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1月11日晚,一场不凡之夜拉开帷幕——Meta Media超媒体之夜,暨超媒体三十二周年庆典于上海前滩华尔道夫酒店隆重举行。今年超媒体之夜以“超越未来Beyond the Future”为主题,从现代传播到超媒体,融汇跨度32年的睿识与洞见。
三十二载砥砺奋进,铸就了超越时代的典范。超媒体生态的构建离不开众多志同道合的同行者,是他们陪伴集团旗下11份杂志刊物与平台共同成长。当晚,盛典隆重揭晓“荣誉使者”奖项,向各领域引领风尚的精英致以由衷的敬意——感佩他们不凡的灵感与卓越的探索,令时代的声音在喧嚣中依然清晰可辨。
![]()
Meta Media超媒体之夜,暨超媒体三十二周年庆典
追寻现代
超越未来
1993年,中国市场经济起步之际,邵忠先生勇敢启航,创办了现代传播集团,秉承着“传播国际视野,追寻现代中国”(Global Vision, Modern China)的信念,以环球视野记录时代演进,以中国原创推动潮流新生。2022年,“现代传播”更名为“Meta Media超媒体”,以极具未来感的时代精神符号从“现代”迈向“超现代”,更在“做杂志就会破产”的行业偏见中,闯出了从“一本杂志”到“超媒体生态”的32年传奇。
在邵忠先生的引领下,现代传播从一本具有先锋气质的生活方式刊物起步,逐步发展为如今涵盖杂志出版、数字媒体、艺术展览、文化论坛与艺术创意联名等多元业态的超媒体生态平台,始终站在艺术、时尚、媒体和科技的交叉点,通过“超文化混合体”打破媒介边界。
超媒体集团创办人、董事会主席兼行政总裁邵忠先生在致辞中表示:“超媒体控股集团三十二年的发展历程,是创造性实践的具象化体现——从传统媒体到超媒体生态的演进,从言志实践到时代作品。本质上是一场从‘追寻现代’到‘超越未来’的认知跃迁。”
![]()
超媒体集团创办人、董事会主席兼行政总裁邵忠先生致辞
主持人叶蓉及Nik
共襄盛举
时代典范
超媒体的变迁,恰恰是中国过去三十年信息传播史的缩影。当晚,超媒体之夜隆重揭晓十一位“荣誉使者”,他们与超媒体三十二年来的精神底色一脉相承——以文化为根基,以创意为羽翼,共同推动时代的前行。
《周末画报》荣誉使者
贾樟柯
《周末画报》走过27个年头,这本“世界新公民读本”始终以“记录时代脉搏,探索美好生活”为使命,将新闻深度、艺术美感与生活美学完美融合。
![]()
颁奖人超媒体控股有限公司董事会主席兼行政总裁邵忠先生,导演贾樟柯先生,颁奖嘉宾七匹狼品牌创始人周少雄先生
导演贾樟柯以汾阳的尘土与平遥的古城砖,砌成了通往世界的“站台”。在世界国际电影节舞台上为中国电影留下时代光影,在故土创办影院与国际电影展,他,正是《周末画报》所倡导的“全球视野,本土文化”的典范。
导演贾樟柯先生发表获奖感言
1993年邵先生创办了现代传播,那一年我考到北京电影学院,彼时我们不认识。1998年,我拍出了第一部电影《小武》,很快我们就认识了,因为第一个采访我的中国媒体是《周末画报》。邵先生的媒体叫超媒体,就是要超越未来。相信在未来,我跟邵先生、跟超媒体还会携手同行,继续往前走。
《号外》荣誉使者
任达华
经历49年风雨兼程,《号外》始终在记录城市文化,引领潮流态度,成为一代人的文化记忆。
![]()
演员任达华先生,颁奖嘉宾电影艺术家、导演Christopher Doyle杜可风,颁奖人《号外》出版人李照兴
