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 闲时花开(ID:xsha369)
万幸的是,没有拐卖和虐待。
不幸的是,亲爹亲妈都不正常。
这是我看完云南“赤裸小孩”的官方通报后,最深切的体悟。
这个体悟里,有着很多人没看明白的真相——
![]()
孩子没事,父母有病
云南大理“赤裸小孩”事件,舆情发酵半个多月了。
所有的追问和质疑,都是为孩子——
那个像野人一样,赤身裸体地学狗爬行、跑跳、进食的孩子,到底经历了什么?
11月11日,官方通报来了:
“赤裸小孩”平平(化名)就是抚养他的爹妈亲生的;
出现“类犬”行为,是父母不愿和外界交流,小孩只能和家里的小狗玩耍,时间久了就表现出“近人者人,近狗者狗”的模仿;
![]()
父母没有虐待小孩,孩子患有湿疹,不爱穿衣服,送医检查后,确认身体完好无损;
父母没有网传的非法行为,也没有接触任何邪教,家中经济条件不错,之前开客栈有积蓄,种植养殖也有收入;
父母目前正矫正孩子的吃饭、穿衣、行走习惯,为积极融入正常学校做准备……
一切看似皆大欢喜。
但。
通报中对小孩父母张先生和万女士轻描淡写的描述,都透露出异常的信息——
·张先生大理人,万女士北京人,两人一见钟情后,共同生活在大理,接连生了两个小孩,且两个小孩都是在家自己接生的;
·父母没有结婚证,俩小孩没有出生证,所以也没有户口;
·父母独来独往,离群索居,顺从小孩天性,反对人为干预;
·小孩不穿衣服、学狗爬行,父母从不纠正、听之任之……
乍一看,这种“开着车到处旅行,一切顺从孩子天性”的教育,还挺新颖。
但往深层想:
这种教育方式,不过是“厌世”的父母,打着“尊重小孩”的旗号,剥夺小孩成长中该有的稳定生活和正常教化。
这里面,有一个鲜为人知的知识点:
另类,也是一种剥夺。
另类的父母,用另类的教育,试图把孩子打造成另类的小孩时,他们也在剥夺掉小孩进入主流社会,与更大世界和更多人碰撞的可能性。
另类的父母,其实在用自己的另类,剥夺小孩遇见更多可能性的权利。
![]()
这是我今天想分享的第一点:
云南“赤裸小孩”事件中,需要矫正行为的是孩子,但需要直面心理困境的却是父母。
那问题来了——
作为受过高等教育的人,“赤裸小孩”的父母缘何如此另类?
答案是——
![]()
有一种养育,其实是复仇。
有句话说,“知识越多,越反动”,这并不是谴责知识和学历。
而是说:
有一类人,他们拥有很多知识和很高学历,但由于他们自身没有完成很好的社会化,渐渐被社会边缘化后,活成了封闭且反动的人。
他们在自身失意的失败里,对正常社会和传统教育,产生诸多恨意和恶意。
他们在生了小孩当了父母后,就会禁止小孩融入正常社会和传统教育,以此表达自己对主流的抗争。
他们表面说是尊重小孩天性,实则是通过控制小孩,实现自我的复仇——让小孩活成另类,就是他们对主流社会的报复。
![]()
“赤裸小孩”的父母,尤其是不去医院生小孩、不愿小孩接触他人、不愿小孩正常学习的小孩妈妈万女士,就是典型的这种人。
我日常中也接触过这种人——
一个硕士毕业的亲戚,因性格和认知障碍,工作后多次和同事领导起冲突,屡屡受挫后,最后只能在家啃老。
结婚生娃后,她不出去工作,天天装神弄鬼,自己不见人、不购物、不吃肉,也不让小孩出门、玩耍、吃肉,小孩被饿得皮包骨头,严重营养不良,三天两头生病。
她不让孩子去医院就医,也不让孩子吃任何药物。
男人忍无可忍和她离婚,要走孩子的抚养权,小孩回到正常社会,成为健康聪明的小孩,如今经常考全校第一。
她现在还在装神弄鬼,把自己作出一身病,还经常在网上发极端且反动的言论。
要不是她妈用退休金养着她,她早就饿死了。
我为什么一再和朋友们说:
相比你的孩子考第几名考什么学校,最重要的是培育小孩的人格和心智。
因为人格和心智成熟的人,才能尽早完成社会化,对社会法则、人情世故、底层逻辑有深切洞察,才能有入世的姿态和出世的智慧,才能不管是单身还是结婚都能很好地生活。
那些社会化程度低的人,就算读书时很优秀,但走向社会也是高分低能的家伙。
甚至在“知识越多,越反动”的极端里,自我封闭,孩子遭殃。
![]()
这是我想和朋友们分享的第二点:
没有文化的父母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拥有文化却极端反动的父母。
因为活在“受害者陷阱”里的他们,会把小孩锁在封闭又阴冷的地下室,不得见外面的阳光与空气。
这背后,藏着原生家庭的一个真相——
![]()
小孩子,没有选择权。
原生家庭的真相之一,就是“小孩子,没有选择权”。
幼小的孩童,必须依附父母才能存活。
他们没法脱离养育者,独自走向外界。
所以,在家庭之外,还要有社会、学校、公权力和大众关注等纠错机制。
这些“纠错机制”,就是在家庭内部的小孩遇到暴力、性侵、虐杀等不当养育的伤害时,把没有选择权的小孩拯救出来,获得健康而稳定的成长环境。
这里面,还牵扯到另一个问题:
我们的小孩,为什么要融入正常社会,走向更大人群?
仅仅是为了适应社会吗?
并不是。
答案是——
当幼小的孩子从家庭内部走向更大的人群,他才能在不断试错不断碰撞中,遇见父母之外的更多人群样本,遇见家庭之外的更多情感模式,遇见自我实现的更多可能。
也就是说:
家庭虽然是孩子的起点,但一个孩子需要到更大人群和更广天地里,和老师、同学、同龄人甚至智者、英雄不断交手,在亲证亲悟中去一点点完成原生家庭和父母之外的自我教育和自我抵达。
亦如佛陀四处辗转终于开悟,就像三毛流浪人间终得温柔。
![]()
如果一个小孩,生下来就像云南“赤裸小孩”这般,被父母切断与外界的一切联系,那他就无法得知别的孩子都在经历什么,关注什么,学习什么,玩耍什么。
他只能模仿狗狗的吃喝拉撒,并把这当作唯一的人生模板。
这也是我最想和朋友们分享的第三点:
一切把孩子禁锢在父母身边、拒绝孩子向外交流探索的行为,都是对孩子自我实现的剥夺。
孩子没法选择出生于什么样的家庭,拥有什么样的父母,但他应该有走向更大世界,去确认自己天赋和好恶的权利。
如果孩子走向社会流浪一圈后,还是觉得待在父母身边和家里更开心,那也是他亲证后的选择。
他亲证的选择,和父母替他做出的选择,是两码事——前者是主动选择,后者是被动丧失。
这也是云南“赤裸小孩”事件中,最让人不适的真相——
爱的养育,绝非只能学狗。
而是让孩子在生机勃勃的人群里,抵达更挺拔的自己。
因为——
我们的小孩,不仅仅是我们的小孩。
他更是借助我们,下凡人间的天使。
他有自己的选择和权利、灵魂和梦想。
放手,让他奔赴自己的远方。
共勉。
闲时花开(ID:xsha369):作者刘娜,情感专栏作家,文艺也理性,温柔也死磕。文中图片来自网络和作者AI制作,特此说明。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