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呸,呸呸呸...”
敢明目张胆朝着人“吐口水”的,我想估计也就只有江豚了吧,其他鱼要发现有人靠近,躲都来不及,更别说“吐口水”了。
不过说来也奇怪,为啥江豚见到人就“吐口水”呢,今天咱们就一起来聊一聊这个问题。

“长江街溜子” 在线 “怼人”名场面
前几天我在手机上看到这样一条视频,画面中一只灰扑扑的江豚朝着岸边游来,并且一边游还一边朝着人“吐口水”,这样的画面也是让现场的老乡忍不住呼喊起来,网友们也是纷纷在视频下留言。
有细心的网友发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江豚似乎特别喜欢朝着人“吐口水”,有着“长江微笑天使”称号的江豚,为啥会像个“街溜子”一样没礼貌呢?
![]()
揭秘江豚“吐口水”真相,跟“没礼貌”半毛钱关系没有
❶ 有人觉得江豚朝人“吐口水”是没礼貌,但是我在查了很多相关资料之后才发现,江豚的这一行为跟“没礼貌”半毛钱关系都没有,并且这还是江豚吃饭的本事。
在看到江豚的时候,咱们很多人都会觉得它呆萌,但是很少人真正注意到一个问题,那就是江豚的嘴很短,不像大海里面瓶鼻海豚那样有根“长吸管”一样的嘴,能精准地叼住鱼,也没有恒河豚那样锋利的牙齿。
江豚有着较高的颜值,却在捕食能力上逊色不少,好在江豚比较聪明,创造了一套属于自己特有的捕鱼技巧——吐水捕鱼。
![]()
在湖北天鹅洲的半自然保护区里面,饲养员曾拍到过江豚完整的进食画面。
当时饲养员正往水里投放了饲料鱼,但江豚却不着急去吃,反而是游到鱼群的上方,并且在找准位置之后才开始“噗噗噗”地连喷几下水柱,这些作为饲料的鱼被冲得晕头转向,江豚则快速游过去一口给吞了。
不过这种捕鱼方式也存在弊端,那就是在深水区不一定能奏效,因此咱们为啥能在岸边碰到江豚,并且一碰到它们就在朝咱们“吐口水”,实际上却是我们想多了,人家江豚忙着捕食呢,哪有时间朝你“吐口水”呀。
![]()
❷ 除了吃饭,“吐口水”还是江豚的交流方式。
平时我们见到江豚的时候,它们几乎都是在水面上翻滚追逐,要么就是在喷水,但是真正接触过江豚就会发现,它们可是能发出声音的,并且还会通过碰鼻子等方式打招呼,至于向外喷水除了用来捕鱼外,还是一种交流方式。
据中科院水生所的研究报告显示,野生江豚的吐水次数跟水质有联系,在水质清澈的区域,它们的吐水次数明显减少,当水体被它们搅混之后,吐水则变得频发,这说明江豚在依靠吐水来探查周围的环境,也有可能在跟同类交流。
很多时候我们都能在岸边看到江豚,这也让不少人觉得江豚胆大,实际上江豚也有着一套属于自己的“安全距离”,当有人类或者其他物体靠近时,江豚就会变得紧张,可惜它们又没有其他的自卫方式,因此“吐口水”便成了它们表达不满和驱逐敌人的一种手段。
![]()
“没礼貌” 的背后,是生态变好的信号
在大家还在戏称江豚“街溜子”行为时,也有人已经发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最近几年江豚好像变多了,见到它的次数也开始频繁起来,这似乎是长江生态变好的铁证。
长江十年禁渔之前,就算你想江豚吐你都没门。
那时候人工网捕,各种渔船,噪音、机油等,江豚能活着就非常不容易了,至于跑岸边来“吐口水”,它哪有这个胆量和这个机会呀!
据2017年普查信息显示,当时的长江江豚只剩1012头,可以说比大熊猫还珍贵。
好在长江十年禁渔的启动,如今的状况总算开始好转。目前马鞍山段的鱼群规模翻了一倍半,刀鱼的数量更是涨了四倍。
现在的江豚再也不用饿肚子,也不用怕被渔网缠住,水里的噪音都少了,它们的胆子,自然也就一点点大了起来。
![]()
要我说呀,野生动物敢靠近人类,这说明它们内心深处对你是信任的,它觉得这里是安全的,至于开始跟人类“开玩笑”,那不是挚友才有的行为吗?
举个例子就很好理解了,像楼下的流浪猫,平时见到人转头就跑,但是你经常喂它吃的,它对你建立了信任关系,估计它都敢在你的腿上蹭,这是因为它知道你不会伤害它。
江豚现在敢跑到岸边浅水区来捕食,还敢朝着人“吐口水”,这不就是同样的道理吗?
![]()
相关数据显示,目前的江豚数量已经达到1249头了,这可以说是天大的好事,但对于整个长江生态来说,这还远远不够,还需要我们继续守护。
如果你下次再在水边看到江豚,那我建议你最好能保持点距离,拿手机拍几张照片或者拍几段视频就行了,你觉得呢?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和想法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