纵横大中华影视文化圈五十载,任达华凭借自身优秀的专业素养和内容鉴赏能力,横跨演员、监制与导演三个角色,参与电影超过240部,由演活无数威严的阿Sir与江湖义气老大,到特立独行的摄影与跨媒介创作,与时并进,永远年青,以打不死的意志不断创新,与《号外》携手同步成长,完美演绎了一个时代的香港精神。
任达华先生发表获奖感言
我和《号外》是相识几十年的朋友,今天很开心有这么多朋友聚在一起。从我第一次和导演谭家明合作拍电影开始,就从他身上学到了很多不同的东西,后来谭导演又和Chris(杜可风)一起合作拍了电影,在这个过程中,我学到了一件很重要的事——那就是永远要用一颗好奇的心去学习未来。
《生活月刊》荣誉使者
谭盾
今年正是《生活月刊》的20周年纪念。关于《生活月刊》,它始终以“生活的禅意,生命的教育”为核心,记录生活本质之美,传递生命深度价值。
![]()
颁奖人超媒体集团商业发展总监暨《周末画报》&《生活月刊》出版人令狐磊,音乐家谭盾先生,颁奖嘉宾经济学家朱嘉明
音乐家谭盾为“卧虎藏龙”编织的声乐江湖为华人斩获首座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电影配乐,他将宇宙最古老的韵律——水的密语——镌刻进“水乐堂”,他用敦煌古乐,向现代人诉说丝绸之路遗失的记忆。谭盾,是《生活月刊》倡导的“生活的禅意,生命的教育”完美阐释为自身的“生命向往”的最佳代笔。
谭盾先生发表获奖感言
这本《生活》杂志二十年来带给我们的,是许多年、也许是一辈子的感悟。我记得二十年前,邵忠先生打电话到纽约,说他们要请一位音乐总监。我问:“您是哪一个交响乐团?”他说:“不是乐团,是一本杂志。”
二十年过去,我重新翻开《生活》杂志第一年的十二期,心想——这十二期里可都有我制作的十二张唱片。如果我们的社会没有《生活》这本杂志,我觉得会挺无聊的。所以,让我们为《生活》杂志喝彩,也希望它能继续办下去,越办越好。
《优家画报 InStyle》荣誉使者
赵涛
17年来,《优家画报 InStyle》始终传递独立、自信的现代女性力量,成为女性价值表达的重要载体。
![]()
颁奖人超媒体集团执行董事暨《InStyle》&《IDEAT》出版人杨莹,演员、制片人、编剧赵涛女士,颁奖嘉宾艺术家周力女士
在二十余年的光影生涯中,演员、制片人、编剧赵涛以惊人的专注守护着表演的尊严,其创作本身就是一部关于坚守与成长的启示录。更为珍贵的是,她的艺术道路与成就,为后来者点亮了前行的灯塔,她的成功范式,有力印证了专注于内在力量、不随波逐流的女性创作路径,能够获得世界范围的深刻回响。她所展现的沉静力量,是一种超越个体的行业引领,激励着更多女性创作者勇敢书写自己的篇章。这份与超媒体所追求的“深度赋能与价值共鸣”高度契合的精神,正是我们在这个时代尤为珍视的荣誉。我们荣幸地邀请她,与我们共同开启新的未来。
赵涛女士发表获奖感言
非常感谢超媒体一直以来对我们工作的支持。2004年我在拍电影《世界》的时候,邵先生以及他旗下的媒体对我们的创作给予了极大的支持。对此我始终心怀感激,也真诚地感谢邵先生。我们希望能够继续与邵先生携手,共同走向未来。谢谢大家,也感谢《优家画报》一直以来对中国女性、尤其是电影女性的支持。
《艺术界 LEAP》荣誉使者
侯瀚如
走过15载,《LEAP 艺术界》始终以“链接全球艺术,解读东方美学”为使命,在国际艺术交流里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
![]()
颁奖嘉宾设计师何见平先生,策展人侯瀚如先生,颁奖人Meta Media艺术平台总裁曹丹女士
