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1925年的私立女校到如今融合中西教育理念的公办初级中学,从“栽者培之,虽愚必明”的初心坚守到“培中华文化之根,明协和万邦之理”的时代追求,上海市静安区协和双语培明学校始终以教育为炬,照亮学子成长之路。

百年薪火 文脉传承
学校的前身可追溯至1925年创办的私立培明女中,由许君衡女士首任校长,国学大师胡朴安取《礼记・中庸》“栽者培之”“虽愚必明”拟定校名与办学初心。
1936年,学校迁至南洋兄弟烟草公司简氏兄弟的“南园”宅邸(今新闸路校址),这座融合苏式园林与西式美学的建筑群,2015年被认定为“优秀历史建筑”,成为百年文脉的鲜活见证。
![]()
1936年学校迁入新闸路1607号“南园”后的校门
海派文化孕育下的历史底蕴积存百载,沧桑岁月见证了学府几经起伏之历史痕迹。前辈先贤,始终坚守初心,砥砺前行,始终秉承“栽者培之,虽愚必明”之创校精髓,以培养人才为己任,不断追求卓越,为国家、为民族之未来而奋斗。

协和赋能 焕新启航
2022年,上海协和教育中心受托全面管理学校,正式更名为“上海市静安区协和双语培明学校”。依托静安区委、区政府的支持和区教育局的指导,学校深度融合协和教育“中西融合、和谐发展”理念与集团办学优势,立足国家课程,打造“家门口的好学校”,并为在静安区工作或居住的境外人员子女提供优质的基础教育服务,探索国际化教育在公办学校的最佳实践。
![]()
![]()
![]()
学校确立“培中华文化之根,明协和万邦之理”新校训,以“优秀学生、友善伙伴、负责公民、未来领袖”为培养目标,在坚守中华文化根基的同时,拓展学生全球视野,构建本土情怀与国际格局兼具的教育生态。

特色育人 多元成长
“走班制”和“学科教室”是协和培明的独特之处。围绕“国家课程、协和实践”,协和培明制定了课程指南并不断更新完善。学校倡导“以学习者为中心”“评估引领教学”“共学教学法”,有丰富的CCA、ECA课程,并开展多学科、跨学科、超学科活动,实施以“公民教育与全球视野”和“综合实践与社区项目”交互融合的星空行动,鼓励学生好奇、发问、探究。
![]()
![]()
![]()
从麦根路到新闸路,从百年前的育人初心到新时代的教育创新,协和培明始终与时代同频共振。未来,学校将继续以文化为根、以创新为翼,为培养兼具家国情怀与全球视野的新时代人才贡献力量,让百年学府的光芒在新征程上更加璀璨。
记者:袁文君
图片:上海市静安区协和双语培明学校
视频:袁文君、雷蕾
编辑:袁文君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静安官方微信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