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全国基础教育美育教研联盟暨“面向未来的视觉艺术教育”学术论坛

0
分享至

2025年11月12日,全国基础教育美育教研联盟成立仪式暨“融智于美:面向未来的视觉艺术教育”学术论坛在华东师范大学普陀校区科学会堂举行。本次活动由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主办,聚焦智能时代视觉艺术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发展路径,汇聚了来自全国大中小学及教研机构的百余位专家学者与一线教师,共同探讨美育在科技融合背景下的理论建构与实践创新。开幕式由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崔树强主持。



论坛以“融智于美”为主题,致力于打造一个跨地域、跨学科、跨文化的美育协同平台,推动美育理念更新、教学方法创新与实践经验共享。继2024年首届论坛围绕“人工智能与视觉艺术教育的时代创新”展开探讨之后,本届论坛进一步聚焦智能技术与美育融合的前沿议题,凝聚多方智慧,共绘面向未来的视觉艺术教育发展新图景。

开幕式

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雷启立、高等研究院院长丁钢,中国美术学院美育研究院院长杜卫,教育部艺术委员会常务委员、山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孔新苗,南京艺术学院艺术研究院院长顾平,海南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院长周春花,福建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原院长李豫闽,杭州师范大学李叔同美育学院副院长冯学勤,《中国美术教育》编辑部主任、执行主编崔卫,安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朱德义,南京艺术学院人文与博物馆学院教授李静,上海商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副教授熊瑛,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张晓凌、党委书记卢蓓蓉、副院长郑文、副院长崔树强、副书记冯舸,华东师大艺术教育研究中心荣誉主任钱初熹,美术教育系主任毛毅静副教授,以及各分论坛特邀参会专家、上海市部分中小学校领导、各区教研员、美术教师和美术学院师生等百余人参加开幕式。



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雷启立致辞

雷启立表示,学校积极贯彻国家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战略部署,以智能教育为引领,深化人工智能与多学科的交叉融合。学校始终将美育置于育人工作的核心位置,“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是师范大学实现育人使命的重要途径。华东师大正着力推动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与美育教学的深度融合,通过成立智能教育研究院、建设“AI+美术”微专业、打造人工智能美育实验室等一系列创新实践,系统性探索美育内容、方法与评价体系的现代化发展路径。希望专家多提供建设性意见,为推动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美育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教育部艺术委员会常务委员、山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孔新苗致辞

孔新苗指出,在当前人工智能的时代语境下,重新审视“美”与“真”的关系具有深刻意义。华东师范大学始终站在教育创新前沿,尤其在智能教育领域已形成众多卓越实践范例,在此探讨这一议题更彰显其特殊价值。本次会议的主题将有力推动艺术理性与人文精神的深度交融,通过系统性培育创新创造能力,造就能够服务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美质融合”新型人才。



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张晓凌致辞

张晓凌表示,作为长期致力于美术教育与基础教育研究的重镇,美术学院始终以推动美育理论创新与实践发展为己任,积极探索“大中小一体化”美育路径,持续将高校的学术资源、科研力量与基础教育的现实需求紧密结合。未来将依托全国基础教育美育教研联盟,与全国兄弟院校和基础教育一线携手,共建共享优质资源,共研共进美育课程,共创共育美育师资,推动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美育协同创新机制。



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崔树强主持



2024年,学院成立了全国基础教育美育教研联盟,共有近40家单位加盟。今年,联盟队伍进一步壮大,新增了上海格致中学、上海市七宝中学、上海市敬业中学、华东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杭州市春晖小学教育集团5所重点中小学作为联盟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党委书记卢蓓蓉为联盟单位代表授牌。上海市格致中学校长吴照、上海市敬业中学副校长钟思慧、上海市七宝中学副校长李波、华东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副校长蒋惠敏、杭州市春晖小学教育集团副校长王璐茜作为学校代表接受授牌。

开幕式上,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党委书记卢蓓蓉为上海市格致中学、上海市七宝中学、上海市敬业中学、华东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杭州市春晖小学教育集团五所学校授牌。

