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联合行动司令部司令索尔弗兰克在社交媒体公开表态,柏林已完成与俄罗斯全面开战的准备,80 万北约部队随时可增援俄边境。此前泽连斯基刚发声,说乌境内俄军已达 60 万,完全触发《北大西洋公约》第五条集体防御条款,而德国总理默茨马上附和,直言有必要把德国打造成北约后勤枢纽,为增派武器和军队铺路。一边是大军待命、后勤加码,一边是俄罗斯再三强调 “无意和北约开战” 却直指德国 “纳粹复苏”,俄乌冲突的天平,正朝着更危险的方向倾斜。
![]()
德国表现的这么积极,不是单纯的 “履行北约义务”,而是多重战略考量的叠加。很重要一个目的就是巩固北约话语权,作为欧盟经济龙头,德国在北约框架内一直寻求更重的军事话语权,这次主动扛起 “后勤枢纽” 大旗,既能讨好美国主导的北约体系,又能提升自身在欧洲安全事务中的主导地位。再一个是为了制衡俄罗斯的地缘需求,俄罗斯与乌克兰的冲突,本质上是北约东扩与俄罗斯安全红线的碰撞。德国与俄罗斯在能源、地缘上存在长期博弈,援助乌克兰、遏制俄罗斯扩张,符合德国长期的地缘安全利益。最后是因为国内政治的现实需要:默茨政府需要通过强硬的对外姿态凝聚国内共识,摆脱此前德国在对乌援助上 “犹豫不决” 的形象,巩固自身执政基础。
![]()
此次 60 万俄军触发北约集体防御条款的说法,标志着北约对俄乌冲突的介入已进入深度升级阶段。介入形式从 “间接” 变 “直接”:此前北约主要通过向乌克兰提供武器、情报支持、军事培训等方式间接介入,而此次 80 万北约部队待命、德国打造后勤枢纽,意味着北约已做好直接军事介入的物质和兵力准备。
德国说这不是它一家的态度,而是北约内部的共识。集体防御条款的触发,让北约有了 “集体对俄动武” 的名义,冲突范围随时可能从俄乌边境扩散到更广泛的欧洲地区。后勤与兵力形成 “双支撑”:德国作为欧洲工业强国,其转型为北约后勤枢纽后,将能更高效地向战场输送武器、弹药和物资,配合待命的 80 万大军,北约对俄的军事威慑力已实质性提升。
![]()
俄罗斯谴责德国 “纳粹复苏”,也不是空穴来风。德国公开喊出 “与俄罗斯全面开战”,这种对俄强硬的舆论氛围,往往会给国内极端右翼势力提供滋生土壤。德国国内本就存在零星的新纳粹势力,此次政府的强硬政策,可能会让这些势力借机抬头,搅动国内乃至欧洲的政治生态。
俄乌冲突双方都打不动了,都想坐下来谈,可德国的加码、北约的深度介入,却让战争的火焰越烧越旺。纳粹复苏的苗头、集体防御条款的触发、百万大军的对峙,每一个信号都在敲响警钟,如果各方不能保持克制、重回谈判桌,一场波及整个欧洲的大规模冲突,或许就在眼前。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