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丝路新艺旅”艺术教育与文旅融合创新国际会议暨中俄创意设计联盟第二次会议在武汉开幕

0
分享至



11月7日,由湖北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湖北省教育厅、黑龙江省教育厅共同指导,中俄创意设计联盟和湖北美术学院联合主办的“丝路新艺旅”艺术教育与文旅融合创新国际会议暨中俄创意设计联盟第二次会议在武汉召开。会议以“艺术赋能文旅·教育交流互鉴”为宗旨,汇聚国内外近60所高校、机构的百余位专家学者,围绕数字时代的艺术教育、艺术与科技融合等前沿议题展开深度对话,共同探索艺术与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创新路径,为新时代美育工作和文化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本次会议共设置一个主论坛、两场圆桌会议和两大分论坛,中俄高校及相关机构签署合作协议四项;会议发布“推动艺术教育与文旅融合发展—丝路新艺旅倡议”,成立中俄创意设计联盟(武汉)研究中心,建立“中俄创意设计专业集群”及“中俄创意设计专业集群虚拟教研室”,构建了“平台支撑—中心统筹—集群落地—教研室赋能”协同体系,共同开启中俄高校交流与合作新篇章。

湖北美术学院党委书记鲍清芬,湖北省教育厅二级巡视员黄念平,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副主任、黑龙江省教育厅副厅长曹叠峰,俄罗斯联邦驻武汉总领事馆总领事德米特里·扎沃林,中央美术学院党委副书记王晓琳,中俄创意设计联盟理事长、黑河学院院长杨敬民和俄罗斯艺术科学院主席瓦西里·采列捷力院士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开幕式由湖北美术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周峰主持。

鲍清芬代表承办单位致辞。她表示,湖北美术学院依托Cumulus国际设计联盟、中俄创意设计联盟等平台,与俄罗斯、匈牙利等国艺术院校携手并肩,共同构建起“丝路艺术教育合作网络”。她期待以此次会议为窗口,展示湖北艺术教育的开放成果,彰显中国文化的包容胸襟,与国内外高校、机构一道,在学术交流中凝聚智慧,在文化互鉴中增进友谊,在合作共赢中探索艺术教育与文旅融合的新路径。

黄念平代表湖北省教育厅致辞。他表示,此次会议主动对接国家战略和地方需求,意义重大。湖北把服务共建“一带一路”作为推进高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向,以中外合作办学、联合科研与人文交流为抓手,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开放教育高地,教育对外开放进入系统推进的新阶段。他期待此次会议成为湖北与各国教育交流合作的纽带,为进一步推动各方教育和文旅发展注入新动力。

曹叠峰代表黑龙江省教育厅在致辞时表示,本次大会是中俄教育领域合作的又一重要创新,希望中俄创意设计联盟以本次大会为新的起点,加强中俄教育文化等多领域协同创新,打造服务“一带一路”国家教育交流合作新平台,推动中俄教育合作迈向新高度,为深化中俄人文交流、促进两国民心相通和世代友好作出更大贡献。

德米特里·扎沃林在致辞时表示,“一带一路”倡议在艺术教育领域中发挥着特别作用,在其框架下,文化和艺术既是合作的驱动力,也是创意互动的有效路径。他希望中俄高校之间有更多联合项目,能够进一步发展双边合作。

王晓琳代表中俄创意设计联盟致辞。她说,一年来,联盟已成为连接中俄两国创意⼒量的重要桥梁,为两国在设计教育、创意产业等领域的深度合作注⼊了新的活⼒。她期待联盟能进一步深化合作,携手开拓艺术赋能文旅的新路径,成为推动文明互鉴的重要阵地。

杨敬民在致辞时表示,创意设计作为人文交流的重要载体,在推动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积极作用。他期待以此次会议为契机,携手共进,充分发挥中俄创意设计联盟的平台作用,加强中俄及中亚国家艺术教育合作,促进文化遗产保护与文旅产业的创新发展。

瓦西里·采列捷力代表俄罗斯联邦艺术科学院致辞。他表示,此次会议是2025中俄文化年的收官之作,也是在两国元首双方商定于2026年举办中俄教育年的提前预热。他期待通过一系列交流活动,双方在教育领域深化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为两国关系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的社会和民意基础。

在中俄高校签约仪式环节,湖北美术学院党委常委、副院长程智力与俄罗斯阿穆尔国立大学副校长娜塔莉娅·罗伊巴和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工艺美术学院院长安娜·基斯利齐娜分别签订合作协议,共同开启中俄高校交流与合作新篇章。


签约仪式现场

中俄创意设计联盟理事长、黑河学院院长杨敬民和俄罗斯苏里科夫美术学院副院长伊戈尔·戈尔巴秋克院士共同为“中俄创意设计专业集群”虚拟教研室揭牌。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二级巡视员李和清和俄罗斯艺术科学院主席瓦西里·采列捷力共同为“中俄创意设计联盟(武汉)研究中心”揭牌。后期,各方将在人才培养、学术交流、艺术设计等多方面进行合作。


李和清和瓦西里·采列捷力为“中俄创意设计联盟武汉研究中心”揭牌


杨敬民和伊戈尔·戈尔巴秋克共同为“中俄创意设计专业集群:虚拟教研室”揭牌

编辑 | 黄家馨

文字 | 曹博涵、王源新

制作 | 殷 铄、刘根源

校对 | 安亚静

初审 | 殷 铄

复审 | 马子雷

终审 | 陈 明

《中国美术报》艺术中心内设美术馆、贵宾接待室、会议室、茶室、视频录播室,背靠中国国家画院,面临三环,功能齐全、设备完善,诚邀您到此举办艺术展、品鉴会、研讨会等活动。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54号

联系人:王会

联系电话:010-68464569 18611300565

《中国美术报》为周报,2026年出版43期。邮发代号:1-171

1.全国各地邮政支局、邮政所均可订阅,258元/年

2.直接向报社订阅,发行联系人:吴坤 电话: 13071178285

新闻热线

电话:010-68469146

邮箱:zgmsbvip@163.com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中国美术报 incentive-icons
中国美术报
中国美术报
5524文章数 4290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