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蒋介石杀吴石追悔终生:一场弄巧成拙的死刑,竟成毕生遗憾

0
分享至

1950年6月那个炎热的上午,台北马场町的刑场上站着四个人。

蒋介石坐在官邸里,等着看这些"共谍"跪地求饶的照片,好拿去吓唬那些心怀异志的人。

他打的算盘响得很,可万万没想到,这场精心策划的公开处决会变成一出打脸大戏。

四个人临死前的表现,不但没把台湾民众吓住,反倒让他们成了英雄,让老蒋自己背上了滥杀功臣的骂名。

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吴石那天早上醒得特别早。

这位曾经在国民党军中呼风唤雨的中将,此刻穿着一身洗得发白的军装,坐在牢房里平静地等待。

看守所的人说,这老头儿前一晚还睡得挺香,早饭也吃得干干净净,一点没有要上刑场的样子。

六点钟,押解的士兵来了。



吴石站起身,整理了一下衣领,那动作就跟平时要去参加个会议似的。

他走出牢房时,其他囚犯都趴在铁窗上看,有人喊他的名字,吴石转过头,朝那些人拱了拱手。

这一拱手可不得了,整个看守所都安静了。

车队往马场町开的路上,台北街头已经有不少人了。

蒋介石要的就是这个效果——让所有人都看看,跟共产党勾结的下场是什么。

沿途站满了维持秩序的宪兵,老百姓被拦在远处,但还是伸长脖子往这边看。



吴石坐在囚车里,脸上看不出一点慌张。

这个在抗日战争中立过大功的将军,在国民党高级将领里人缘极好,很多人都受过他提携。

车子经过中山路时,有几个穿军装的中年人站在人群里,眼睛红红的看着车队。

陈宝仓是第二个被押上车的。

这位老兄年纪比吴石还大几岁,腿上有旧伤,走路一瘸一拐。

士兵要扶他,被他一把推开。

上车的时候费了点劲,他咬着牙自己爬了上去,额头上冒出汗珠。

聂曦是四个人里最年轻的一个。



这小伙子才二十多岁,手里一直攥着一张纸,上面写着"勿念,国事为重"几个字。

纸已经被汗水浸得有点皱了,但他始终没松手。

车子颠簸的时候,他看见陈宝仓因为腿疼皱起了眉头,就伸手扶住了老人的胳膊。

两人眼神对上,什么话都没说,但那默契劲儿看得人心里发酸。

朱枫是唯一的女性。

她穿着一件浅蓝色的旗袍,袖口已经磨破了,能看出来这衣服穿了很久。

一个年轻士兵看她是女的,可能心里过意不去,小声问她:"你说你一个女人家,何苦呢?"朱枫抬起头,声音很平静:"能为国家做点事,不亏。"



