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壁住的是保密局长毛人凤,吴石直接让儿子帮忙收听解放区广播

分享至

1947年,南京,国防部分配的一栋宿舍楼。

晚上八点,收音机里传来新华社的广播声。

「爸,声音要不要放小点?」南京大学学生吴韶成一边记录,一边紧张地看着墙壁。

吴石头也没抬:「不用。照常。」

吴韶成咽了口唾沫。

他知道,隔壁那堵墙后面,住的是谁——保密局副局长毛人凤!



01

这事要从半年前说起。

1946年春夏之交,吴石从上海调任南京,出任国民党国防部史料局局长。

国防部给他分了套房子,地段不错,环境也好。

搬进去第二天,吴石的夫人王碧奎就发现了一个问题。

「老吴,你知道我们隔壁住的是谁吗?」

吴石正在整理文件,随口问:「谁?」

「毛人凤!」

手里的文件差点掉地上。

吴石愣了三秒,然后笑了:「巧不巧?」

王碧奎急了:「巧什么巧!那可是保密局副局长!抓共产党的!」

「我知道。」吴石很平静。

「那你还……」王碧奎指着客厅里的收音机,欲言又止。

吴石明白她的意思。

抗战后,他就开始收听解放区广播了。

每天晚上,雷打不动。

还让正在南京大学念书的儿子吴韶成帮忙做记录。

这事在重庆的时候,虽然冒险,但毕竟有些距离。

可在南京,隔壁就是特务头子……

「该听还得听。」吴石说得斩钉截铁。

王碧奎看着丈夫,心里五味杂陈。

02

第一次在毛人凤家门口遇见,是搬进来的第五天。

吴石刚从国防部开完会回来,正要开门。

隔壁的门突然打开了。

毛人凤站在门口,笑眯眯的:「哎呀,吴局长!没想到咱们是邻居啊!」

「毛副局长。」吴石点点头。

「以后还请吴局长多多关照。」毛人凤搓着手,一副憨厚的样子。

「客气了。」

就在这时,吴石家里传来收音机的声音。

不是什么流行歌曲。

是新闻播报的声音。

毛人凤耳朵一动,眼神闪了一下。

「吴局长还有听新闻的习惯?」

「是啊,每天都听。」吴石很自然,「了解一下各方情况。」

「哪个台的?」

「都听。」吴石笑了笑,「国内的,国外的,延安的,都听听。」

空气突然安静了三秒。

毛人凤脸上的笑容僵了一下,但很快又恢复了:「吴局长真是治学严谨!」

「习惯罢了。」

两人各自回家。

王碧奎在客厅里紧张得手心都出汗了。

「老吴,你……你刚才怎么能……」

吴石脱下外套:「怎么了?」

「你跟毛人凤说你听延安广播!」

「我说的是各方广播都听,包括延安。」吴石坐下来,「这有什么问题?身为国防部史料局局长,不了解敌情怎么行?」

王碧奎愣住了。

好家伙,这理由……简直了!

03

更离谱的在后头。

一个月后,某个周末晚上。

吴韶成从南京大学回家,正在帮父亲记录新华社的广播内容。

突然,隔壁传来了敲墙的声音。

咚咚咚。

吴韶成吓得手一抖,笔都掉了。

「爸……」

吴石抬起头,听了听。

又是咚咚咚三下。

「继续记。」吴石说。

「可是……」

「没事。」

第二天早上,吴石出门上班,正好碰见毛人凤。

「毛副局长早啊。」

「吴局长早。」毛人凤笑眯眯的,「昨晚听收音机了?」

「是啊。」

「声音有点大。」

「是吗?那不好意思,打扰毛副局长休息了。」

「不不不。」毛人凤摆摆手,「我就是想问问,吴局长听的是什么台?挺热闹的。」

「新华社广播。」吴石说得云淡风轻,「毛副局长也有兴趣?」

毛人凤的笑容又僵了一下。

「吴局长这是……研究敌情?」

「对啊。」吴石很认真,「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不了解共产党的宣传手段,怎么反制?」

毛人凤看着吴石,眼神复杂。

半晌,他点点头:「吴局长说得对。」

两人各自离开。

吴韶成躲在门后,整个人都傻了。

爸爸这是……在隔壁就是特务头子的情况下,还理直气壮地说自己听敌台?

