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罗马的农业发展(上)
公元前2世纪时,罗马的农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雷提城地方出现了双轮犁、水磨,一些地方出现了打谷装置。到罗马帝国时代,地中海文明区的奴隶制已持续了3000年,继埃及、巴比伦青铜文明之后,波斯、希腊的铁器时代亦经历了长时期的发展。罗马在他们之后兴起并集其大成,标志着古代世界的生产力已达到最高水平。
![]()
在社会稳定、生产发展的总形势下,各地联系的加强,生产经验的交流,以及科技成果的应用,都促进了生产工具的改进与生产技术的提高。这时在希腊和意大利出现了带轮的重型农具,前部有两个小轮,需用2头甚至4头牛来牵引,但因重心提高,能较准确地调节耕地深度、打碎土块、平整土地,标志着农具的一大改进。在高卢出现了收割机,配有切割刀的柜式轮车,将切割刀置于车前,利用一定的装置使牲畜(如牛、马等)能从车后推车前进。这类收割机显然是古代使用的最先进的(机器)工具。除了农用机器外,与农业相关的各种机器工具还广泛用于其它社会行业,如:水力工具——水轮机、水磨等用在矿业、磨粉业和纺织业等行业中。西班牙还出现了连续8个水轮机的梯级磨房,水力技术大有发展。建筑业中有了交滑车,起重机等。采用人力踏轮、牲口牵引等方式,行业中已有完备的排水机械、提升机械等。远航货船的船头有了起重机及铰链(复滑车),桅杆采用护桅索加固。这反映了古代最高水平的造船技术已经出现。
这一时期,自动出水机、升降机、计程车等机械工具也广泛使用。帝国末期还出现了水轮机、即用戽斗来替代水下式水轮机,铁、木料做的箕斗,隔板并不与水轮辐条垂直,而是向水轮辐条倾斜,并将水充满,这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另外,1世纪时,罗马帝国曾使用云母装配成的温床,为宫庭生产黄瓜等蔬菜,以满足生活需要。
罗马时代的农业发展主要在行省。那时,希腊地区出现了宽铧带轮的犁、高卢出现了割谷器,水磨(最早出现于小亚细亚地区,公元1世纪传到西方)已广泛使用。埃及还出现了用牲畜牵引转动的扬水车。耕作方面,出现了轮作制、豆类植物修养地力的原理已被掌握。北非的突尼斯一带地方这时已被开垦成肥沃的土地,广泛种植葡萄、橄榄、大麦、小麦等。由于大量筑堤修渠使灌溉系统得到很大地改善,大面积的沙漠变成良田,耕地面积大大扩大。这使从埃及到摩洛哥的北非地区成为帝国的巨大粮仓,高卢、日尔曼地区这时成了园艺业的中心。多瑙河流域因为被大面积开垦,成为帝国的新谷仓。
西班牙东南因引进了北非先进的葡萄种植技术而使葡萄种植面积大增,并且品质优良,大有后来者居上的势头。意大利民族的坎佩尼亚和波河流域因为地位的不断加重而发展成为橄榄生产中心,产量几乎占帝国的一半。
![]()
此外,在农作物种植方法上也注重耕作制的创新和经验积累。在古希腊,人们已注意地利的恢复。公元1世纪时,古罗马创造出两区轮作制。并盛行于古罗马的地中海沿岸及高卢、不列颠等地。两区轮作制又叫"二圃制",这种耕作制是把耕地分成面积大体相等的两区,分区轮流种植作物,即其中的一区种谷物,另一区休闲。在欧洲以先种小麦然后休闲。再种大麦,再休闲的方式分区轮作;或者在当年内将一些耕地种上小麦,将另一些耕地种大麦,来年则反之。南部地区还将二区轮作制应用在葡萄、橄榄等果树种植裁培方面。以此为开端,后世又陆续创造了三区、四区、六区轮作制,不断推动着农业技术水平的发展。