那士兵愣在那儿,半天没说出话来。

旁边的老兵拉了拉他,意思是别多嘴。

车队继续往前开,台北初夏的阳光晒得人睁不开眼,但四个人的脸上都没有遮挡,他们就那么坐着,让所有人看清楚。

马场町到了。

这个地方原本是个练兵场,空地很大,四周拉起了警戒线。

蒋介石特意安排了摄影师,要把整个过程拍下来。

按他的想法,这些人上了刑场,腿肯定得软,说不定还会哭喊求饶,这样的照片拿出去,最能杀一儆百。

吴石第一个下车。

他站稳了,环顾四周,那神态就像在视察部队。

行刑的士兵都认识这位老将军,有几个还是他从前的部下,此刻拿枪的手都有点抖。

吴石看见人群里有人喊他的名字,他停下脚步,又是那个动作——拱手。

这一拱手,把在场的人都看呆了。

刑场上哪见过这阵势?该跪的人站得笔直,该慌的人面不改色,这戏完全不按剧本来。

负责指挥的军官急了,催促着往前走,可吴石就是不急不慢,一步一步走得稳当。

陈宝仓下车的时候,腿疼得更厉害了。

聂曦马上过去扶他,两个人肩并肩往前走。

年轻人扶着老人,这画面说不出的让人心疼。



围观的百姓里有人开始抽泣,宪兵立刻过去维持秩序,但眼泪这东西,堵得住嘴堵不住心。

朱枫走在最后。

她那件破旧的旗袍在风里飘着,整个人却挺得笔直。

摄影师的镜头对准了她,想拍下她恐惧的表情,可她始终低着头,看不清脸。

等走到指定位置,她抬起头的一瞬间,摄影师按下了快门。

照片洗出来,蒋介石看到的是一双平静得可怕的眼睛。

蒋介石那天早上六点就起来了。

他坐在官邸的书房里,泡了壶茶,等着消息。

按照安排,行刑会在上午八点开始,九点之前照片就能送到他手上。

他想象着那些照片会是什么样子:跪地求饶的,痛哭流涕的,惊恐万状的。



这些画面印成传单发下去,谁还敢跟共产党来往?

