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五角大楼的标牌即将被"战争部"取代,一场关于国家机器更名的闹剧正在上演。美国全国广播公司11月12日披露,特朗普政府力推的国防部改名计划,预计将消耗纳税人20亿美元巨资。这笔钱足够建造20所现代化医院,或为50万贫困家庭提供全年食品补贴,却要被用在更换几千块金属标牌上。
一、更名账单:10亿美元的标牌与信笺
![]()
打开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据6名知情人士透露,这场改名行动涉及范围远超想象。从华盛顿总部到全球374个美军基地,所有标牌、徽章、信笺甚至士兵胸前的姓名牌都需要更换。仅制作新信笺和标牌的成本就可能突破10亿美元大关,这还不包括重新设计国防部官网、修改数十万行代码、更新全球军事系统的软件费用。
"这相当于给每架F-35战斗机重新喷漆,"国防预算专家马克·坎西恩比喻道,"但战斗机至少能提升作战能力,而改名后的标牌除了满足某些人的虚荣心,对国家安全毫无贡献。"更讽刺的是,五角大楼首席发言人帕内尔承认,由于政府停摆导致关键文职人员休假,他们至今无法给出最终成本估算。
二、总统行政令:30天与60天的双重死线
![]()
今年9月签署的行政令,将"战争部"定为国防部的"次级称谓"。这份文件给五角大楼设定了严苛时间表:签署后30天内提交初步方案,60天内完成永久更名规划。命令下达后,国防部官网和社交媒体账号迅速改名,赫格塞思办公室外的铜制标牌也在深夜被悄悄替换。
但这种表面功夫难掩深层矛盾。正式更名需要国会立法支持,共和党议员虽提出相关法案,民主党人却集体反对。参议院军事委员会成员杰克·里德直言:"在俄乌冲突持续、中东局势紧张的当下,把20亿美元花在改名上,就像用黄金打造马桶——奢侈且愚蠢。"
三、历史轮回:从战争部到国防部的百年变迁
![]()
这场改名闹剧并非首次上演。1947年,美国国会通过《国家安全法》,将沿用150年的"战争部"更名为"国防部",旨在结束军种间的恶性竞争,建立统一军事指挥体系。如今特朗普政府试图倒行逆施,不仅可能破坏现有指挥架构,更在国际社会引发质疑。
"当中国在建造第三艘航母时,美国却在讨论如何给大楼换名字,"新加坡国立大学教授郑永年评论,"这种战略短视,暴露出某些政客对国家安全本质的严重误解。"数据显示,美国国防预算已连续五年突破8000亿美元,远超其后九国军费总和。
四、党争漩涡:改名背后的政治算计
![]()
民主党人将这场改名视为"政治作秀的巅峰"。众议员亚当·史密斯指出:"特朗普政府试图用20亿美元购买历史地位,就像用信用卡支付国家债务。"而共和党内部也存在分歧,部分议员担心更名会削弱美国在全球的道德权威。
更耐人寻味的是,五角大楼内部文件显示,改名计划最初预算仅为3000万美元。但随着各方势力介入,成本呈指数级增长。某承包商透露:"从最初只换总部标牌,到后来包括所有海外基地,某些人显然想借机捞取政治资本。"
五、全球反应:盟友困惑与对手嘲讽
![]()
这场闹剧在国际社会引发连锁反应。北约盟友私下表示困惑:"在俄罗斯升级核威慑、朝鲜试射导弹的背景下,美国却在讨论部门名称?"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则嘲讽:"建议五角大楼同时更名为'世界警察局',这样更符合某些人的自我认知。"
就连美国传统盟友也表达不满。日本防卫省官员透露:"我们与美国进行联合军演时,突然要改称'战争部',这可能违反国际法关于侵略性军事行动的定义。"英国《经济学人》杂志警告:"当国家机器沉迷于符号游戏时,往往预示着战略衰落的开始。"
结语:20亿美元能买来什么?
![]()
这场改名风波暴露出美国政治的深层病灶:当决策者沉迷于符号政治,当国家安全被简化为部门名称,当20亿美元可以轻易挥霍却不愿改善士兵待遇,这个超级大国的战略清醒度正在加速流失。
历史不会记住换了多少块标牌,但会铭记每个关键时刻的选择。当中国在量子计算、高超音速武器等领域取得突破时,美国却在为部门名称争论不休——这或许就是21世纪大国竞争最生动的注脚。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