简直了……

04

南京的气氛,一天比一天紧张。

1947年,内战全面爆发。

街上到处是荷枪实弹的宪兵。

「匪谍就在你身边」的标语,贴得到处都是。

保密局的特务,像狗一样满街嗅。

在这种氛围下,吴石家每天晚上八点准时响起的广播声,显得格外刺耳。

有一次,吴石的同事来家里拜访。

听到收音机里传来的声音,脸都绿了。

「吴局长,这……这是……」

「新华社广播。」吴石倒了杯茶给他,「听听他们怎么说的,也挺有意思。」

「可是……」同事压低声音,「万一被人举报……」

「举报什么?」吴石笑了,「我身为国防部史料局局长,研究敌方宣传,这叫举报?」

同事语塞。

「再说了。」吴石指了指墙,「隔壁就是毛副局长家。他要是觉得有问题,早就来抓我了。」

同事更懵了。

等他离开后,王碧奎忍不住说:「老吴,你这样……真的没事?」

「没事。」

「可你……」

「越是藏着掖着,越容易被怀疑。」吴石说,「光明正大,反而安全。」

王碧奎似懂非懂。

但她知道,丈夫做事,从来都有分寸。

05

1948年,南京的秋天。

国民党在三大战役中节节败退。

吴石每天照常工作,照常听广播。

吴韶成每天周末回家,照常帮忙做记录。

隔壁的毛人凤,每天照常进进出出。

两家人,就这么隔着一堵墙,各过各的。

有时候在楼道里遇见,毛人凤还会笑着打招呼。

「吴局长今天气色不错!」

「毛副局长也是。」

表面上和和气气。

但王碧奎知道,这种平静,随时可能被打破。

她每天都在担心。

担心哪天半夜,门会被敲响。

担心特务会冲进来。

担心丈夫会被带走。

可吴石呢?

照常工作。

照常听广播。

照常让儿子做记录。

仿佛隔壁住的不是保密局副局长,而是个普通邻居。

有一次,王碧奎终于忍不住问:「老吴,你就不怕吗?」

吴石放下手里的报纸,看着妻子。

「怕。」

「那你为什么……」

「正因为怕,所以更不能表现出来。」

王碧奎不明白。

吴石也没再多说。



06

1949年4月。

南京城风雨飘摇。

解放军已经逼近长江。

国民党高层纷纷准备撤退。

那天晚上,吴石照常在听广播。

吴韶成从学校回来,脸上带着兴奋。

「爸,听说解放军快打过来了!」

吴石看了儿子一眼,关掉收音机。

「韶成,我要跟你说件事。」

「什么事?」

「我接到命令,要去台湾。」

吴韶成愣住了。

「什么时候?」

「这几天。」

「那我……」

「你留下。」吴石说得很坚定。

「为什么?」吴韶成不解,「我可以跟您一起去啊。」

「不。」吴石摇头,「你要留在大陆。」

「可是……」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了敲门声。

咚咚咚。

王碧奎去开门。

门外站着两个人。

不是特务。

是江宁要塞司令胡雄,吴石的老朋友。

「老吴,我奉命撤退,顺路来接你儿子。车在楼下,赶紧走!」

吴韶成看看父亲,又看看胡雄。

「我不走。」

「韶成!」王碧奎急了。

「我要留下来迎接解放。」吴韶成说得很坚决。

吴石看着儿子,眼神复杂。

半晌,他点了点头。

「好。」

胡雄还想劝,被吴石拦住了。

「让他自己选吧。」

胡雄叹了口气,离开了。

门关上。

父子俩面对面站着。

「爸,您……您真的要去台湾?」吴韶成问。

吴石没说话,只是看着儿子。

良久,他说了一句:「日子不会太久了。」

这句话,意味深长。

吴韶成似懂非懂。

第二天,吴石就离开了南京。

临走前,他给了儿子一张纸条。

上面写着一个名字:何康。

「有困难,找他。」

那是吴石留给儿子的最后一句话。

也是父子俩的最后一面。

此时的吴韶成还不知道——

父亲接下来要去的地方,比战场还要危险。

而父亲之所以让他留在大陆,

是因为父亲知道,自己可能回不来了。

但更让吴韶成想不到的是——

这三年来,父亲在毛人凤隔壁明目张胆地听广播,

背后竟然隐藏着一个惊天秘密……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