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网记者熊芳雨11月14日报道:这是一个神奇的展览,从命名便打破常规。所有作品以自身重量为标题,而展览名“关音夫:2718kg”,正是全部参展作品的重量总和。
今起,由知名策展人崔灿灿策划的这场艺术盛宴在龙美术馆(西岸馆)启幕,集中呈现艺术家关音夫近5年间创作的约30件绘画与雕塑作品,以物质为本源,解锁绘画艺术的深层奥秘。
![]()
作为中国少有的不使用调色板、且堪称“用颜料最多”的艺术家,关音夫始终以颜色、重量、物质为创作核心,形成了独树一帜的艺术标签。他的创作始于一个朴素却深刻的认知:任何绘画作品首先是物质存在,重量便是其最本质的属性。
![]()
而本次展览正是基于这一核心考量,通过一批与“重量”深度绑定的作品,重新搭建艺术与物质的对话桥梁——在颜料、色彩、体积构成的物质基础上,赋予作品文化与精神的双重维度,让唯物的存在超越本身,生长出丰富的“意义”。
![]()
展览以三大板块回溯关音夫的艺术探索轨迹,层层递进地展现其对绘画元问题的持续追问。在颜色系列中,艺术家逐一拆解颜色、形状、体积与重量的内在关联。创作中,他将丙烯颜料直接倾倒在木板上,通过控制基底倾斜角度,任由重力与张力牵引颜料流动堆积,形成厚薄不均的凸起色块,有时单等一层颜料干透便需数日,这种对物质规律的尊重,造就了作品独特的“惰性美学”。那些形态各异的色块宛若肌肤与肌理,对应着轻质与厚重两条创作线索,让画作成为承载时间痕迹的具身性存在。
![]()
美术馆表示,这场以重量为密码的“2718kg”展览,不仅是关音夫艺术实践的一次集中呈现,更是一次对绘画本质的深度叩问。当观众面对那些以重量命名、承载着时间与物质痕迹的作品时,既能感受到颜料堆积的物理重量,更能体会到背后蕴含的精神重量。展览展出至2026年1月11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