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全球洞察|诺奖得主关注“十五五”规划建议:中国推动经济转型的目标清晰、方式明确

0
分享至

2025年10月举行的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近日,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迈克尔·斯宾塞在接受总台环球资讯广播记者视频专访时表示,中国推动经济转型的目标清晰、方式明确。中国将推动高质量发展与提高居民消费设定为“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这表明中国将继续推动经济增长从主要依靠投资与出口转向更多依靠内需与消费。

迈克尔·斯宾塞:

中国政府早在制定“十二五”规划时就意识到,这将是延续性的议题,即减少经济对出口的过度依赖,转向更多依靠国内需求。这将是持续多年甚至几十年的转型过程。

中国商务部长近日提到,中国将既重视GDP(国内生产总值),也重视GNI(国民总收入)。这意味着中国会更加关注国内各阶层的收入和分配问题,这完全符合当前中国经济的现实。

中国经济的早期增长严重依赖外部需求,这是顺理成章的。因为在经济起步阶段,国内需求小而国外需求大。在找到具有比较优势的领域后,就能实现很高的增长速度,因为需求端基本没有限制。同时,实现这种增长依靠的不仅是比较优势,还有投资。所以,中国二、三十年前的经济增长特征是高度依赖投资,这是件好事,高投资支持了重要的基础设施建设,培养了人力资源,这为当时和随后的增长提供了动力,而出口则拓展了外部的市场和需求。

而在国家经济规模增长的背景下,一方面仅靠投资无法满足增长的需求,同时在制造业全球市场份额已经超过30%的背景下,出口虽然依然重要,但其作为经济增长引擎的可持续性受到了影响。

所以中国强调重视GNI(国民总收入),就是关注国内需求的构成。企业和政府的收入支持投资需求,家庭和居民的收入则支持消费需求,中国政府很清楚这一点。而基于这是一个长期的转型规划,因此它也将成为新的五年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此外,根据“十五五”规划建议,未来五年,中国经济发展将主要依托科技领域的自立自强,国家的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将显著提升,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格局基本形成,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能力显著增强,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快速突破,并跑和领跑的领域将明显增多,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创新驱动作用将明显增强。

迈克尔·斯宾塞认为,这表明中国已经明确了推动经济转型的方式,这就是通过科技创新推动生产率的提升,进而满足国内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

迈克尔·斯宾塞:

在旧的增长引擎效率下降的背景下,如果不改变增长模式,经济体会陷入所谓的“中等收入陷阱”。中国很清楚地意识到,增长动力必须转变。特别是要向依赖国内经济、发展服务业、提升生产率的方向转变,而这正是创新和技术的作用所在。

中国在人才培养,在大学和科研机构,以及各领域科技发展上进行了大规模投资,为经济转型做准备并推动这一转型。从中等收入经济体到高收入经济体的成功转型,也就是当下中国所处的情景,基本都有赖于同样的转变,即推动国内生产率增长,用创新和技术服务国内需求。

远至约瑟夫·熊彼特(美籍奥地利政治经济学家),近至菲利普·阿吉翁等人(202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之一)的研究都表明,当一个经济体刚起步时,它与发达经济体之间的技术差距非常大。而随着经济增长、收入提高、结构成熟,这个差距将逐渐缩小。而当差距几乎消失的时候,也就是后发的经济体也达到发达和高收入的状态时,经济增长将基本完全依赖于长期生产率,出口将不再是主要引擎,我并不是说完全没有出口,而是出口基于克鲁格曼(200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的“差异化理论”来实现,而经济的根本驱动力来自生产率。这就是中国重视创新与科技的原因所在。

经济转型对中国而言不是“可选项”,而是“必答题”。同时,中国的经济结构转型,也让中国从国际市场的需求“供给者”向“竞争者”转变,尤其是对于以往在高科技和高端制造领域领先的发达国家而言。

目前,人工智能毫无疑问是全球科技创新当中的“最热”词汇,同时也被看作是中美两国竞争的“焦点”领域。包括OpenAI、微软、AMD、英伟达等在内的美国顶尖企业负责人都认为,中美两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竞争非常激烈。

对此,迈克尔·斯宾塞认为,在人工智能领域这场竞赛当中,中美之间差距很小,双方各具优势,并且都在全球范围内处于领先地位。

迈克尔·斯宾塞:

斯坦福大学每年发布的《AI指数报告》显示的趋势很清楚:

第一,中美之间的差距正在迅速缩小,并且要具体区分哪种技术。比如在绿色科技领域,中国明显领先,无论在技术还是成本上。而在生成式AI(Gen AI)模型方面,双方则非常接近。

第二,另一个趋势也很重要,中国在其中发挥核心作用,这就是开源生成式AI模型。这一点意义重大,因为未来会同时有闭源与开源的模型提供给全球市场进行选择,而(开源模型)会推动AI技术在全球更多国家的广泛应用,特别是无力负担高昂开发成本的国家。

第三,很明显,目前AI的主要开发者仍是中国和美国。因为AI开发所需的基础设施、规模与人才太庞大,目前实际上只有这两个国家有这种能力。未来这个格局也许会改变,欧洲可能调整发展方向,印度的经济规模也终将足够大。所以当前格局不是永久性的,但目前确实如此。

今年以来,新一届美国政府对全球多边体系表现出强烈的抵触和排斥,包括针对全球贸易对象发动“关税战”,并再次宣布退出世卫组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国人权理事会,以及《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巴黎协定》等。

在专访中,迈克尔·斯宾塞认为,反对单边主义是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共识,因此多边合作仍将在美国之外的国家间持续进行,但世界或许需要建立一个新的多边体系,与美国的交易型的、民族主义的、双边式的体系并行共存。

迈克尔·斯宾塞:

当前的美国政府不支持多边体系,认为多边合作让美国“吃了亏”,于是美国退出了许多多边机制,例如《巴黎协定》、世界卫生组织等等。

然而,多边体系很重要。所以更长期的重要问题是,我们是否还会拥有一个多边体系?它的主要推动者是谁?它会是什么样子?现在很明显的是,无论未来的体系长什么样,都不会像原有体系那样,国际政策制定不会再主要由市场逻辑决定,比如投资回报、比较优势等,我们回归原有体系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但我不认为世界其他国家会采用和美国一样“以双边协议为中心”的贸易方式。所以在美国之外,占据世界经济75%份额的其他地区,多边贸易仍会持续。

我们可能需要构建一种更复杂、更碎片化的新多边体系,让它与美国的交易性、民族主义、双边式的体系并行共存。当然,让这两套体系并行运作并不容易,但这似乎正是我们正在走的方向。

来源:总台环球资讯

策划:汪一鸣 陈濛

记者:汪一鸣

编辑:陈濛

后期:汪一鸣

签审:邹浩宇

监制:关娟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国际在线 incentive-icons
国际在线
读懂国际 点赞中国 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
436683文章数 2844209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