茶喝了三杯,照片终于送来了。

蒋介石接过来,脸上还带着期待的笑容,可翻开第一张照片,笑容就僵住了。

吴石站得笔直,正在向人群拱手。

第二张,聂曦扶着陈宝仓,两人眼神坚定。

第三张,朱枫那双眼睛盯着镜头,没有一丝畏惧。

茶杯摔在地上,碎了一地。

蒋介石站起来,脸色铁青,指着照片骂起来。

负责此事的军官跪在地上,大气都不敢出。

老头子越骂越气,说这些照片不但吓唬不了人,反倒会让那四个人成了烈士,成了英雄。

"给我收回去!所有照片都收回去!"蒋介石下了死命令。

可这话说晚了,那些照片已经被现场的记者拍走了,有的甚至已经冲印出来,在台北街头流传开了。

第二天,国民党的报纸没有刊登任何照片,只登了一条简短的消息,说四名间谍已伏法。

可民间的传闻却像长了翅膀,越传越神。

有人说吴石临刑前还骂了蒋介石,有人说朱枫唱着歌上的刑场,有人说聂曦最后喊了一句"人民万岁"。

这些传闻不一定全是真的,但架不住人们愿意相信。

吴石在军中的威望不是吹出来的。

这个人打过北伐,抗过日,手下带出来的兵遍布各个部队。

他被杀的消息传开,那些老部下心里都不是滋味。



表面上谁也不敢说什么,但暗地里的动作就多了。

有个团长原本挺卖力干活,吴石死后突然变得消极怠工,上面催着训练,他就磨磨蹭蹭;有个师长直接称病不出,躺在家里半个月。

这些人都是军中要员,一个两个这样还好说,可架不住一群人都这个态度,部队的士气肉眼可见地往下掉。

蒋介石派人去查,发现这些人都跟吴石有关系。

有的是他提拔的,有的是他救过命的,有的是他教出来的学生。

这些人对吴石之死虽然不敢明着反对,但用这种方式表达不满,效果比反对还厉害。

台湾的老百姓也开始议论。

本来蒋介石搞这场公开处决,是想让大家怕,结果适得其反。



街头巷尾都在说那四个人的事,有人编成了歌谣,小孩子都会唱。

保密局的人到处抓传谣的,可这事越压越大,最后连抓都不敢抓了,怕闹出更大动静。

日子一天天过去,蒋介石越来越觉得这事办砸了。

本来是想杀鸡儆猴,结果把自己变成了那只猴。

他在日记里写,这次处决是个失策,不该搞得这么高调。



可话说回来了,不高调怎么起震慑作用?这就是个死结。

台北的局势也没因为杀了四个人就稳定下来。

相反,民间对国民党的不满情绪更重了。

大家觉得连吴石这样的功臣都杀,蒋介石这是六亲不认了。

原本还有些中立的知识分子,也开始倒向对立面。

蒋介石身边的人看出来他心情不好,但没人敢提这茬。

只有几个老臣私下劝过,说既然事已至此,就别再多想了。



可老头子就是咽不下这口气,他觉得自己是对的,只是手段用错了。

军中有人提议,要不要给吴石平反,说他是被冤枉的。

蒋介石听了这话,气得又摔了杯子。

平反?那不是承认自己杀错了人?这个头绝对不能开。

可不平反,那些照片就一直在外面流传,吴石的英雄形象就一直立着。

岁月不饶人,转眼到了1970年代。

蒋介石已经老了,身体一天不如一天。



他躺在病床上,脑子还算清楚,时不时会想起往事。

吴石那张脸,会突然出现在他脑海里,还有那个穿破旗袍的女人,还有那两个互相扶持的年轻人。

有一次,他叫来秘书,问起当年那些照片还在不在。

秘书说早就销毁了,但民间可能还有存底。

蒋介石听了,叹了口气,说了句让在场的人都吃惊的话:"当年不该杀吴石。"

这话传出去,很多人都不敢相信。

老头子承认自己错了?这可是头一回。

可说这话又有什么用呢?人都死了二十多年了,早就成了对岸的烈士,每年都有人纪念。

临终前的几个月,蒋介石越来越沉默。

他不爱说话了,经常一个人坐着发呆。

身边的人猜测,他可能在想那些死去的人,想那些做过的决定。

1950年6月10日那天的事,成了他一生中最大的败笔之一,不管他多么不愿意承认。

马场町那块地,后来被改造成了公园。

台北人经过那里,有时候会想起那个炎热的早晨,想起那四个人。

他们的名字被刻在了另一个地方的纪念碑上,而下令杀他们的人,却带着悔恨离开了人世。

吴石的旧部里,有些人活到了八九十岁。

他们偶尔聚在一起,还会提起那位老长官。

说起来,大家都觉得不值,这么好的一个人,就这么没了。

可转念一想,也许这就是他选择的路,走得坦荡,死得其所。

历史有时候真是会开玩笑。

蒋介石想用四条人命来巩固自己的统治,结果却给自己挖了个坑,一脚踩下去,爬都爬不出来。

那四个人用生命证明了一件事:真正的信仰是杀不死的,越压制越闪光。



到头来,刽子手成了千古骂名,而受刑的人反倒流芳百世。

这笔账算下来,谁赢谁输,一目了然。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史前文明证据?一亿多年前的地层,惊现大量被铁钉穿喉杀死的鱼

史前文明证据?一亿多年前的地层,惊现大量被铁钉穿喉杀死的鱼

心中的麦田
2025-11-14 21:16:51
孙俪发长文为儿子等等庆生,邓超回复:不要再伤害我的视力了

孙俪发长文为儿子等等庆生,邓超回复:不要再伤害我的视力了

红星新闻
2025-11-14 10:47:24
湖南人民医院汤淑珍,她是最后的赢家吗?

湖南人民医院汤淑珍,她是最后的赢家吗?

平老师666
2025-11-14 22:46:44
联合国秘书长将改选,中美杠上了,中方不排除连续否决美支持人选

联合国秘书长将改选,中美杠上了,中方不排除连续否决美支持人选

史智文道
2025-11-14 21:14:14
贝克汉姆家陷僵局?大布提出和解条件:除非爸妈给老婆道歉!这...可能吗?

贝克汉姆家陷僵局?大布提出和解条件:除非爸妈给老婆道歉!这...可能吗?

