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咱们身边有不少人
或多或少都“恐糖”
日常对含糖食物避之不及
吃口主食就感觉自己血糖飙升
突然瘦下来先怀疑自己
是不是得糖尿病了
的确
糖尿病是严重威胁我国居民健康的
四大类慢性病之一
也是多种疾病的危险因素
控糖是健康管理的积极选择
但对于糖尿病
也存在不少误解
11月14日是联合国糖尿病日
跟随国家卫健委
近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
一起听听专家怎么说
1
误解一
“没有‘三多一少’症状
就没得糖尿病?”
错!
“三多一少”症状
指的是吃得多、喝得多、
尿得多、体重减少
是常说的判断糖尿病的方法
北京协和医院主任医师肖新华提醒
如果仅仅根据“三多一少”症状
来判断自己得没得糖尿病
是不对的
因为大部分的糖尿病人
是没有“三多一少”症状的
只有在非常严重的时候
血糖持续特别高的状态下
才会出现“三多一少”症状
不能根据“三多一少”症状判断
又想早期发现
有什么办法?
肖新华介绍
临床上可能会有一些现象、线索
会提示我们是不是得糖尿病了
要不要去医院做检查
比如说:
·吃饭之前,吃得过晚或相对晚一点,会有低血糖的反应
·伤口不容易愈合
·经常出现皮肤瘙痒
·看东西比较模糊
·妈妈生的孩子超过八斤重,这种巨大儿的妈妈,得糖尿病的风险比较大
·一些人最近并没有有意识地减重,但出现了体重的减轻,疲乏无力,特别是肥胖人群,一定要到医院去筛查一下到底有没有得糖尿病
2
误解二
“没有症状说明糖尿病不重?”
错!
肖新华介绍
糖尿病的危害主要在于
持续的高血糖
它会对身体的各个组织
器官造成伤害
简单来说可以叫“糖毒性”
虽然它没有症状
但在一个不太高
但又超过正常人的
高血糖的状况下
一样有危害
很多并发症
就是在这种状态下形成的
得糖尿病以后
要及时就诊、控制好血糖
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或发展
3
误解三
“要少吃主食或不吃主食?”
错!
很多糖尿病患者非常害怕吃主食
认为主食越少越好
甚至认为应不吃主食
肖新华介绍
主食是我们身体非常直接的
最主要的能量来源
如果吃得太少
或者完全不吃
身体的能量就会不足
血糖就会偏低
身体就会分解蛋白质、脂肪
如果长期在这种状态下
对身体健康非常不利
对糖尿病患者来讲
主食并不是“敌人”
从某种程度上说
它也是我们的“朋友”
关键在于怎么吃,吃什么
质和量的把控非常重要
尽量吃那些升糖比较慢的
包括全谷物、燕麦等粗杂粮
主食需要粗细搭配
这样血糖相对来讲比较平稳
4
误解四
“无糖食品可以随意吃?”
错!
肖新华介绍
“无糖”不代表“降糖”
所谓“无糖”
主要是里面不含有蔗糖
或者加了一些甜味替代品
但是食品本身含有大量的
碳水化合物、脂肪等
吃得越多
血糖升得越高
还有一些食品有蔗糖的替代品
但是过多的替代品
现在看来对身体也是不利的
所以这种所谓“无糖”的食品
也得适量地吃
也得要算在热卡总量中去
不能随意吃
5
误解五
“血糖高的人群吃坚果没有限制?”
错!
肖新华提醒
对于坚果要限制量
坚果营养丰富
含有大量优质脂肪和纤维素
但它的脂肪含量非常高
如果不加限制的话
很容易造成每天总热卡超标
糖尿病很重要的控制目标
就是总热卡需要限制
坚果里面有大量油脂
油脂的热卡远远超过碳水化合物
所以坚果的量一定要限制住
不限制的话
容易造成高血脂、高血糖
注意!
坚果不仅是糖尿病人要限制
血糖正常的人也要限制
因为高热卡东西吃得过多
容易造成肥胖
那么,怎么健康吃坚果呢
·要限量。坚果里有各种营养成分,但我们对各种营养成分需要量并不大,可以吃但是要控制量。
·如果吃坚果,尽量选择原味的,不要选择盐焗的、糖霜的,那里面含有很多的油脂成分或者又加了一些糖脂成分,需要注意烹饪方法,并适当控制量。
·如果偶尔吃得过多一点点,其他高热量的食物要加以限制,适当增加点运动量,帮助消耗这部分热卡,减少血糖的波动。
6
误解六
“血糖降得越低越好?”
错!
肖新华提醒
有些糖尿病患者觉得
血糖降得越低越好
为此
刻意少吃饭
或者随意加量药物
这种认识和做法都是错误的
我们身体的血糖有正常范围
空腹血糖是3.9-6.1mmol/L
餐后2小时血糖是<7.8mmol/L
在这个范围里
是一个最佳状态
超过这个范围
高血糖固然不好
低血糖一样也不好
因为血糖是我们身体
非常重要的能量来源
很多重要的器官
大脑、心脏等都靠糖补充能量
在低血糖状态下
会造成很多危害
严重的低血糖
甚至会造成头昏、心慌、出冷汗
严重者会出现意识模糊、昏迷
对大脑、心脏等重要器官
都会造成严重损伤
有时候甚至危险程度
比高血糖危险程度更急、更重
所以
在糖尿病的控制中
一定是平稳达标
不要一味求低
7
误解七
“糖尿病是老年病,
年轻人不会得?”
错!
肖新华介绍
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
2型糖尿病呈现
越来越年轻化的趋势
中青年人
肩负着家庭、社会的压力
工作强度也很大
长期熬夜、生活不规律
久坐不动、吃高热卡食物
会对胰岛功能造成很大负担
现在越来越多中青年人
甚至青少年被糖尿病盯上了
那么,预防糖尿病
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肖新华介绍
糖尿病包括肥胖
很多都是跟不健康的
生活方式有关系
所以
健康的生活方式的干预
是预防治疗糖尿病的基础
具体来说
糖尿病强调三级预防
·第一级预防,就是对糖尿病高风险人群,比如糖尿病前期人群,年龄比较大、比较胖的高风险人群,要进行及时的生活方式干预,这个生活方式干预很简单,就是管住嘴迈开腿,非常有效。通过生活方式的干预,让他不至于得糖尿病。
·第二级预防,就是对这些高风险人群及时进行筛查、诊断,如果诊断了糖尿病,及时进行正规的规范化的管理,控制好血糖,不得并发症。
·第三级预防,主要是对糖尿病病程已经比较长了,甚至已经出现并发症的病人,也不要放弃,也要想办法进行管理,减少并发症发展的速度,提高生活质量。
三级预防里最重要的是
第一级预防
生活方式的干预非常重要
定期的筛查
早期生活方式干预
管住嘴、迈开腿
是最经济、最有效的方法
这种病前的预防
永远胜于病后的治疗
正确认识糖尿病
健康过好每一天
动动小手
转给你关心的TA
来源:新华网、国家卫健委官网、新华社
![]()
![]()
![]()
![]()
![]()
![]()
![]()
![]()
![]()
关注【江海高新发布】
读懂高新 关注江海
新闻资讯 一手掌握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