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汽-大众销量跨越3000万台的消息传开后,很多人惊讶的发现,在新势力喧嚣的时代,宝来(参数丨图片)、速腾、迈腾、探岳、高尔夫依然是国民神车的典范。
![]()
有人提出了新的疑问,智能电动时代,追求新潮刺激的年轻客户是否还关注燃油车,国民神车会不会成为过去式。
抱有类似疑惑的人不在少数,随着换车周期的缩短和智能驾驶辅助的介入,质量、品质、安全的标准似乎要被重新定义。
但如果从互联网的话题讨论回归现实世界路况,你会发现这种话题的洗脑永远不能改变理性的残酷。
站在舞台中央滔滔不绝的遥遥领先们,出现事故后车门打不开、起火、爆燃频频发生,以至于有关部门出台新政策要求重新定义电池安全标准。除此之外,智能辅助失效、车身生锈、车轮意外掉了等以前匪夷所思的事件更是不绝于耳。
这种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产品,对热爱驾驶、强调操控、却不了解车辆基础设计的年轻人隐藏风险巨大,更遗憾的是有些危险已经发生。
安全第一性,高质量是安全保证
有驾驶经验的人都知道,车辆安全和人体健康相同,都排在重要性的第一位,驾驶缺乏安全设计的汽车,风险甚至超过有保障的过山车。
![]()
不要认为这是危言耸听,近年来频繁曝光的恶性车辆事故,很多新品牌的新车型都存在显而易见的质量问题。
与之相对应的是,今年年初,一位吉林通化车主的父母,驾驶一辆已经有10年车龄的大众CC在高速公路发生侧翻,车辆发生严重损毁,万幸车内两位老人仅是轻微擦伤,车主激动的拜谢车辆。
这起很能体现车辆安全能力的事故,让很多老车主再次回忆起,一汽-大众大众品牌近20年前就提出的质量口号:“严谨就是关爱”。
喊出口号简单,需要挖掘的是口号背后的技术支撑。
![]()
作为一辆已经驾驶10年的车辆,大众CC为什么能在高速侧翻后保障驾乘者安全?有些同样说具备更高标号的高强度钢、激光焊接、智能工厂、先进生产线、智能驾驶辅助的车辆,出了事故为什么甚至连车门都打不开?
这些被忽略的质量问题,都是客户平时没有注意,但发生事故后最迫切需要了解的。
质量是基础,打好基础并不简单
新势力们跟消费者谈论传统车企时最常用的话术是,老品牌天天谈一些基础类的内容,现代工艺的车辆质量都远超老车型。
![]()
以前确实很多年轻消费者被忽悠买车了,但经过第一轮洗礼后被产品质量教育了,知道大部分新势力的车一般2、3年就是换车周期到了。
所以忽悠的套路也升级了,不说自己质量可靠了,而是灌输新车更便宜,两年换新车比开老车更划算。
对年轻人来说第二种包装过的洗脑更危险,随着经济发展,换车周期缩短是不争的事实。
但这些人没有告诉消费者的是,质量下滑的后果不仅是不耐久,更经受不住极限情况。
还是以人的身体状态举例,坚持锻炼,有良好生活习惯的人不一定有很强的爆发力,耐力和免疫力则通常会比缺乏锻炼的人超出很多。
而一个缺乏锻炼、生活习惯不规律的人,可以通过短期特训、化妆和吃补品提升爆发力,换来的代价是免疫力降低,容易得病。
这是大部分人都司空见惯的常识,汽车的设计、生产、制造、乃至原材料采购等环节同样如此。
唯销量论的企业考虑的是如何吸引用户买单,以客户为中心的企业则是优先保证使用者出行安全。
![]()
大众CC能在10年之后保持质量的稳定性,凭借的是一汽-大众30多年积累的深厚本土化产业链,在原汁原味保持大众品牌德系高质量的同时,还根据中国客户需求持续完善。
为了保证客户在极限驾驶和极端路况的安全,一汽-大众商品的高强度钢材使用占比达到81%,A柱、B柱、车身横梁等关键部位采用了能承受2150MPa以上压力的热成型钢。
2150MPa是什么概念呢?相当于1平方厘米的地方承受10吨压力,如果还不能理解,可以想象一下,用一个手指甲盖撑起两头大象,指甲盖不能出现损伤。
这是大众CC质量的第一步。
质量是组合拳,技术是总教练
和一些车主朋友聊起大众CC的高强度钢时,有人提出,现在很多企业都在宣称高强度钢,看指标比大众品牌的德系标准还高。
这个问题看似特别尖锐,甚至有些大众车主也不理解原因。
其实说穿了并不复杂,窗户纸一捅就破。
在这里借用一个IT界热词——堆料。
