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癌”两个字一出现,钱包先发抖。2025年11月,南京“抗癌女孩”徐茜走后第三年,闺蜜小芳仍在替她给聋哑爸妈做饭洗头,网友却吵翻:换你,能坚持几天?
![]()
镜头里永远带笑的徐茜,其实偷偷把化疗药藏在化妆包,直播完跑去厕所吐。
![]()
她借遍网贷给爸妈买下一套老破小,只为“我走后他们不会被房东赶”。
男友跑路、家里卖房卖车、没有医保,三条命被一张诊断书捆在一起。
她说“我不拍视频,谁给我们交住院押金”,一句话把浪漫滤镜撕得稀碎。
临终签器官捐献,被夸成“天使”,可知情护士爆料:她反复确认“能给我爸妈以后挂号优先吗”,没人敢回答。
小芳接棒更离谱。
非亲非故,辞职搬去和两位失聪老人挤五十平米,每月花光自己的四千块工资。
有人感动打钱,她全拒:收了就是雇工,不是家人。
社区偷偷给她办“临时照护补贴”,她转头换成电动轮椅送给隔壁瘫痪奶奶。
专家说这是“非血缘亲情范本”,网友直接怼:别吹了,就是现实版“养儿防闺蜜”。
![]()
心理学团队跟踪三年,发现小芳抑郁量表飙红两次,都是靠半夜给徐茜旧账号发“今天阿姨多吃半碗饭”撑过来。
故事被红十字会剪进宣传片,弹幕清一色“看完更不敢生病”。
器官捐献志愿登记后台数据暴涨,可评论区最高赞是“捐可以,先给我爸妈留个床位”。
社区把老人纳入特困保障,每月发钱、派护工,小芳仍坚持自己熬汤,理由简单:他们听不见,但分得清谁的手心温度对。
有人劝她“该为自己活”,她回一句“我活得不差,只是不想让他们觉得女儿死了一次,世界就关灯”。
所以别急着转发“人间有真情”。
先想想:如果明天病历写你名字,身边还剩几个没跑的人?
小芳不是答案,她只是把问题留给了每一个点赞又滑走的我们。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