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2025年3月拍到的一张卫星图,图中的湖泊已有50多平方公里的面积,相当于9个西湖。
然而在1999年时,却是完全不同的一幅景象,那时它为了一座城市的建设,耗尽了最后一滴水,成为荒芜的盐碱地。
![]()
这个湖泊名为艾里克湖,位于我国新疆克拉玛依市东北方向50公里处,距离魔鬼城风景区只有16公里,位于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西侧边缘。
艾里克湖巅峰期面积在70平方公里左右,是新疆北疆地区的一颗沙漠明珠。
虽然这里属于温带沙漠气候,年平均降水量仅108.9毫米,反而是蒸发量高达2692.1毫米。
再加上该地年均大风天气超64天,导致此地蒸发量极大,水源难以留存。
好在准噶尔西部山地的乌尔喀什尔山冰雪融水极为丰富,其形成的白杨河水水量相对充沛,让这座沙漠明珠存续了1300多年。
据说当年成吉思汗士兵西征的时候,穿越沙漠后人困马乏,还不小心迷了路,正是遇到艾里克湖后,才得以生还。
士兵们认为这里的湖水像酸奶一样好喝,因此将此湖命名为艾里克(意为酸奶)湖。
![]()
新中国成立后,艾里克湖的命运也发生了改变。
当时我国一穷二白,石油资源十分贫瘠,为了开发石油,我国工人战天斗地,跑到西北大沙漠边缘勘探石油,终于在艾里克湖不远处找到了克拉玛依大油田。
1956年,新华社兴奋的向全国宣布了这个激动人心的消息,“克拉玛依地区是个很有希望的大油田”。
油田的存在让克拉玛依地区迅速发展,克拉玛依市这个大型城市也因为油田拔地而起。
如今的克拉玛依市已经拥有48.9万人口,人均GDP高达27.14万元,高居全国第二位。
不过石油城的崛起,却是牺牲了大量的水源,距离城市仅50多公里的艾里克湖,就为城市发展“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不论是石油开采,还是工业设备运行,还是其他产业的发展都离不开水的支持。
而克拉玛依市所在地区又是降雨稀少的地区,当时各种水利工程还没有建设完毕,水源严重短缺。
为了发展城市,人们便将艾里克湖的主要水源白杨河截流,并在上游建造了黄羊泉水库。
![]()
这是艾里克湖1999年的卫星图,水源补给被彻底截断后,艾里克湖的湖水在巨大蒸发量的消耗下,很快就被挥霍一空,成为满地荒芜的死地。
艾里克湖的干涸造成了巨大的生态破坏,乌尔禾地下水位直接下降14米。
地面草场迅速退化,大量胡杨林枯萎死亡,周边地区的村民失去农田后无法生产生活,被迫放弃家园。
同时艾里克湖作为抵御沙漠的屏障,在其消失后,沙漠也开始向魔鬼城风景区步步逼近,就连克拉玛依市也开始进入危机状态。
此时人们终于意识到,发展城市所带来的生态破坏,总有一天是要还的。
为了修复生态,恢复艾里克湖,人们开始通过引水注水,逐渐恢复艾里克湖的生机。
同时克拉玛依市在艾里克湖周边植树上万棵,种草数千亩,通过人工灌溉等方式,让这些植被得以成活。
到2008年的时候,艾里克湖附近的生态湿地面积已经达到339.33平方公里,成为克拉玛依市重要的风景景观区和生态旅游区。
![]()
当然,这个过程中人们付出的代价也是巨大的。
比如耗资30亿元人民币,修建445公里长的明渠,从635水利工程枢纽工程处引来河水。
此举让城市用水有了保障,再也不用对艾里克湖的白杨河水强取豪夺,使艾里克湖恢复成为可能。
除此之外,对艾里克湖的修复,植树造林,生态改造,景观建造等等,都耗费了大量资金。
好在这些投入并没有白费,如今的艾里克湖已经恢复生机,面积达到50多平方公里。
湖中芦苇茂盛,鱼跃鸟鸣,成为人们度假旅游的好去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