侯瀚如作为当代艺术领域最具国际影响力的策展人之一,过去三十年间,他以策展人或联合策展人的身份参与了百余场跨越文化与地理疆界的展览——从1989年的《中国现代艺术展》到威尼斯、光州、伊斯坦布尔、里昂、奥克兰、上海、广州及深圳等地的国际双年展与三年展。他同时担任多家机构的顾问,包括广州时代美术馆、上海外滩美术馆与纽约古根海姆美术馆。作为活跃的写作者与思想推动者,侯瀚如持续通过展览、文字与教育,构建一个围绕当代艺术与社会变迁的全球对话场域。
侯瀚如先生发表获奖感言
“Leap”好像是“跳起来”的意思。其实我认识邵先生,算起来没有三十年也有二十八年了吧。邵先生投身当代艺术的历程很长,但他至今仍在不断更新。邵先生所做的一切,都见证了当代艺术不仅在中国,更在全世界的发展进程。能有机会进入他主导的杂志、被刊登提及,对艺术家来说本身就是一种梦想。今天能在邵先生和各位面前,为当代艺术“跳”一下,对我而言,也算是实现了一个小小的梦想。
《Numéro 中文版》荣誉使者
赵佳丽
《Numéro 中文版》15年来始终践行“打破时尚边界,重塑审美认知”的理念,一路引领潮流、定义态度。
![]()
颁奖人Numéro中文版杂志代表Tim Lim先生,演员、模特赵佳丽女士,颁奖嘉宾知名电影摄影师、导演Wing Shya夏永康先生
演员、模特赵佳丽以丰沛的灵感与生命力,在与《Numéro》的每次合作中,都能够交织出一幅充满创造力的画卷,她的勇敢无畏,是《Numéro》先锋的底色;她的细腻入微,亦是《Numéro》内核严谨的证明。她,即是未来本身。
![]()
赵佳丽女士发表获奖感言
今天真的非常开心,能在现场见到这么多优秀的前辈们。非常感谢超媒体和《Numéro》授予我的这份荣誉。对于一个模特来说,跨界成为演员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但未来我会继续努力,不断成长。
NOWNESS 荣誉使者
尹昉、吴孟珂
NOWNESS 15年来始终以“探索创意边界,呈现先锋视觉”为特色,为我们带来了无数极具想象力的创意作品。
![]()
颁奖嘉宾Global NOWNESS Managing Director Gavin Humphries先生,演员、舞蹈艺术家尹昉先生,导演贾樟柯先生,颁奖人NOWNESS出版人肖耀辉先生
演员/舞蹈艺术家尹昉、国际艺术家吴孟珂的作品,是一场光影与身体的对话;在呼吸与凝视之间,舞蹈被重新定义,影像也获得了新的温度。从短片《熵》的联合创作,到NOWNESS天才计划"舞蹈影像单元"的策展,他们为舞蹈影像注入了独特的感知,让 NOWNESS 的创意影像艺术更具跳动的生命力。他们以「正在国际舞蹈节」进一步拓展视野,将热爱延伸至广阔的世界,让交流与共创更加极致。他们不止于创作,更以真诚与行动,让舞蹈与影像在当下生活中持续发声。
尹昉先生发表获奖感言
尹昉:我和NOWNESS的缘分始于五年前,那时我正在排我的舞蹈作品《熵》,耀辉找到我,希望能把这个作品拍成一支舞蹈影像短片。后来他就和我一起把这件事做成了,我们的作品也入选了威尼斯双年展。之后,耀辉又邀请我和我的太太吴孟珂一起策划“天才计划”的舞蹈影像单元。经过四年的努力,我们在这个领域也算成为行业中的一位“引领者”了。
吴孟珂(由尹昉转达):我真心感谢NOWNESS的每一位伙伴,你们始终以开放而真诚的态度支持着艺术家,让身体、影像与时间之间有了更多交流与想象的空间。这份荣誉不只是鼓励,更像是一种回望与祝福——提醒我们,只要持续对话、持续创作,舞蹈与影像之间就依然存在无限的可能。
