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贸易摩擦这些年,美国总爱拿关税当武器,动不动就加码打压中国高科技产业。
可一到稀土这块儿,美方就蔫了。
中国是全球稀土供应的绝对主力,占了八成以上份额,美国精炼稀土八成多还得靠中国。
![]()
2025年10月9日,商务部、海关总署连发公告,对中重稀土全覆盖实施出口管制,还加了长臂管辖条款,境外用中国稀土的技术也得审批。
这下子,美国国防部急眼了,报告直言供应中断半年,军工生产线就得瘫痪。特斯拉那边,电动车磁铁短缺,生产直接卡壳。
美媒《纽约时报》10月28日发文,点明中国正一步步建起关键矿产出口管制体系,从物项到技术,全链条把控。 欧盟更惨,重稀土依赖中国95%,军备建设都得看中国脸色。
![]()
美国想拉盟友搞“稀土北约”,找澳大利亚、加拿大挖矿,可产业链全在中国手里,短期内哪那么容易脱钩。
特朗普政府急吼吼的,10月10日宣布加征100%关税报复,还限中国软件出口,可这招儿听着猛,实际执行起来,国内企业先叫苦。
中国这边,管制不是为堵人,而是防走私、护资源。这既是对美打压的反制,也是维护全球稀土秩序。
![]()
10月26日中美一谈,美国财长斯科特·贝森特就松口,中国推迟稀土限制,美方降关税,还恢复大豆采购。
这就是实力说话,中国不搞零和博弈,总留谈判空间。
美方想用霸凌维持老大地位,可稀土一掐,底气就泄了半截。
![]()
中国立场一贯清楚,出口管制是为国家安全,不是贸易壁垒。
10月20日,相关报道强调,双管齐下监管产品和技术,就是防敏感领域滥用。 美方呢,总爱指手画脚,说中国垄断,可他们忘了,当年美国主导WTO时,怎么没想过公平。
稀土事件一闹,中美谈判节奏变了,中国从被动挨打,变成主动出牌。
![]()
稀土管制刚平息,美媒又盯上药品这块儿。
10月16日,《纽约时报》爆料,美国近700种药品,至少一种关键化学品只在中国产。
阿莫西林这常见抗生素,美国就一家厂,原料九成靠中国。布洛芬95%、氢化可的松91%、对乙酰氨基酚70%,全线依赖。 2024年中国原料药全球份额超35%,对美出口45亿刀,占总出口一成多。 美媒彭博社10月24日直呼,这是中国“核选项”,比稀土还狠。
![]()
美国医药产业牛气冲天,2024年产值近5万亿刀,占GDP一成七。可上游原料全卡在中国,短缺一出,药价飞天,医院药房空荡荡,老百姓看病都成问题。
印度号称仿制药大国,可其活性成分七成也进口中国。 美媒《华尔街日报》11月4日列单,说中国不止稀土,药品、芯片、电池三板斧,能掐美国脖子。
特朗普4月启动232调查,视药品进口为国家安全威胁,想关税逼厂回流。 可到9月,迁厂计划磕磕绊绊,成本高、技术难,企业叫苦不迭。
![]()
中国制药这些年,靠质量和规模取胜。2024年,美国生物科技公司七成九和中国有合同,超三成把制造外包中国。 这不是霸道,是市场认可。
中国产能大、成本低、环保达标,全球离不开。
美媒炒“中国威胁”,其实是转移视线,他们国内药价贵、短缺频发,早该反思供应链脆弱。
![]()
说白了,美国想“去中国化”,可全球分工就是这样,你离不开我,我也不想卡你。
中国出口原料,帮美国稳民生,这本是共赢。
可特朗普总爱关税威胁,2025年9月干预迁厂,风险全推给中国药企。
结果呢,企业观望,供应链没动静。中国这边,稳扎稳打。
![]()
稀土和药品这两张牌,中国手里攥得牢,可真到关键时,没轻易甩出去。
这就是大国风范,讲原则、重民生。
10月16日,《纽约时报》担忧升级摩擦,中国限出口会乱套,可中国外交部一贯表态:合作互利,才是正道。
![]()
中国发展快,底牌越来越多,可核心是和平崛起。
不搞霸凌,不玩零和,总推对话大门。
10月18日,文學城分析,中美稀土攻守易势,中国主动。 药品领域,中国出口稳定,帮美国防短缺,这份担当,国际社会看在眼里。
![]()
展望下去,中美经贸大门关不住。
稀土事件平息,药品隐忧未爆,中国选择对话,全球受益。
美方若醒悟,早日坐下来谈,贸易摩擦早收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