主论坛演讲

杜卫、丁钢、孔新苗、周春花、钱初熹五位专家先后发表主旨演讲,从不同维度深入阐释了智能时代视觉艺术教育的核心议题。主论坛由华东师大美术教育系主任毛毅静主持。



杜卫《智能时代,美育何为?》

杜卫教授在以《智能时代,美育何为?》为题的演讲中,从辩证视角系统剖析了人工智能与美育之间的关系。他指出,在“反关联”层面,美育应强调以人文精神制约科技可能带来的功利化倾向,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涵养心灵;在“正关联”层面,则可借助AI技术拓展美育路径、降低艺术资源获取与创作的门槛。他强调,AI难以替代人类在艺术鉴赏与创造中的情感共鸣与价值判断,美育的根本使命仍是培育具有主体性的创造力,必须在科技融合中坚守人性的滋养与情感的陶冶。



丁钢《AI时代艺术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变革趋向》

丁钢教授在《AI时代艺术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变革趋向》的报告中指出,当前艺术教育中对AI工具的过度依赖,可能稀释学生的原创力与艺术表达的独特性,但其问题根源不在于技术本身,而在于应用理念与方式。他提出应以“过程为中心”重构艺术教学策略,将AI工具与传统技法训练有机结合,通过提示词迭代、生成过程反思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将AI定位为扩展艺术表达可能性的“新媒介”,从而推动艺术教育从传统的“技法传授”向现代的“意义建构”转型。



孔新苗《智能时代:为美育的艺术教育》

孔新苗教授在《智能时代:为美育的艺术教育》演讲中,通过对比传统绘画的“情感温度”与AI图像的“硅基速度”,揭示了两种创作逻辑背后的审美差异。他表示,算法可以模拟形式,却难以复现艺术思维中基于生命体验的共情能力与文化理解。因此,美育应扎根中华美育精神传统,在智能语境中更加凸显人类在具身感知、情感深度与意义追寻等方面的独特审美优势,守住“人”的审美主体性。



周春花《AI赋能体验式美术学习》

周春花教授在以《AI赋能体验式美术学习》为题的发言中,系统阐述了AI技术在中小学美术教育中的多维应用模型,涵盖教学方法创新、课程内容重构与学习评价改革等方面。她结合“雨林黎悦”虚拟服饰设计、《千里江山图》AR交互体验等具体案例,生动展示了AI作为认知工具与创作伙伴,如何拓展学生的审美体验与创作边界,为一线教师提供了兼具理论高度与实践参照的实施路径。



钱初熹《AI时代培养学生创造力与批判性思维的美术教育研究》

钱初熹教授在《AI时代培养学生创造力与批判性思维的美术教育研究》报告中,聚焦于全球共同挑战背景下美育的使命转向。学校美术教育必须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与批判性思维置于核心地位,并通过对美术单元课程的深入案例剖析,探讨相应的教学策略与评价机制。她进一步建议,美育应致力于培育学生“创造新价值、调和矛盾困境、勇于承担责任”的变革性素养,使其能够以主动姿态参与未来社会的塑造。



华东师大美术学院美术教育系主任毛毅静主持

分论坛现场

11月12日下午,“AI智能与美育实践”“美育的理论与实践”“学校跨学科视觉艺术教育”三个分论坛同步举行,论文入选作者就相关议题展开深入汇报,并特邀专家进行学术评议。