《彭博商业周刊/中文版》荣誉使者
吴越
14年来,《彭博商业周刊/中文版》始终以“专业、深度、前瞻”为准则,精准解析商业趋势,是商界公认的权威读物。
![]()
颁奖人彭博《商业周刊》事业群出版人、超媒体集团执行董事李剑先生,LVMH集团大中华区总裁吴越先生,颁奖嘉宾珠宝艺术家 Cindy Chao 女士
LVMH集团大中华区总裁吴越先生是精品行业进入中国的开拓者和见证者;他是上海市民、中国企业家、世界公民 —— 以文化共情破局,以长期主义深耕,展现战略格局与人文温度的双重智慧;关注青年、前瞻未来。他与彭博《商业周刊》十余载惺惺相惜;既是被记录的商业领袖,亦是真诚的同行者。从城市观察到趋势洞察,从观点分享到思想共鸣。致敬商业向善,庆祝深厚情谊。
吴越先生发表获奖感言
非常荣幸今天能够获得这样的荣誉。我们正处在一个惊涛骇浪的时代,市场也在不断迎接新的挑战。但同时,我们也很幸运,身处在一个充满活力、仍然年轻的行业。后浪推前浪,我们不断看到新的力量加入。相比于已经有260年历史的轩尼诗,我们都还只是刚刚起步的“幼儿”,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正因如此,我们更需要持续学习,不断进步。
《艺术新闻》荣誉使者
龚彦
《艺术新闻》13年来始终坚守“传播艺术真相,推动艺术发展”的宗旨,为艺术普及与传播做出了重要贡献。
![]()
颁奖人《艺术新闻》(The Art Journal)主编叶滢女士,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馆长龚彦女士,颁奖嘉宾艺术家丁乙先生
自2013年起担任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PSA)馆长,在龚彦女士的领导下,PSA推出了数百场重磅展览、以及“青年策展人计划”、“建筑与城市研究系列”等特别项目。2025年11月第15届上海双年展“花儿听到蜜蜂了吗?”开幕之后,PSA将带来国内首个对公众开放的当代艺术图书馆。龚彦担任馆长的十二载,PSA不仅成为了一座持续释放超强艺术能量的城市艺术发电站,更构建了一个国际当代艺术交流的重要平台。
龚彦女士发表获奖感言
我来自一座艺术的发电厂,在这里要祝贺超媒体——32岁生日快乐!我想,无论是一个艺术媒体,还是一个艺术机构,我们的角色都有点像第十五届上海双年展《花儿听到蜜蜂了吗?》中的邮差——我们都在传递、在诉说。在这样一个变化多端、瞬息万变的时代,我们更需要不断去采集、去传递、去酿造——用创造力让世界看到更多的希望与勇气,让正义被看见。最后我想说,无论是“超媒体”还是“超机构”,它们的意义从来不在于规模的大小,而在于——是否能发出自己真正的声音。
《理想家》荣誉使者
李虎
《理想家》10年来始终探索理想生活方式,致力于连接人与空间,传递独特的生活美学与东方智慧。
![]()
颁奖嘉宾演员、琉璃艺术家杨惠姗女士,建筑师李虎先生,颁奖人超媒体集团执行董事暨《InStyle》&《IDEAT》出版人杨莹女士
建筑师李虎与黄文菁创立的OPEN建筑事务所,以“激进的诗意”为内核,近十年来在当代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展开了一次又一次建筑实验。以颠覆性的空间策略回应环境命题,创造出既具有深度又充满情感的建筑空间,最终在功能主义与技术崇拜盛行的时代,重构了人、建筑与自然的精神契约。
李虎先生发表获奖感言
