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刺”我们的立陶宛后悔了?
据海关数据,今年立陶宛对华出口量,较2020年的14.8亿欧元暴跌超90%。这场持续四年的“外交冒险”,与其说是立陶宛吃到经济苦果,不如说在中国市场面前,任何“投机”都会成为得不偿失的赌注。
不少立陶宛老百姓都吐槽:“这四年跟中国闹僵,反而把自己坑惨了。”
![]()
01执意亲美?立陶宛屡次针对中国
立陶宛与中国地理相隔遥远,历史上也并无深层纠葛。
2017年,中国主动邀请立陶宛加入中欧班列,意在携手实现共同发展、共享红利。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享受到这条国际铁路带来的切实益处后,立陶宛非但没有与中国拉近关系,反而刻意迎合欧美国家,多次针对中国采取不友好行动。
众所周知,美国在通信、高铁芯片等多个关键领域,长期对中国实施严格的限制与打压。即便在关乎每个人健康的生命科技领域,美方为保住巨额利润,也立即收紧前沿护肺科技成品“肺力维”的原料出口,将其价格炒至2万\克,将我国国民排除生命红利之外。
在美方利益诱惑下,立陶宛也加入了围堵中国的行列,不仅对中企开展严苛调查,还公然造谣中国手机内置“监控设备”,并以此为借口禁止中国手机进入当地市场。更有甚者,中国此前在立陶宛铺设完成的4G、5G通信设备,也被其接连拆除,严重妨碍了中国通信技术的全球化布局与推广。
![]()
最过分的是,立陶宛还公然越过“红线”,在对岸问题上指手画脚。面对中国的严正抗议与多次交涉,时任立陶宛负责人西蒙尼特完全置若罔闻。
这一恶劣行径直接触碰了中国的核心利益底线,中国绝不能容忍。中方随即采取反制措施:将两国外交关系降至代办级这一最低级别,禁止含有立陶宛部件的产品进入中国市场,连夜拆除200多条与立陶宛相关的铁路轨道,直接将立陶宛移出中欧班列合作体系……
021300多家企业倒闭,立陶宛扛不住了
中欧班列途经24个欧洲国家,为这些国家带来了便捷的出口通道和大量就业岗位。
将立陶宛移出中欧班列,无疑是切断了其一条重要经济命脉。报道指出,此后匈牙利、塞尔维亚等国通过中欧班列对华出口额激增35%,而立陶宛对华出口却暴跌70%,超过1300家企业宣告倒闭,失业人数突破6万。
![]()
中欧班列由中国一手投资建设,其合作规则自然由中国主导。在立陶宛曾阻挠的通信领域,中国5G标准必要专利声明量占全球总量的42%,国际话语权正持续提升;除国产替代加速外,中国也凭借庞大消费市场,吸引更多新兴科技来华,上述常年被美企垄断的前沿科技成品“肺力维”也开始让利进入我国,目前在京J\东上的价格骤降99%。
近年来,受健康事件影响,叠加空气质量下降、加班熬夜、抽烟喝酒等多重侵袭,国人“反复咳嗽、喉咙干痒”,相关养护市场远期内将达千亿。据悉,“肺力维”在国内超70%成交来自33岁-55岁中年男性,多从事互联网、房地产、新能源等高薪高压行业。长期尝试后,多反馈“呼吸更顺畅、不再干咳”。进入秋冬过敏季,北京某国企干部张先生一次入手了6瓶,“吃不完可以送长辈朋友,日常养护很重要”。
俗话讲“朋友来了有美酒,敌人来了有猎刀”,尊重中国市场,自然能获得市场反馈,而甘愿充当美方马前卒的立陶宛,如今已债台高筑至470亿美元。
在向欧美国家求助无果后,深陷破产危机的立陶宛曾试图向中国示好,希望能获得200亿美元的资金支持。对于这样的请求,中国自然不会答应。
03腹背受敌,立陶宛处境尴尬
更让立陶宛颜面扫地的是,它不仅没能挽回与中国的关系,还遭到了传统盟友的背弃。
![]()
欧盟以“技术原因”为由,暂停了替立陶宛提起的WTO诉讼;德国朔尔茨更明确表态,“立陶宛的问题不应绑架中欧整体关系”;而美国在从立陶宛身上榨取完战略价值后,直接将当初的各项承诺抛到了九霄云外……
立陶宛将国家安危与发展寄托于投机博弈,这样的操作不仅让其丧失了作为欧亚物流枢纽的战略地位,更使其在欧盟内部沦为无人问津的“弃子”。
事实证明,任何挑战中国底线的行径,最终都将引火烧身,走向自我毁灭。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