“AI智能与美育实践”分论坛

“AI智能与美育实践”分论坛由南京艺术学院李静教授、安徽师范大学朱德义教授担任主持与评议。学者们聚焦于数字技术与AI在美育中的实践应用与理论进行交流。



徐韧刚指出,当前学生普遍呈现“高兴趣、低认知、弱技能”的特征,建议构建“兴趣—素养”双导向课程体系,推动美育教学从“欣赏主导”向“创作主导”转变。孙文云系统解读了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及“十五五”规划中对美育工作的战略部署,阐释了美育从“软任务”向“硬担当”的职能升维。顾超探讨了数字技术如何助力高中美术跨学科项目化学习,通过明晰设计逻辑、聚焦真实学习场景与评价实践,有效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王敏以“校园空间设计改造”为例,阐述数字技术如何贯穿学习全过程,整合多学科知识,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与创新思维。吴琨皓结合“桃花源”文化意象,借助3D建模与虚拟现实技术破解传统教学难题,为乡土与经典文化的创新传承提供路径。罗陵君提出,AI通过三维建模与3D打印等技术,可打破传统教学的静态局限,推动教学范式从“知识灌输”转向“主动探究”。朱义构建了“主题—模块—案例”三级实施机制与“感知-理解-创造-分享”四步教学法,为民族地区美育融合发展提供“关岭经验”。钟雨含、张克分析了AI驱动美育课程发展的技术、认知、社会与文化四重逻辑,指出现实中存在的理念滞后、资源不均等困境,提出从理念升维、体系构建、师资培养等方面的突破路径。王佳晨基于Coze平台开发智能体,突破传统叠石教学在时空与材料上的局限,为非遗技艺与现代技术融合提供了可复制的课程范式。方妍通过问卷测评与案例分析,探讨AI赋能美术项目化学习的具体设计原则与实际影响,提出“工具嵌入、流程重塑、评价伴随”等创新策略。吕茂林将数字资本主义批判与美学理论相结合,分析数字时代审美模式的转变特征,并探讨其内在的颠覆潜力与重构路径。

李静、朱德义在评议中充分肯定了该论坛研究的现实意义与创新价值,认为研究覆盖从基础调研到模式构建的多层次议题,鼓励学者后续深化理论建构,加强成果的转化与应用推广。



“美育的理论与实践”分论坛

“美育的理论与实践”分论坛由《中国美术教育》编辑部主任崔卫、南京艺术学院顾平教授主持评议。研讨涵盖美育本质的理论探究、乡村美育的建设路径、学科融合的实践探索等多个方向。



王占魁从西方思想史溯源,指出美育肇始于康德对“感性学”的矫正,他认为“情感”是审美心理的基础、“艺术”是美育实践的重要手段。闫若婻提出乡村美育面临的困境,建议从拓深资源投入、开展“以美化人”教育实践、借力互联网技术赋能。严玮懿系统介绍了华东师大附属小学毕业画展品牌项目,展示了如何以主题式项目学习融合文学、美术、戏剧与数字技术。曹晏平从教师与管理者的视角,分析了AI赋能美育在现实困难与核心素养落地的关键突破点,并提出音乐课堂转型的“技术融入”与“理念重构”两种路径。张烨介绍了“童心视界”综合课程,通过跨学科探究、生活化创作等策略全面滋养儿童的审美感知与创新思维。陈芳分享了通过“链接—拓展—生成”实现美育五个维度的系统重构,开发了“四阶角色课程链”,并构建了线上线下联动的“无边界美术馆”美育新生态。聂磊指出现代教育中存在生命与美好“断触”的危机,提出以“触遇”为审美发生的契机,通过“交感”“兴思”“兴辞”等环节唤醒生命的本真美好姿态。冯誉萱认为岳麓书院其空间营造手法的研究可以为当代大学建筑文字空间的设计提供借鉴。鲍奕帆针对视觉艺术教育“日常转向”中出现的问题,引入“路上观察学”作为方法论,构建“观察—发现—命名—重构”的教学闭环。郑可逸提出“自定义动画”这一新概念,构建更加开放、动态的教育框架,激发学生的媒介综合表达能力。陶不言通过比较多个国家中小学视觉艺术课程标准,结合我国现行课标,初步构建了涵盖认知、实践、情感等多维度的视觉素养评价指标体系。

崔卫、顾平认为本论坛的研究兼具理论深度与实践参考价值,特别是对美育本质的溯源、乡村美育的探索以及校本实践的创新具有较强启发性,建议未来能进一步为美育理论落地提供具体的指引。



“学校跨学科视觉艺术教育”分论坛

“学校跨学科视觉艺术教育”分论坛由上海商学院艺术设计学院熊瑛副教授、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郑文教授主持评议。论坛聚焦于跨学科视觉艺术教育的系统化设计与实践案例,涵盖情绪疗愈、数智赋能、文化传承等方向。



