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法治日报)
转自:法治日报
□ 本报记者 廉颖婷 今天16时40分,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在轨驻留204天后,神舟二十号乘组航天员陈冬、陈中瑞、王杰安全返回地球,健康状态良好,刷新中国航天员单个乘组在轨驻留时间最长纪录。 随神舟二十号乘组返回地球的,还有“小鼠航天员”。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蒋越介绍,小鼠将被放入转运的专用运输盒里。工作人员已经铺好了柔软的垫料,并且放上了它们喜欢吃的果冻、饲料和水,帮助它们快速恢复状态。 前期,在拍照判读、设计复核、仿真分析和风洞试验的基础上,经综合评估,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返回舱舷窗玻璃出现细微裂纹,最大可能是受空间碎片外部冲击导致,不满足载人安全返回的放行条件。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将继续留轨开展相关试验。 11时14分,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船与空间站组合体成功分离。飞船采取3圈快速返回方案,从空间站撤离到返回地球用时5个多小时。 14时49分,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通过地面测控站发出返回指令,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船轨道舱与返回舱成功分离。之后,飞船返回制动发动机点火,返回舱与推进舱分离,返回舱成功着陆,搜救分队及时发现目标并抵达着陆现场。 这次乘坐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船回家,陈冬感慨地说:“很踏实。人类探索太空的道路并不平坦,充满了困难与挑战。我觉得这次任务是一次锻炼,更是一次考验。很自豪,我们圆满完成了任务,中国航天经受住了考验,工程全线也交出了一份出色的答卷。” 此次返回任务也牵动了无数国人的心,如陈冬所说:“这些天,我们始终被党、国家、全国人民还有工程全线所牵挂。这种牵挂让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也理解了载人航天为什么要坚持生命至上、安全第一;让我们更加深刻感受到‘把航天员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这句话的分量。感谢伟大的祖国,感谢所有为我们安全返回保驾护航的人们。” 神舟二十号乘组3名航天员在轨驻留期间,完成4次出舱活动和多次货物进出舱任务,在地面科研人员密切配合下,完成了涉及微重力基础物理、空间材料科学、空间生命科学、航天医学、航天技术等领域的大量空间科学实(试)验。 陈冬成为首个在轨驻留时间超过400天的中国航天员,同时也是目前执行出舱任务次数最多的中国航天员。陈中瑞、王杰的首飞之旅圆满完成。 之后,3名航天员乘坐飞机抵达北京,进入隔离恢复期,进行全面医学检查和健康评估。 本报酒泉(甘肃)11月14日电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