英国那些事儿
2025-11-13 23:27:08
巨大牺牲!外媒:王钰栋收欧洲多队邀请,年薪降80%,仅能赚60万

巨大牺牲!外媒:王钰栋收欧洲多队邀请,年薪降80%,仅能赚60万

国足风云
2025-11-14 14:52:15
雨夹雪、中雪、暴雪!西安今冬首场寒潮来袭

雨夹雪、中雪、暴雪!西安今冬首场寒潮来袭

鲁中晨报
2025-11-14 19:59:06
石宇奇先声夺人,陆光祖攻下天王山,江苏3-2浙江成就六冠王霸业

石宇奇先声夺人,陆光祖攻下天王山,江苏3-2浙江成就六冠王霸业

钉钉陌上花开
2025-11-15 00:42:42
高市早苗拒不道歉日本通知中国将总领事薛剑列为“不受欢迎人物”

高市早苗拒不道歉日本通知中国将总领事薛剑列为“不受欢迎人物”

深度报
2025-11-14 19:28:12
浙江一哥易主:浙商银行被全面赶超

浙江一哥易主:浙商银行被全面赶超

新浪财经
2025-11-14 20:16:08
王曼昱3-0战胜世界冠军,孙颖莎全场最佳

王曼昱3-0战胜世界冠军,孙颖莎全场最佳

孙缡北漂拍客
2025-11-15 00:54:10
河北刑讯逼供致死案:铁笼电击样样来,11名涉案警察获刑,10人上诉

河北刑讯逼供致死案:铁笼电击样样来,11名涉案警察获刑,10人上诉

热风追逐者
2025-11-14 08:15:03
刚刚确认:-6℃!即将抵达天津!最新时间表来了!

刚刚确认:-6℃!即将抵达天津!最新时间表来了!

鲁中晨报
2025-11-14 18:51:06
ATP总决赛第6日综述:辛纳小组赛3连胜,阿利亚西姆首进四强

ATP总决赛第6日综述:辛纳小组赛3连胜,阿利亚西姆首进四强

全景体育V
2025-11-15 06:54:43
0-2到6-2!特鲁姆普创纪录,80后2虎争冠,赵心童第3次止步4强!

0-2到6-2!特鲁姆普创纪录,80后2虎争冠,赵心童第3次止步4强!

刘姚尧的文字城堡
2025-11-15 06:26:50
这种丰满的腿,穿紧身瑜伽裤真的好看吗?

这种丰满的腿,穿紧身瑜伽裤真的好看吗?

小乔古装汉服
2025-10-15 17:16:17
比邓文迪还狠!她离婚拿走亿万豪宅,光古董就5000w美金…

比邓文迪还狠!她离婚拿走亿万豪宅,光古董就5000w美金…

陈天宇
2025-11-09 00:09:24
拿下红军城,俄罗斯由衰转盛

拿下红军城,俄罗斯由衰转盛

那山星火
2025-11-07 07:17:19
【解局】高市早苗涉台错误言论,为何在日本国内遭到多方质疑?

【解局】高市早苗涉台错误言论,为何在日本国内遭到多方质疑?

环球网资讯
2025-11-14 21:56:31
24届榜眼和探花都在飞速进步,只有状元里萨谢还在原地踏步!

24届榜眼和探花都在飞速进步,只有状元里萨谢还在原地踏步!

田先生篮球
2025-11-14 23:07:14
2025-11-15 07:44:49
何氽简史
何氽简史
拨开历史迷雾,还原历史真相!
1174文章数 141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环球:中方召见日本大使用词罕见 警告可谓前所未有

头条要闻

环球:中方召见日本大使用词罕见 警告可谓前所未有

体育要闻

7-0狂胜!15万人口小岛离世界杯只差1分

娱乐要闻

王家卫让古二替秦雯写剧情主线?

财经要闻

财政部:加强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

科技要闻

京东“失去的五年”后,找到新增长了吗?

汽车要闻

小鹏X9超级增程动态评测全网首发 高速实测车内65分贝

态度原创

本地
时尚
健康
数码
公开课

本地新闻

云游安徽 | 江声浩荡阅千年,文脉相承看芜湖

“羽绒服+半身裙”,混搭风太好看了!保暖又气质!

金振口服液助力科学应对呼吸道疾病

数码要闻

小米发布Xiaomi Miloco,探索大模型驱动全屋智能生活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