谭晖以“共振的美育”为核心理念,基于具身认知与艺术疗愈理论,探讨视觉艺术如何通过身体感知、情绪体验与环境互动,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与心理疗愈。王婧分享了深圳市罗湖区近十年来在中小学美育领域的探索成果,指出以真实问题为导向的项目式艺术实践已成为区域艺术鉴赏课程探究模式的核心形态。张梅凤聚焦小学美术教学,从五个方面系统阐述了如何以数智技术为驱动,实现“融创”“智趣”“共生”的教学目标。宋运芬提出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设计应围绕现实生活中的真实问题展开,在保持学科独立性的基础上注重学科间的有机交叉与融合。陈翔基于“真实问题、真实参与、真实成果”三原则,提炼出“课堂—课程—学校”自下而上与“学校—课程—课堂”自上而下两条实施路径。郝东借鉴美国AP课程经验,提出应建构适应我国新质生产力发展需求的先修课程体系,为培养创新型艺术设计人才提供课程支撑。王宏昊建议未来设计教育应转向“可迁移知识”的获得、“主体性价值”的巩固与“跨学科素养”的形成。陈美峰认为课程应根植于生态人文主义理念,构建通用的跨学科设计模式,最终推动艺术课程实现“以美育人”的根本目标。常诗以上海博物馆“云展厅”中的彩陶资源为例,设计了完整教学流程,为传统文化在美术教学中的数字化传承与创新提供了新范式。赵鑫鑫、贾轶心指出传统书法美育存在显著的“离身性”困境,他们引入沉浸式戏剧的多感官互动理念,强调回归身体书写的知觉体验。

熊瑛、郑文充分肯定了专家学者实践创新性与理论指导性,认为案例覆盖了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的多学段、多场景,为学校视觉艺术教育的创新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参考样本。

闭幕式



全国基础教育美育教研联盟暨“融智于美:面向未来的视觉艺术教育”学术论坛闭幕式于各分论坛议程结束后举行。李静、崔卫、熊瑛分别代表三个分论坛作总结发言。她们一致认为,本次论坛学术视野开阔、研讨交流深入,学者的研究报告展现了美育研究领域的扎实积累与创新活力。在这样一个激扬思想、共享智慧的学术平台上,跨领域、多视角的学术争鸣有效促进了美育与科技、人文等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对一线教师教研创新能力的提升、青年学者学术成长以及研究生培养均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今年下半年首场寒潮天气来袭 中东部地区大风降温显著

