,红军应该选择积极的进攻路线,主动进攻大中城市,争取拿下江西全省和周边地区。
毛主席和周恩来等人则认为,以红军目前之实力,根本没有和敌人硬碰硬的可能,攻打大城市只会损失兵力。毛主席坚持认为,当前战争形势下,红军应该向赣东北地区发展,军事上,应该继续采取诱敌深入的战术。
然而,宁都会议上,中央局一部分负责人则指责毛主席这是“纯粹防御路线”,是和中央指示背离的。
![]()
会议最后,针对毛主席是否留在前线指挥作战,红军内部进行了一番激烈争吵。
周恩来提出了两个方案,一是由他本人负责指挥,毛泽东同志协助,二是毛泽东同志全面负责军事指挥,他本人负责监督执行。
朱德、王稼祥二人也在会议上发言到,红军离不开毛泽东同志的指挥,他们绝不赞成解除毛泽东指挥权。
最后,宁都会议形成了最终决议,保留毛泽东同志“前方助理”职务,可实际上中央批准毛泽东“请病假”,回后方负责主持中央政府工作,其红一方面军总政委职务被撤销,周恩来担任总政委,可以说,宁都会议之后,毛泽东被事实上解除兵权。
值得一提的是,在中央局征求刘伯承意见时,刘伯承表示同意中央的决定。
![]()
二:毛主席对刘伯承态度如何?
深挖这段历史可以发现,刘伯承当时之所以同意这个决定,不是因为刘伯承对毛主席不满,而是因为刘伯承刚从苏联留学归来不久,对毛主席不熟悉,军校毕业的刘伯承,对于毛主席的游击战运动战思想,也不了解。
宁都会议之后,刘伯承被任命为红军总参谋长,之后刘伯承协助周恩来,参与到了第四第五次反围剿战役。
在一场场战争中,刘伯承逐渐意识到毛泽东同志的战略战术思想,是适合红军的。
1934年年底,在博古、李德等人硬碰硬的错误指挥下,湘江战役红军伤亡五万多人,一系列失败,让刘伯承意识到,红军绝不能任由博古等人指挥,只有毛泽东同志才能挽救红军,这个时候,刘伯承思想已经完全转变过来。
1935年,遵义会议上,作为参加会议的二十位红军高层领导之一,刘伯承明确表态,毛泽东负责红军军事指挥,是正确的决定,这也是红军全体战士的共同愿望。
![]()
1945年,党的七大上,刘伯承就宁都会议上的错误,公开作了深刻检讨。刘伯承指出,革命近二十年来,我犯的最严重的一次错误就是在宁都会议,同意解除毛泽东同志兵权。历史已经证明,我党不能没有毛泽东同志的领导。对于这个错误,他必须进行深刻反省。
刘伯承曾经“反对”过毛主席,毛主席后来对他态度如何呢?
历史已经告诉我们答案,毛主席是一个胸怀极其宽广的伟大领袖,他绝对不会因为一个人反对了自己,就苛责他为难他。
毛主席明白,刘伯承在宁都会议上反对自己,这是因为他不了解自己,不了解中国革命形势,对红军作战方式不了解。
![]()
毛主席对刘伯承的态度如何,这从后来的历史发展可以看到。
1935年,遵义会议之后,毛主席指挥了震惊世界的四渡赤水战役,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这次战役,刘伯承是毛主席最重要的军事助手之一,很多战役细节是刘伯承负责具体执行的。
抗战爆发后,毛主席任命刘伯承为129师师长。解放战争时期,刘伯承又成为二野司令员。
建国后,毛主席曾有意让刘伯承担任全军总参谋长,不过,对于这个任命,刘伯承婉拒了。
从这一系列任命可以看到,毛主席没有因为宁都会议,刘伯承“反对”自己,就因此为难他,而是一如既往的重用刘伯承。
![]()
三:团结“对手”的伟大领袖
对于毛主席,刘伯承多次表示,自己能够取得一定的军事成就,完全是在毛主席和中央指挥下得到的,自己是毛主席的学生。
实际上,在毛主席一生,对于反对过他的人,他从来没有“秋后算账”,反而一直团结他们。
这一点,在博古、张国焘、王明三人身上体现得非常明显。
长征之前,毛主席逐渐丧失红军指挥权,正是因为王明、博古等人将他排挤出中央核心层。
遵义会议之后,博古彻底失去了红军指挥权,尽管博古的错误指挥,导致红军损失惨重,可毛主席在成为中央最高领袖后,没有排斥他,反而继续重用他,博古先是被选为政治局常委,后担任中组部部长,1945年七大上,博古被选为中央委员。
![]()
对于王明,毛主席同样尽可能得去团结,1945年七大上,很多同志对于王明非常反感,因此,七大上,王明最初落选中央委员,后来,毛主席针对这个问题,亲自做同志们的思想工作,王明这才成为44名中央委员之一。
建国后,王明在长期休养状况下,仍然几次被选为中央委员,只可惜,后来王明辜负了党和毛主席的信任,王明在苏联治病休养期间,多次写文章歪曲历史,攻击我党。
1935年,中央红军在四川夹金山,与张国焘领导的红四方面军顺利会师。几个月后,在北上陕北和南下川康问题上,毛主席与张国焘产生分歧,后,毛主席带领不足一万的中央红军选择北上,这个时候,张国焘公然暴露出另立中央的野心,毛主席曾提到,张国焘的背叛,是自己革命生涯中的至暗时刻。
![]()
尽管如此,1937年,延安展开批评张国焘运动中,在有人提议枪毙张国焘时,毛主席仍然选择保住张国焘,并任命张国焘为陕甘宁边区副主席。
只可惜,张国焘不知悔改,1938年4月,张国焘背叛了党,选择投向国民党,4月18日,中央开除张国焘党籍。
后世,有无数史学家称,如果没有毛主席,中国革命不可能那么快取得胜利,这句话是无比正确的,毛主席不但军事能力极其突出,而且胸怀宽广,在如此天才领袖领导下,我党焉能不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