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聚焦农高会 | 回首农高会 再起新征程

0
分享至


秋风送爽,硕果飘香。被誉为农业领域“奥林匹克”盛会的第32届杨凌农高会,在万众瞩目中圆满落下帷幕。

短短五天,这场农业科技的盛宴究竟有多“火”?一组数字给出了有力证明:合同签约额达258亿元,吸引线下参观161万人次,线上观展浏览量高达1893万人次。此外,43个专题展览精彩纷呈,50个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及机构踊跃参展,200家企业携2800多台(套)农业智能装备、旱区特色产业全程机械和智慧农机等集中亮相......这不仅是一串串令人振奋的数字,更是中国农业科技实力与市场活力的生动写照。


回望这场盛会,农高会犹如一个多彩的万花筒,折射出现代农业的无限潜力与广阔前景。“爆款”种子成为农民争相选购的焦点,智慧农业系统让田间管理如“游戏”般轻松便捷,仿生四足机器人勾勒出未来农业的新图景。在这里,一粒粒良种“飞”向田间,来自天南地北的“土特产”成为熠熠生辉的金字招牌。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在关乎粮食安全的战略高地,农高会奏响了种业振兴的强音。“我就是要让更多人种上‘陕单930’——它好种、高产,能让农民真正受益。”陕西奥瑞丰现代种业有限公司总经理藏喜目标明确。


在F展区(种子产业园)的“种子超市”,凝聚着科研心血的良种有序陈列,供农民随时挑选。“陕单930”玉米以亩产1505.3公斤刷新纪录,吸引了国际友人的目光;“大地”系列蔬菜种子扎根大江南北,成为农民增收的“金豆豆”。

放眼各展馆,一幅“千万工程”绘就的乡村振兴画卷正徐徐铺展。榆林的智慧农业沙盘勾勒出“未来农场”的轮廓,无人机巡田、智能温室林立、清洁能源赋能。而子洲黄芪产业借助科技将育苗周期缩短至四分之三,跑出了产业“加速度”。延安展区里,红的、黄的、绿的苹果如繁星点点,从鲜果到果醋、果干,一条完整的产业链不断延伸,诠释着“土特产”做成“大文章”的生动实践。


在百舸争流的农业大潮中,榆阳“头雁”成为一道亮丽风景。他们带着乡土气息与现代理念,凭借朗朗上口的推介和过硬的产品品质,在农高会舞台上大放异彩。榆阳区十佳劳模、“头雁”张建仁表示:“只要农高会继续办,我每年都来!”今年他成功达成24.5万元合作意向。

这些“头雁”是榆阳区精心培育的325名乡村振兴领军人才,他们背后是“头雁领航、群雁齐飞”的生动局面,是“沙地上郡”公共品牌的崛起,也是质量溯源体系构建的消费信任。展会期间百万元的合作意向,正是市场对这支新生力量的最佳认可。


农高会期间,还举办了20余场农业科技创新发布活动,集中展示了一批引领农业新质生产力的成果。无人化植物工厂、智能粮仓机器人等230余项“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产品”首发首秀;“西农1155”小麦、“秦优797”油菜等50项农业“四新”成果进行了权威发布与路演,向世界展现中国农业的科技力量。

盛会虽已落幕,但激荡在展馆内外的创新活力、涌动在田间的智慧火花,仍在亿万农人心中回响。这是一次农业科技实力的集中检阅,一场现代农业发展的全景展示,更是一曲迈向乡村振兴的雄壮序曲。


创新之火不熄,合作之路绵延。当最后一批参观者离场,新的征程已然开启:专家的“金点子”正落地为“致富果”,展商签下的订单即将铺就共富新路,一粒粒良种已奔赴沃野,开启滋养四方的新旅程。

回望这场农业盛会,我们看到的不仅是琳琅满目的产品,更是现代农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坚定步伐;感受到的不仅是展销的热闹,更是全体农业人奋楫前行的磅礴力量。从杨凌再出发,新一轮农业科技革命正在广袤田野上蓬勃兴起,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正在神州大地徐徐铺展。

编辑|李紫来审核|赵允

来源|中国农科新闻网作者|谷幸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创作者_1569393548738
创作者_1569393548738
网上农高会服务组
4646文章数 216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