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下午,京口区社区矫正中心内暖意融融,2025镇江市京口区政协民盟界别“委员联系群众服务周”暨“黄丝带·同心帮教”项目座谈会在此圆满落幕。作为项目发起方之一,民盟镇江周艺公益服务中心支部始终以“送知识、送温暖、送健康、送希望”为导向,用特色服务架起连心桥,以创新实践为特殊群体融入社会注入强劲动力,成为本次活动中极具辨识度的公益力量。
![]()
自2024年7月“黄丝带·同心帮教”项目启动以来,支部立足“党派参与、社会协同”的核心模式,摒弃传统帮教的单一化局限,创新性地将艺术赋能、技能提升与精神关怀深度融合。针对社区矫正对象的实际需求,支部精心打造“同心果园”劳动实践基地,让社矫对象在耕耘与收获中体会价值感;推出音乐帮教,以旋律抚慰心灵、化解焦虑;开设AI视频剪辑培训等前沿技能课程,为社矫对象搭建“技能培训+就业对接+精神赋能”的全链条服务体系。一系列特色项目不仅丰富了帮教形式,更让200余人次特殊群体在参与中重拾自信、习得本领,为顺利回归社会筑牢基础。
![]()
座谈会上,支部的创新实践获得与会各方的广泛认可。作为民盟界别公益力量的代表,支部始终牢记社会责任,主动联动京口区司法局、民盟京口区基层委员会,在协同帮教机制中发挥专业优势。从组建特色志愿服务队伍,到将实践课程搬进帮教一线;从精准对接法律需求、心理疏导等关键环节,到全程参与“实地观摩、座谈交流、心愿圆梦”等多元活动,支部用扎实行动践行“走进基层、联系服务群众”的工作要求,让“黄丝带”成为传递温暖与希望的象征。
展望未来,民盟镇江周艺公益服务中心支部将持续深化协同合作,积极响应“植树护绿+心理疏导+技能培训”联动机制建设要求。一方面扩容专业志愿服务队伍,提升服务精准度;另一方面探索“数字赋能”新路径,推动帮教服务从“项目化”向“机制化”转型。支部将始终以艺为媒、以爱为桥,在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的进程中,持续擦亮“黄丝带·同心帮教”公益品牌,用更具温度与精度的服务,助力平安京口建设,让每一位特殊群体都能在关爱中重燃生活希望、实现人生价值。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