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犀哥这篇财经评论,主要来聊聊灵活就业者的社保这事。毕竟现在2亿多人靠这模式谋生,咱们身边或多或少都有这样的朋友,而美团第一个公布:骑手养老保险补贴正式覆盖全国,骑手真的要告别“临时工”时代了吗?
![]()
灵活就业者的社保,真的有那么难搞吗?
答案是肯定的,难就难在这事儿根本不是“交多少钱”那么简单,而是一堆现实难题缠在一起。
![]()
外卖骑手、网约车司机这些灵活就业者,他们不用打卡坐班,时间自己安排,看似自由,却少了“正规战队”的保障福利,就拿外卖骑手来说,全国足足有1000多万人,光某平台就占了745万,年均增幅超过20%,但这庞大群体的流动性高得吓人。
2023年的数据显示,745万有接单收入的骑手里,48%的人全年接单不到30天,为啥留不住人?说白了就是没保障,心里不踏实,谁也不想把“青春饭”当成终身职业。
![]()
第一关就是“身份关”,但骑手尤其是众包骑手,想跑就跑,想停就停,还能同时在好几个平台接单,和平台更像是“临时队友”,不是“固定战队”的雇佣关系,没有用人单位这个“身份认证”,就算想交社保,都找不到地方挂靠。
第二关是“流动关”,骑手这活儿,天生就带着“漂泊属性”,40%的骑手跨省份就业,70%的骑手跨城市跑单,外来务工人员占比高达81.6%。
![]()
今天在广州跑,下个月可能就去了深圳,明年说不定又回老家附近的城市,但社保这东西是“一城一规则”,缴费基数、补贴标准、办理流程全不一样,就像不同服务区的规则不互通,换个地方就得重新摸索,稍微不注意,社保就断档了。
平台想给补贴,就得一个个城市对接社保系统,这技术和人力成本,难度直接拉满。
第三关是“成本关”,这也是最实际的一关,咱们上班族交社保,公司掏大头,个人掏小头,以养老保险为例,公司承担16%,个人只出8%,合计24%的缴费比例,压力被分摊了。
![]()
但灵活就业者得自己扛下所有,养老保险缴费比例通常是20%,拿广州来说,2025年灵活就业养老保险基数下限是5510元,按20%的比例算,每个月最少得交1102元。
要是每单外卖赚5块钱,那得跑220单才能凑够这笔钱,这差不多是两三个月的租车费了,对于不少骑手来说,这笔钱不是小数目,与其把钱投进“长远保障”,不如到手工资多一点实在。
![]()
美团的养老保险
这种看似“短视”的选择,背后是现实压力下的无奈——毕竟眼前的生计都顾不上,哪有精力想几十年后的事?
![]()
就在大家都觉得难通关的时候,转机出现了,美团从2022年就开始琢磨这事儿,试点两年砸了14个亿,现在终于把养老保险补贴推向全国,还比原计划提前了两个月,已经有骑手晒出了收到补贴的截图,那股开心劲儿,跟游戏里爆出稀有装备没啥区别。
他们的解题思路很简单粗暴,就是平台“帮衬一把”,骑手交养老保险,平台补贴一半,假设每个月交1000元,平台就掏500元,一年下来骑手能省6000元,这笔钱够给孩子交一年学费,或者给家里添点大件,实实在在的好处。
这可不是笔小数目,平台月均有单骑手300多万人,按每人每月补贴500元算,一个月就得15亿,一年就是180亿。
![]()
要知道,美团去年净利润才438亿元,相当于拿出41%的利润来做这事,而且这补贴不是强制性的,骑手愿意交就补,不想交也不勉强,完全尊重个人选择。
更难得的是,这个政策没有“门槛歧视”,有些平台的社保方案只覆盖全职骑手,兼职的只给意外险和健康医疗险,总共才15万人受益,还得像上班族一样打卡派单,门槛太高。
而这个方案不管是专送、乐跑还是众包骑手,都能参保,只要近6个月里有3个月收入达到当地缴费基数下限就行,相当于“全民可参与”的福利任务。
![]()
跨城市流动的骑手也不用愁,参保地能跟着工作地点改,以前在广州参保,后来去深圳跑单,只要在深圳满足收入条件,就能把参保地迁过去,之前缴的年限还能累计,不会白交。
可能有人觉得,骑手的社保就是“凑数的”,但实际上这份保障体系比不少白领的都全面,除了养老保险补贴,还有职业伤害保障、意外伤害险、特殊天气补贴。
其中职业伤害保障已经覆盖17个省市,截至2025年9月底,保费都交了20多亿,跑单时磕磕碰碰,或者暴雨、严寒这些特殊天气里出点意外,都有保障兜底。
![]()
长远来看,还有大病关怀金、子女教育基金、工作餐补贴、职业转型培训,尤其是大病关怀金,不仅覆盖骑手本人,还包括配偶、子女和父母。
这意味着啥?万一遇上大病,整个家庭都有个缓冲,不至于被一场病压垮,截至2024年12月,已经有6173名骑手及家属拿到了1.9亿元的关怀金,这可不是“走过场”的福利,是真真切切能帮上忙的。
![]()
只是表面工夫?
有人说,平台这么做就是为了吸引骑手,这话没说错,但格局小了,这事儿的价值,远不止“招人”那么简单。
![]()
对骑手来说,这是一份实实在在的“安全感”,以前很多骑手把跑单当成“过渡选项”,失业了来跑几天,攒点钱就走,或者年纪大了跑不动了,只能回老家。
没有社保,就没有在城市扎根的底气,现在有了社保补贴,骑手们发现,这份工作也能当成长久职业,风雨里奔波的时候,终于有了一把“保护伞”,心里踏实多了。
对行业来说,这是树立了一个“标杆”,它明确告诉所有人,商业成功不能以牺牲劳动者的基本保障为代价。更重要的是,这个模式能复制。
![]()
网约车司机、家政阿姨、快递员,这些灵活就业群体是不是也能照着这个思路推进社保?一旦有人成功,其他人就能跟着学,整个行业的保障水平都能提上来。
对社会来说,这是给灵活就业者正名,以前总有人觉得,跑外卖、送快递是“低技能工作”,没什么价值,甚至有人问“跑外卖觉得丢人怎么办”。
有个骑手的回应特别实在:收入不低,时间自由,现在还有社保,很多工作都比不上,觉得丢人的人,其实是自己太傲慢。
![]()
这话没毛病,职业本来就没有高低贵贱,凭劳动赚钱的人都该被尊重,骑手们风里来雨里去,解决了无数人的吃饭问题,撑起了城市的“即时配送网络”,他们的劳动价值,不该被偏见抹杀。
咱们常说,社会的温度,取决于对弱势群体的态度,外卖骑手们用汗水换来了城市的便利,现在他们终于等到了属于自己的保障。这不仅是一家企业的选择,更是社会走向公平温暖的必然。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