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AI是一道光,如此美妙,指引我们想要的未来”

0
分享至

11月6日至11月9日,

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

在浙江乌镇圆满举行。

来自1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600多名嘉宾

围绕“共筑开放合作、安全普惠的数智未来——

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主题,

共同探讨人工智能前沿技术、

数据治理、数字普惠等热点议题。

以“人工智能+”为展示重点的

“互联网之光”博览会展台上,

中央企业都展示了哪些

人工智能的前沿技术,

又分享了哪些最新应用成果?

快跟随小新的步伐,

一起看一看这些“AI之光”!

夯实“数智底座”:自主创新筑牢根基


本届展会上,多家企业展示了在算力网络、基础软硬件与安全等底层关键领域的自主成果。它们共同构筑起安全可信、自主可控的“数字底座”,为上层应用的百花齐放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核心驱动力。


中国电科展现了从半导体材料、芯片设计、芯片产品、操作系统、控制器的全链条布局,为智能网联汽车提供“中国芯+中国软”的自主创新解决方案。基于国产SoC芯片开发的智能域控系统深度集成车身底盘功能,全球首个量产级安全车控操作系统“小满”已适配158款芯片,获200余家国际供应链企业采用。SiC功率器件、MEMS传感器等核心器件在国内车企实现规模化量产。

同样聚焦构建技术底座的中国电子,以“自主筑基数智领航”为展区主题,系统性地呈现了全领域创新成果。展台上,飞腾腾云S系列处理器、银河麒麟操作系统等核心产品集体亮相,构建起“芯片—操作系统—数据库”全栈可控体系,广泛应用于关键领域。


而在算力方面,中国电信重点展示了天翼云作为国家云以息壤算间网络联接多方异构算力,推出的算网一体服务,实现了跨域AI算力有效互联互通。以自主可控的基础软硬件为核心的全国产化算力,基于紫金算力架构、CTyunOS系统、TeleCloudOS系统一体化融合体系,搭载具有全球领先性能与稳定可靠服务能力的天翼云TeleDB数据库形成全栈国产化能力体系。

赋能千行百业:从垂直行业到城市治理的全面革新


从传统的电力、油气、金融等行业,到现代的城市治理,数字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催生新质生产力,创造智慧新生活。在本届博览会的展台中,大模型、数字系统、城市解决方案……各家企业正以技术的生动实践积极赋能千行百业。


在能源领域,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尤为亮眼。国家电网展位以光明电力大模型为展示核心,全面展现了人工智能技术在电网全链条业务中的深度应用与创新成果。光明电力大模型作为国家电网自主研发的首个面向电力行业的千亿级多模态大模型,具备电力知识记忆理解、多模态融合分析、业务逻辑推理等能力。

如今,光明电力大模型已在电网规划、电网运行、设备管理、作业管控、客户服务、经营管理等领域试点应用,调用数量达到近亿级,不仅推动电力系统智能化升级,也为行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范本。


中国五矿所属中冶京诚以深厚的数字化技术底蕴,持续拓展数字化场景应用,赋能产业数字化转型。旗下京诚数科智能化子品牌,依托CERIOS工业互联网平台,以大数据+AI、数字孪生、智能控制等技术为核心,为客户提供先进的智能制造、绿色低碳、智慧城市解决方案

通过打造全流程数字孪生工厂、工业大数据分析系统、新一代国产化智能装备等一系列智能制造产品,为企业提供全流程数字化、智能化解决方案;将数智化技术深度融入企业电网,对企业电网内“源、网、荷、储”进行智能管控,激发绿色用能新活力;同时以AI中台为底座重构业务流程与人机协作范式,精准破解智能化转型难题,助力打造专属智能模型与应用生态。


同样在数字化转型的探索上,国家电投产业数据中台作为能源行业产业数字化转型平台载体,定位于生产运营类数据汇聚与应用,通过“上云、用数、赋智”让数据可汇、可见、可用,支撑建设集团公司穿透式产业管理体系。产业数据中台基于边缘一体化采集装置,将能源设备进行模型化、对象化管理,沉淀280余个风机模型,180余个逆变器模型,100+种物联采集协议,统一汇聚“电源侧”产业生产运行数据,在此基础上整合形成统一数据共享与服务能力。


将物理世界精准“复制”到数字空间。广袤的南海深处,屹立着我国自主研发建造的全球首座十万吨级超深水半潜式生产储油平台——“深海一号”。如今,它拥有一个与自己一模一样的“数字分身”,那就是中国海油研发的数字孪生系统。


通过遍布平台的数千个传感器与全流程的算法模型,它能够实时映射从地底气藏到水下设施、处理平台和外输管道的每一个细节。气藏如何变化、设备运行是否健康等所有信息都在这座虚拟平台上同步呈现、一目了然,实现了地下4500米气藏、水下1500米设备设施、距离陆岸150公里外平台全设备、全流程数据实时随地的全面可感可知可控。

创新场景应用:智能化装备方兴未艾


在深度赋能传统产业的同时,智能技术也在催生全新的应用场景与发展机遇。在“互联网之光”博览会的展台上,一批更具探索性与融合性的展品正不断涌现,展现出智能化装备巨大的发展潜力。


在众多创新展品中,中国移动自主研发的“灵韬”VLA大模型打造的轮臂机器人成为“碳硅融合”的生动范例。它不仅能够精准执行“指物抓取”指令,在嘉宾随机选择饮料后迅速完成抓取与递送,更通过创新的VLA-RAIL实时异步推理系统,显著提升了动作的平滑度、速度与准确度。该机器人能智能悬停等待交接,并主动识别用户手势意图,实现安全、无缝的物品传递,展现了接近人类的高效协同作业能力


在应急救援等复杂场景中,智能装备正成为不可或缺的力量。东风公司此次展出的“特种领域全空间智能车辆系统”,是国内首个集指挥、投送、救援、保障于一体的智能移动指挥平台。

系统的核心装备前突侦察指控车,作为深入灾害一线的“机动指挥大脑”,车内内置了浪潮AI服务器,能快速融合处理多源信息,辅助指挥者进行实时智能决策,在自身能够轻松应对极端路况的同时,集成无人机巢、机器狗平台及双光吊舱,构建起“空中—地面”一体化侦察网络。同时,它还具备强大的现场调度能力,支持无人机、机器狗等多类无人装备协同作业,实现从侦察到处置的高效闭环。

瞄准低空经济发展痛点,中国电科推出“天行、天卫、天工”三大产品体系,打通“航线规划—安防监管—装备制造”全链路能力,支撑低空经济“飞得起、管得住、用得好”。

“天行”智慧网联,飞行管服系统构建空天地一体低空管服基础设施网络,支撑协同空域管理,在江苏、湖北等落地应用;“天卫”安全防护,构建全球领先的低空安防体系,集目标探测、指挥调度、反制处置于一体,实现对“黑飞”无人机的指挥控制;“天工”飞行平台,覆盖4kg至5000kg起飞重量的多型无人机与通用飞机平台,满足飞行培训、航空应急、人工影响天气等全域作业需求,实现低空解决方案“三箭齐发”。

更多国资央企精彩动态

尽在国资小新视频号

撰稿&责任编辑丨陈伊南

校对丨程镜睿 陈婷

执行主编丨刘海草 张灏然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国资小新 incentive-icons
国资小新
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
11704文章数 41116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