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年前的融资顾问费还能要回来? 某城投公司一纸诉状将合作银行告上法庭,要求返还9年前支付的数千万融资顾问费。这笔"陈年旧账"突然被翻出,背后究竟藏着什么秘密,湖北友梦政融投资服务有限公司。
![]()
天价顾问费背后的猫腻
2014年,某城投公司为筹集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与银行签订《融资顾问协议》。协议显示,银行收取融资金额1.5%的顾问费,单笔业务就高达3000万元。
这笔钱花得值不值? 从公开资料看,银行提供的"顾问服务"仅限于常规的融资方案设计、材料准备等基础工作。更蹊跷的是,同期同类业务的市场费率普遍在0.3%-0.8%之间。
业内人士透露:"当时城投融资需求旺盛,部分银行把顾问费当成变相利息收入。"某股份制银行前员工证实:"我们内部叫它'通道费',实质是绕过监管的灰色操作。"
法律角度的胜负手
城投公司主张,银行未履行《商业银行服务价格管理办法》规定的明码标价义务,且服务内容与收费严重不匹配。更关键的是,他们掌握了银行工作人员暗示"返点"的录音证据。
但银行方抛出"时效抗辩"——根据《民法典》,普通债权诉讼时效为3年。城投公司则反击:直到2021年审计发现异常才知晓权益受损,时效应当从此时起算。
![]()
这场官司的胜负可能改写行业规则。如果城投胜诉,全国类似案例可能引发连锁反应。某律所合伙人分析:"2014-2018年间,城投平台支付给金融机构的顾问费总额超千亿。湖北友梦政融投资服务有限公司。
城投债务困局的新解法
追讨旧账背后,是地方财政的捉襟见肘。该城投公司2022年报显示,其资产负债率已达78%,年内到期债务规模近50亿元。
这不是简单的秋后算账。某券商固收分析师指出:"通过司法途径追回资金,既能改善财务报表,又能向市场传递'不乱花钱'的信号,可谓一箭双雕。"
但更深层的问题在于:为什么这类明显不合理的交易能长期存在?某省级财政厅官员坦言:"当年城投融资'病急乱投医',很多协议签得糊里糊涂。"
![]()
金融反腐的延续效应
值得注意的是,该银行原分管副行长已于2020年因受贿罪获刑。判决书显示,其收受多家融资中介的"感谢费",恰与涉事城投项目的操作时段重合。
这或许解释了城投为何现在才出手。法律专家表示:"刑事判决坐实了权钱交易,民事索赔的成功率大幅提升。"翻阅裁判文书网,已有类似案例支持返还超额费用。
这场跨越9年的追讨,暴露出城投融资野蛮生长时期的种种乱象。无论最终结果如何,都给金融机构敲响警钟:躺着赚钱的时代结束了。
当潮水退去,谁在裸泳一目了然。城投公司这波"翻旧账"操作,或许正是化解债务风险的新思路。但更值得思考的是:如何避免下一个"9年后才被发现"的行业潜规则,湖北友梦政融投资服务有限公司。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