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11月1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聚焦经济发展、民生保障、法治建设等关键领域,部署了5项重点工作。这些决策既立足当前破解发展难题,又着眼长远夯实发展基础,从投资建设到消费升级,从教育强国到权益保障,每一项都与社会经济发展和群众日常生活紧密相关,下面用通俗的语言逐一解读核心要点:
1. 推进“两重”建设:8000亿项目托底,撬动多元资本参与
“两重”建设指的是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是“十五五”时期的重要发展支撑,今年已安排8000亿元资金支持1459个重点项目,涵盖长江流域生态修复、重大交通基础设施、西部陆海新通道、高标准农田、城市地下管网等关键领域 。
会议明确,要坚持“软硬结合”,不仅抓工程建设等“硬投资”,还注重创新要素、无形资产等“软投入”,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同时会优化项目审核流程,严格把控工程质量和安全,做好后续运维管理,确保资金花在刀刃上。为放大建设效应,还将撬动超长期贷款、政策性金融资金,吸引更多民间资本参与,既稳增长又能创造更多就业岗位。
2. 促进消费升级:让好产品适配需求,新场景丰富选择
为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会议部署了增强消费品供需适配性的政策措施,核心是让“供给”跟上“需求”,实现双向升级。
一方面,鼓励企业用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开发新产品、新服务,扩大特色、高品质消费品供给,同时加快更新安全、性能、绿色等产品标准,让大家买得放心。另一方面,针对不同人群的个性化需求,发展柔性制造工厂,比如定制化家电、个性化服饰等都能更高效生产。此外,还会培育消费新场景、新业态,丰富消费金融产品,让大家的消费体验更便捷、选择更丰富,推动消费市场持续回暖。
3. 建设教育强国:聚焦人才培养,破解民生关切
会议听取了教育强国建设情况汇报,明确要持续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围绕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需求,培养更多国家急需的创新人才。
针对群众关心的教育热点问题,会议提出要适应学龄人口变化,统筹教育公平与质量提升,优化学校布局,增加优质教育资源供给。无论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还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都将朝着“满足国家需求、回应群众期盼”的方向推进,为长远发展筑牢人才根基。
4. 修订商标法: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助力经济发展
会议原则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修订草案)》,并将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
商标是企业的重要无形资产,也是市场秩序的重要保障。此次修订将进一步依法加强商标管理和保护,打击商标侵权等违法行为,既保护企业的创新成果和品牌价值,也能规范市场竞争环境,让优质企业更好地发挥品牌优势,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5. 完善殡葬管理:修订条例,优化殡葬服务
会议审议通过了《殡葬管理条例(修订草案)》,旨在进一步规范殡葬管理,提升殡葬服务水平。
此次修订将聚焦群众在殡葬领域的实际需求,可能涉及殡葬服务供给、殡葬习俗改革、生态安葬推广等方面,既尊重传统习俗,又推动绿色低碳殡葬发展,着力解决殡葬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让殡葬服务更合规、更便民、更贴合民生需求。
这5项部署覆盖了投资、消费、教育、知识产权保护、殡葬服务等多个关键领域,既关乎宏观经济稳定,又涉及微观民生细节。从看得见的基础设施建设、消费选择升级,到看不见的权益保护、教育保障,每一项政策的落地都将深刻影响我们的生活。你最关注哪项工作的推进?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和期待!
#董明珠:强化知识产权保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