我今天一整天都在盯着“32”这个数字,因为我和32真的很有缘分。我年轻时在纽约工作,那时候我和斯蒂文·霍尔先生一起创办了一本建筑杂志,就叫《32:北京/纽约》。我非常敬佩邵忠先生能够坚持这么多年。其实,做杂志和我们做建筑是很相似的,都需要耐心,也需要坚持。作为理想主义者,如果说我们心中有理想,那大概就是去创造能打动人心的建筑——能与人产生共鸣的作品。希望这也是我们共同追求的理想。
《ArtReview》荣誉使者
Liam Gillick
拥有76年历史的《ArtReview》,是国际艺术界的权威声音,始终以前瞻视野推动艺术理论的创新与发展。
![]()
颁奖人ArtReview主编 Mark Rappolt 先生,艺术家Liam Gillick 先生,颁奖嘉宾艺术家张恩利先生
在长达30余年的创作生涯中,常驻纽约的英国艺术家利亚姆·吉利克(Liam Gillick)逐渐构建出一套独特的创作体系,巧妙融合美学感知、社会评论与一抹常伴的古怪趣味。他的作品既顽皮又难以捉摸,横跨雕塑、写作、建筑与平面设计、电影与音乐、策展及合作项目等多种形式,始终致力于探索新的社会组织方式与多元的关系形态。究其核心,这是一场关于“系统”的探索——一种对自由形态的追寻,试图撬开那些看似封闭的结构。无论这结构是一场音乐表演、一段艺术或社会史的切片,抑或只是一个奇特的习惯或一则轶事。正是基于这些特质,以及这些特质与ArtReview自身价值观的契合,我们十分荣幸地将此项荣誉授予这位ArtReview的协作者、同路人,以及一位真正启人心智的创作者。
Liam Gillick 先生发表获奖感言
很荣幸在我第一次来到上海时,就能获得这个奖项。此刻我想起了我的同事们——那些艺术家、创作者、作者和朋友们。正因为有他们的存在,我们才能并肩工作,而不是孤身前行。每一年,《ArtReview》都在不断成长,我们始终专注于世界上真正的艺术。我想特别感谢编辑和作者们,他们以智慧与勇气,让艺术能够被更多人看见、被更多人理解。最后,我要感谢邵忠先生,当然,还有整个超媒体团队——你们一直都给予我很多支持和关怀,我真的非常感激。
此次荣誉使者奖杯由当代艺术家刘建华特别创作,由上海玻璃博物馆烧制。艺术家选用玻璃材质,凝固火焰的形态,手作肌理隐约可见。喑哑的黑旋转而上,似在等待褪去表皮涅槃重生。
![]()
这组作品最早来自刘建华于2016年为今日美术馆创作的《黑色火焰》,8000多件形态各异的单体火焰形成了巨大的场域。“日常所见的火焰多为红或黄色,而这黑色火焰,似燃似熄,”刘建华说,“它是艺术世界中的火焰。”这座形态如黑色火焰的奖杯,既象征每位荣誉使者独特的创作能量,也寓意着凝聚而来的星星之火,足以连成闪耀的星空。
![]()
![]()
超媒体控股集团的三十二年历程证明:当企业成为自我的延伸,当商业承载人文的理想,三者便能交织成一场无悔的创造。正如邵忠先生所言,“Beyond the Future”超越未来将引领超媒体集团迈向新的未来,继续坚守全球化视野与本土化深耕,用“科艺商潮”新的理念开创未来。
超媒体之夜,既是今年上海艺术周开幕之夜,也是由超媒体集团与前滩太古里联合发起的MMAF超媒体艺术节启幕之夜。特别鸣谢首席合作伙伴揽胜品牌,与特别合作伙伴轩尼诗。新朋旧友共聚上海,东风夜放花千树,吹不落今夜灿烂的星空。无论共同见证前行一起成长,还是怀揣梦想初来乍到,都在此发出最好的祝愿——超越未来,再起浪潮!
![]()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