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11月14日),“数字引领 执驭未来”数字执行交流会在嘉定区人民法院举行。会上,上海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来自科研院校的专家学者,上海市三级法院及兄弟省市法院、嘉定区职能部门、相关企业、协会的各界相关人士齐聚一堂,围绕数字执行的实践与前景展开深入交流。
现场,5位数字执行领域专家作主旨分享。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执行局局长朱一心以《上海法院虚拟货币处置变价工作的实践与探索》为题,介绍了虚拟货币作为资产处置领域的前沿课题。
![]()
打开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处置房产、车辆等有形财产,法院已经形成了一套成熟的办法,但面对虚拟货币这类新型财产,如何处置一度让大家犯了难。“它摸不着、看不见,价格像过山车,这个月可能值5万美元,下个月说不定就跌到3万美元。如果还按老办法,等我们走完流程,财产可能已经大幅缩水,这直接影响了为当事人追回损失的效率。”朱一心说。为此,在一起案件中,上海某法院创新采用“境内委托、境外处置、闭环回流”的模式,通过与专业机构合作,成功在第三方交易平台将查扣的虚拟货币合规变现,并安全地将款项收回,切实保障了申请执行人的权益。“这为我们处置这类看不见摸不着的财产,打开了新局面。”她总结道。
上海市人大代表、嘉定公交公司三车队党支部书记陈海燕全程参与这次研讨会并深受启发。“这场高规格的研讨会汇聚了司法界与行业骨干,既有对虚拟货币处置等新型难题的实操拆解,也有对未来图景的前沿展望。数字技术不仅让执行流程更高效透明,也进一步为我们拓宽了执法的边界,筑牢了司法公正的防线。”陈海燕表示。
![]()
活动还设置了三个平行专题研讨,从多个维度探讨了数字技术在执行环节中的具体应用与发展方向。
针对执行工作中长期存在的难点,上海市嘉定区人民法院执行局副科长谢蕾表示,“执行难,一方面难在财产查找,比如房产、车辆等传统财产,另一方面也难在被执行人下落难以掌握。”他认为,数字化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新思路。“如今我们探索处置微信公众号、虚拟货币等数字化财产,一旦成功,就能有效保障申请执行人权益。”谢蕾表示,“通过数据平台与公安技术手段的协同,也能更精准定位被执行人下落,为破解‘人难找’问题开辟了新路径。举办这次交流活动的重要意义,正是为了探索这些创新路径的边界与可能性。”
据介绍,作为数字中国战略的重要一环,数字法院建设正以“公正与效率”为核心,驱动司法体系实现深层次重塑。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的“数字执行”,不仅展现出破解“执行难”问题的实践价值,更通过构建上下联动、协同高效的新格局,以创新思维与数字化转型打通司法程序的“最后一公里”,成为推动改革向纵深发展的关键力量。
嘉定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卞唯敏,嘉定区人民法院院长毛译宇出席活动。
上观号作者:上海嘉定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