上述罗马时期农业技术的进步和发展大大促进了西方农业的发展,同时,也充分反映了世界古代后期在农业技术方面取得的成就。
总之,帝国时代的农业发展是空前的,而最能反映成就的则是3位农学大家及其著作的出现。
1.加图(伽图或加托、卡托等)
加图(公元前234-前149年)是罗马早期的政治家、农学家、散文家,一生博学多才,著述甚多,涉猎农学、修辞学、医学、军事、法律等方面,这与他的经历有关。他出生于图斯库鲁姆城的一个富裕农民之家,后来逐渐成为贵族保守派的代表,并在公元前195年任执政官,曾率兵镇压了西班牙人反抗罗马人野蛮统治的起义,历任财务官、监察官等职,在任职期间执法严谨、重农业,组织人开挖沟渠,对财政进行了改革,对社会风气进行了整顿,还提倡节制生活(这都是在吸取前任基础上的创新)。公元前175年奉命出使迦太基,对迦太基了解较深,后来力主毁灭迦太基,以杜绝死灰复燃的后顾之忧,这些丰富的阅历和实践是他博学的基础。他的经历,他的博学、使他成为拉丁散文文学的鼻祖。他的代表作有《创始记》7卷(是记叙早期罗马到公元149年中所发生重大事件的史书)和《论农业》(研究罗马共和国时期奴隶制庄园经济的重要资料)。在农学方面,尤以《论农业》为重要。
![]()
《论农业》(又名《农业志》)一书是加图众多著作中完整保存下来的部分,是最古老的罗马式拉丁散文著作。该书约写于公元前160年,共2万多字,内容广泛,大大超过书名所指的范围。若单就农业方面来看,与其说是对农业知识的系统论述,倒不如说是经营方面的规划和意见的汇集。在该书中,加图不仅总结了他自己多年来从事农业经营和管理的经验,而且对前人有关这方面的实践经验进行了概括。这使该书成为研究罗马时代的农业生产,奴隶劳动的重要资料。
书中记载了意大利中部庄园的经营管理,特别是奴隶劳动的情况,对不同规模和性质的庄园应使用多少奴隶劳动以及奴隶间的分工都作了精细的计算,从而形成一套奴隶生产的管理思想,其内容主要有:
第一、认为农业是罗马人最重要的职业,主张奴隶主必须认真经营农业,用心管理好自己的农庄;
第二、强调奴隶主应对劳动力——奴隶严加看管,而不要放任;
第三、明确提出要挑选管家并规定了管家应遵守的9条条例:
a.维护纪律;
b.尊重别人的权力,拥护奴隶主;
c.负责调解奴隶的纠纷,对有错的一方应予以惩罚;
d.监工举止应当谦恭有礼;
e.保证使农场奴隶整天忙于工作;
f.重视农奴主推荐的奴隶,同时注意同两三个其他农场保持联系,以便必要时互相交换必需的物品;
g.认真记好一切帐目,并要与农场主一同核查;
h.对爱护牲畜的奴隶应予以奖励;
i.事先要用充分的时间去安排各项工作。这些条例充分反映了奴隶所受剥削的残酷。
书中也间接地反映了加图的政治主张与实际的矛盾。一方面,他大力提倡亲自参加农业生产活动,继续过乡村那种淳朴生活。他写道:"最勇敢的人和最干练的战士都是从农民中产生的,农夫的收入是最纯洁、可靠和最不致于引起嫉妒的,从事农业的人是最可靠的。"但另一方面,他又拼命地要增加自己的地产,并力图用多卖少买的办法来增加收益。他认为种葡萄最有利,其次是种菜,再次为种粮食,并主张搞集约经营。书中对什么时候施肥,怎样施肥、如何管理葡萄和橄榄,如何管理牲口,如何选择和构筑打谷场,如何保管所收获的粮食等问题都做了描述。
总之,该书是研究古罗马经济史的最早史料之一,给我们提供了当时罗马经济发展的珍贵资料,其地位非常重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