看到“堆料”,熟悉电子产品和游戏的人立刻就能明白里面的套路,简单说就是技术能力不足,靠硬件做数据糊弄外行。
![]()
继续举例说明,某些以便宜著称的手机品牌,看着镜头配置、内存容量都比其他品牌更加亮眼,但真正使用起来会发现,虽然便宜品牌和高端机的内存数据容量相同,实际使用容量却存在很大差异。
回到大众品牌的汽车生产制造环节,一汽-大众的工程师们考虑到中国地域跨度大、南北温差、东西部路况、不同地区、不同年龄客户群体的驾驶习惯和用车差异,为车辆制定了一系列魔鬼细节检测标准。
很多一汽-大众车主都知道一些数字,耐腐蚀测试达到行业最高标准,3年不锈蚀,12年不锈穿;最长150度高温存放1000小时,模拟50度高温环境至少使用20年;历经新疆和海南的干热、湿热环境,在18个月的时间里,车内零件最高达到108度,超过水的沸点,环境最高湿度超过80%。
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为了保证质量的可追踪性,一汽-大众的质保实验室从研发项目、供应商质量、批量质量一直到售后质量,覆盖客户用车全生命周期的数据追踪机制。
以现在比较普及的激光焊接为例,虽然很多企业都有了,但大众品牌的单车焊点超过6000个,焊接当量接近1万,同时要模拟强酸、变温的极端情况下,12年之内保证质量。
这里面说的焊点,大家可以简单理解成接触面,就好比在墙上挂一幅画,接触点多更容易固定。极端环境测试就好比墙面出现淋水、潮湿或发胀等各种情况,比如南方地区墙上钉子容易掉,就是因为湿度导致墙面发软。
汽车制造也是同样的道理,以前有一个词是“三冬两夏”,意思是一名驾驶员需要经过三个冬天、两个夏天的路况,才算熟悉的司机,放在汽车质量检验也是同理。
查查网上很多新车出现的质量问题,可以发现极端温度和季节交换是高发期,就是这个原因。
![]()
电动化时代,更需要神车品质护航
看到这里,可以很容易理解在电动化时代,速腾、宝来、探岳、高尔夫、大众CC、揽境依然保持国民神车形象的原因了。
![]()
![]()
![]()
![]()
![]()
![]()
接下来还有一个绕不开的问题,电动化和智能化,国民神车能跟上时代吗?
需要指出的是,电动化时代,国民神车恰恰是年轻用户更需要的产品。
首先,国民神车的定义,国民是性价比亲民,神车是品质、质量、安全,二者结合就是高品质、高质量、高性能、高性价比、高保值率的好车。过去30多年,大众品牌的一款款国民神车用销量和口碑已经证明。
第二,智能电动车时代,连续出现的事故已经印证,技术升级更需要质量护航,尤其是喜爱激烈驾驶的年轻人,没有稳定的电池安全是万万不能的。
![]()
在电动安全方面,一汽-大众大众品牌有着高达436项远高于国标要求的极限安全测试,0爆燃起火事故。与之相匹配的,是8年12万公里动力电池容量健康度高于80%,支持过充过放。
再强调一次,正常情况下,质量安全和耐久度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凡是质量过硬的产品,必然耐久度高。
基本可以认定,凡是讲不需要可靠性也能质量不错的,都是洗脑忽悠。
![]()
第三,智能技术方面,一汽-大众通过加快本土化融合,引入国内头部智驾企业作为供应商,在12个省份,数十个城市进行了覆盖夜间、风雨路面、以及各种复杂场景的深度道路测试,累计里程已超过20万公里。
经过长期的测试升级,目前油车产品的智能座舱和智能辅助驾驶进步明显,行车稳定性、响应及时性和通行效率均大幅提升。
从实际体验看,最初的导航系统只是机械的指引,经过升级后已经具备了行车管家和出行助理的水准。

据了解,2026年开始,一汽-大众智能电动技术将继续加速,未来将有多种新能源动力车型上市。
虽然新时代的变化接踵而至,但服务用户是企业最基础的初心,也是责任和使命所在。
秉承造高质量高可靠性的国民神车理念,一汽-大众大众品牌在智能电动车时代继续用严苛标准打造新能源产品,同时还用智能化配置赋能新产品,推动油电同智、科技平权,让更广大消费者享受轻松愉悦的智慧出行体验。
无惧风雨,品质依旧,与年轻人共进,与客户共进,这既是国民神车始终如一的理念,也是当下消费者最需要的产品精神所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