今年下半年首场寒潮天气来袭 中东部地区大风降温显著

中国气象局
2025-11-13 16:58:41
最新后续!马库斯没得到道歉赔偿,破坏小屋的贾某被扒,态度恶劣

最新后续!马库斯没得到道歉赔偿,破坏小屋的贾某被扒,态度恶劣

青梅侃史啊
2025-11-14 21:34:57
老板突然转给我公司20%的干股,条件是每天凌晨三点给他打个电话

老板突然转给我公司20%的干股,条件是每天凌晨三点给他打个电话

涛哥讲堂
2025-11-14 14:26:44
妇产科的八卦到底有多离谱?网友:上班就喜欢看这种帖子

妇产科的八卦到底有多离谱?网友:上班就喜欢看这种帖子

解读热点事件
2025-11-11 00:05:03
布冯说意大利输挪威是因国米输欧冠?贝尔戈米:他能说得优雅些

布冯说意大利输挪威是因国米输欧冠?贝尔戈米:他能说得优雅些

懂球帝
2025-11-14 17:44:16
德国2-0客胜卢森堡,沃尔特马德梅开二度,萨内送助攻

德国2-0客胜卢森堡,沃尔特马德梅开二度,萨内送助攻

懂球帝
2025-11-15 05:42:23
联合国秘书长将改选,中美杠上了,中方不排除连续否决美支持人选

联合国秘书长将改选,中美杠上了,中方不排除连续否决美支持人选

史智文道
2025-11-14 21:14:14
高市早苗彻底栽了:日本去G7告中国的状,G7的反应令人感到很意外

高市早苗彻底栽了:日本去G7告中国的状,G7的反应令人感到很意外

娱乐的宅急便
2025-11-14 11:28:22
中方刚发掉脑袋警告,美媒提醒日本,敢走错半步,遭导弹雨包围

中方刚发掉脑袋警告,美媒提醒日本,敢走错半步,遭导弹雨包围

司马平邦
2025-11-14 17:51:48
不满前夫丁克果断离婚,转头嫁画家丈夫,51岁高龄怀孕 今儿女双

不满前夫丁克果断离婚,转头嫁画家丈夫,51岁高龄怀孕 今儿女双

阅识
2025-11-15 04:52:18
“快来逮捕我”,沈伯洋窜德发挑衅,不到24小时,大陆对其出重拳

“快来逮捕我”,沈伯洋窜德发挑衅,不到24小时,大陆对其出重拳

阿校谈史
2025-11-15 05:19:40
范德法特:C罗真心觉得自己很帅,他洗漱包里有很多护肤液

范德法特:C罗真心觉得自己很帅,他洗漱包里有很多护肤液

大中国
2025-11-15 05:43:24
你太晚明白的人生道理是啥?网友:任何关系走得太近都是一种灾难

你太晚明白的人生道理是啥?网友:任何关系走得太近都是一种灾难

带你感受人间冷暖
2025-11-12 15:25:17
拒绝俄被冻结资产援乌方案后 比利时首相会晤冯德莱恩

拒绝俄被冻结资产援乌方案后 比利时首相会晤冯德莱恩

财联社
2025-11-15 04:40:03
韦德向卢卡领衔的湖人发出直言不讳的警告,直指勒布朗相关问题

韦德向卢卡领衔的湖人发出直言不讳的警告,直指勒布朗相关问题

吴蛛旅行ing
2025-11-15 04:02:02
比缅北更恐怖!曾经的旅游胜地,如今黄赌毒俱全,性交易随处可见

比缅北更恐怖!曾经的旅游胜地,如今黄赌毒俱全,性交易随处可见

来科点谱
2025-10-24 09:25:32
重要名单来了!四川这些县(市)有望迎来大发展

重要名单来了!四川这些县(市)有望迎来大发展

城市谋略家
2025-11-14 11:18:28
高速失速频发,上汽大众多款车型陷入集体维权风波

高速失速频发,上汽大众多款车型陷入集体维权风波

鲁网淄博
2025-11-13 18:26:31
境外收入申报缴税动真格 有人补税近700万!

境外收入申报缴税动真格 有人补税近700万!

看看新闻Knews
2025-11-14 23:16:01
“天上人间”的瓜!

“天上人间”的瓜!

书中自有颜如玉
2025-11-14 07:57:34
2025-11-15 06:43:00
文化频道 incentive-icons
文化频道
传播文化 品味生活
3124文章数 15710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教育要闻

中小学科技教育两份文件对比解读

头条要闻

中方连发六张双语海报@高市早苗 媒体:总该看懂了吧

头条要闻

中方连发六张双语海报@高市早苗 媒体:总该看懂了吧

体育要闻

7-0狂胜!15万人口小岛离世界杯只差1分

娱乐要闻

王家卫让古二替秦雯写剧情主线?

财经要闻

财政部:加强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

科技要闻

京东“失去的五年”后,找到新增长了吗?

汽车要闻

小鹏X9超级增程动态评测全网首发 高速实测车内65分贝

态度原创

数码
教育
亲子
手机
艺术

数码要闻

小米发布Xiaomi Miloco,探索大模型驱动全屋智能生活

教育要闻

TTS新传论文带读:“感性是一个媒介”(来积累答题语料了)

亲子要闻

细思极恐!全球1.14亿孩子患高血压,3大原因你娃可能都有!

手机要闻

双11霸榜后再爆!iPhone17激活破1000万,Pro Max凭新造型占近4成

艺术要闻

中国唯一建在温泉上的城市,常年22℃,银杏美了千年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