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作者——霍然|资深媒体人
万台机器狗订单背后,昔日“果链霸主”正将其在苹果供应链中磨练的精密制造能力押注于一个更具想象力的赛道——机器人。
近日,蓝思科技一举拿下越疆机器人10000台四足机器狗整机组装订单的消息引发市场关注。这不仅是一笔可观的生意,更是蓝思科技从消费电子向机器人战略转型的关键落子。
![]()
作为苹果供应链中的核心企业,蓝思科技曾经凭借手机玻璃盖板成就了一段商业传奇。如今,随着消费电子市场增长放缓,这家“果链”巨头正积极切入“机器人链”,试图在更具想象力的赛道复制成功。
果链巨头转型迫在眉睫
蓝思科技的转型源于现实的增长压力。随着全球智能手机市场进入存量时代,苹果供应链企业的业绩波动性明显增强。过度依赖单一大客户的风险,始终是悬在“果链”企业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消费电子行业有明显的周期性,而机器人赛道正处于爆发前夜。”一位消费电子行业分析师指出,“蓝思科技在此时切入机器人领域,既是未雨绸缪,也是顺势而为。”
机器人产业的想象空间确实巨大。摩根士丹利预测,到2050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到5万亿美元。中国预计到2030年将拥有25.2万台人形机器人,2050年达到3.02亿台,占全球存量的30%。
蓝思科技董事长周群飞为机器人业务描绘了明确的发展蓝图:2025年人形机器人预计出货3000台、四足机器狗10000台以上,2026年人形机器人核心部件和整机组装规模将翻几番。
![]()
苹果供应链积累的独特优势
多年的苹果供应链经历,为蓝思科技积累了独特的竞争优势。
在精密制造领域,蓝思科技拥有全球领先的研发和生产能力。从特种玻璃、金属材质到陶瓷等新材料应用,这些能力可以无缝迁移至机器人核心部件制造。
苹果对供应链的苛刻要求,磨练出蓝思科技极高的品质标准。而这种对精度和质量的极致追求,在机器人关节模组、灵巧手等核心部件制造中至关重要。
在自动化生产方面,蓝思科技自2010年就开始全面推动整体生产自动化战略,到2016年已布局智能机器人领域,自主研发和量产应用六轴机器人、AOI视觉检测机器人、无人搬运机器人等工业机器人。这些经验为机器人制造提供了宝贵积累。
更重要的是,蓝思科技已构建起成熟的垂直整合能力。从材料研发、精密加工、核心部件到整机组装,这种一站式解决方案的能力正是机器人产业化所急需的。
机器人领域的全面布局
蓝思科技在机器人领域的布局既深入又全面。
在产业链层面,蓝思科技已形成从核心部件到整机组装的完整能力,包括液态金属等创新材料研发和供应,精密制造加工能力,六维力传感器等核心零部件,头部模组、关节模组和灵巧手等核心模组,以及整机组装与系统集成。
![]()
在生态合作方面,蓝思科技动作频频。除了与越疆机器人的万台机器狗订单,公司还与智元机器人合资成立湖南智启未来科技有限公司,投资智元旗下子公司浙江智鼎机器人,领投中科慧灵近亿元天使+轮融资。
在产能建设上,蓝思科技计划在2025年11月启用智能机器人新总部并启动永安园区投产,同时启动湖南具身智能创新中心,以推动机器人产业升级和人工智能技术应用。
机遇背后的多重挑战
尽管前景广阔,蓝思科技的转型之路仍面临诸多挑战。
技术积累是首要难关。机器人产业涉及多学科交叉,需要机械、电子、软件、人工智能等领域的深度融合。虽然蓝思科技在精密制造方面优势明显,但在机器人运动控制、环境感知、AI决策等软件算法领域仍需补课。
市场成熟度是另一大挑战。当前人形机器人产业仍处于早期阶段,应用场景有限,成本高企不下。蓝思科技今年上半年机器人业务营收占比仍然很小,短期内难以成为业绩支柱。
业内人士认为,机器人产业需要长期投入,商业回报周期远长于消费电子。这对上市公司的业绩压力不容小觑。
人才结构转型也是蓝思科技必须面对的课题。从消费电子到机器人,需要引进和培养更多跨领域复合型人才,特别是在软件算法、人工智能、系统集成等方面。
![]()
此外,行业竞争正在加剧。领益智造、长盈精密等“果链”同行均已布局机器人产线,而专业的机器人企业也在不断涌现,蓝思科技将面临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
从零部件到整机的野望
蓝思科技的野心不止于零部件供应。从近期的一系列布局来看,整机制造正成为其发力的重点。
与越疆机器人的合作中,蓝思科技不仅承担整机组装任务,还将成为其主要部件供应商,涵盖关节电机、结构件及其他核心部件的开发、量产与供应。
与此同时,蓝思科技向越疆机器人订购了1000台协作机器人,将在自身产线中规模化部署。这种“用自己的产线验证自己制造的机器人”的模式,形成了良好的闭环验证。
“未来在蓝思科技的生产线上,可能会看到机器人制造机器人的场景。”一位智能制造专家预测,“这种自我进化的制造能力,正是工业4.0的核心要义。”
盈利之路还有多远?
机器人业务的盈利问题,是投资者最为关注的焦点。
目前,人形机器人产业的发展尚处于早期阶段,从部分企业披露的营收来看,机器人的营收占比较小。长盈精密今年上半年营收86.4亿元,机器人及智能装备营收3808.1万元,占比仅为0.44%。
蓝思科技此前曾在投资者问答中提到,随着人形机器人的产能和收入扩大,或将考虑单独披露业务情况。这表明公司对机器人业务的长期发展充满信心,但也从侧面反映出该业务目前规模有限。
业内分析认为,机器人产业需要经历从技术突破到商业化落地的漫长过程,蓝思科技需要做好长期投入的准备,不能期望获得立竿见影的回报。
具身智能的时代机遇
具身智能的兴起,为蓝思科技的转型提供了新的机遇。
具身智能强调智能体通过与环境互动来发展认知能力,这与传统工业机器人的固定编程模式有本质区别。随着AI大模型技术的突破,机器人的智能化水平正迎来质的飞跃。
![]()
蓝思科技主导的湖南省具身智能创新中心,正是看准了这一技术趋势。该创新中心将汇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共同推动具身智能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具身智能可能成为AI的下一个爆发点。”一位人工智能专家表示,“拥有硬件制造能力的公司在这一领域具有独特优势,因为他们可以将算法与硬件深度融合。”
蓝思科技的转型,是中国制造业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升级的一个缩影。凭借在苹果供应链中积累的精密制造、质量控制和自动化生产能力,蓝思科技正在机器人这一新赛道延续其制造传奇。
未来的竞争格局仍充满变数,但可以肯定的是,蓝思科技在消费电子领域磨练的垂直整合能力和精密制造经验,将成为其在机器人赛道突围的重要筹码。
从为苹果生产玻璃盖板,到为人形机器人制造灵巧手,这家消费电子供应链巨头的蜕变之路才刚刚开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