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1月7日,在日本国会众议院预算委员会的会议现场,一名来自民进党的议员提出质询:“若中国大陆对台湾采取军事行动,是否将威胁到日本的国家安全?”
这一提问瞬间引发关注。而首相高市早苗所作出的回应,更是令全场陷入一片沉默——“一旦台海爆发冲突,将被认定为日本的‘存亡危机事态’。”
这句措辞看似模糊却极具分量的回答,犹如一把锋利的刀刃,猛然割裂了中日之间长期维系的脆弱外交平衡,使原本就复杂的双边关系骤然升温,激起层层波澜与不安。
![]()
内部的提醒
事实上,在此之前,日本政坛已有不少重量级人物就涉台议题发出过明确警示,呼吁切勿在敏感地带过度挑衅。
前首相鸠山由纪夫曾公开表示:“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日本不应以任何形式干涉中国内政”;野田佳彦亦曾警告称:“对华政策若走向极端化,后果不堪设想。”
然而,这些理性声音并未能阻挡局势滑向激进方向。当中方以坚定且毫不含糊的态度作出回应时,这位上任仅三周的新任女首相,终于体会到何谓“孤行必受反噬”的政治代价。
![]()
在日本的安全战略体系中,“存亡危机事态”是一个具有根本性意义的概念。一旦启动该机制,意味着日本可突破《和平宪法》第九条的法律限制,自卫队的行动范围也将从本土防卫扩展至海外协同作战。
将台海局势纳入这一框架之内,实质上等同于向外界释放出“可能直接介入台海争端”的强烈信号。
此举严重侵犯中国关于“台湾问题纯属中国内政”的核心立场,公然违背国际法与基本外交准则。
需要指出的是,高市早苗坚持“对华强硬”的姿态,并非一时兴起,而是其一贯政治理念的延续。
![]()
作为安倍晋三亲自栽培的“政治继承人”,她的政治履历深深烙印着右翼色彩:不仅多次以官方身份参拜靖国神社,还在多个公开场合否认南京大屠杀的历史事实,甚至辩称日本在二战期间的侵略行为是出于“自保目的”。
在台湾议题上,她早有布局——2021年竞选自民党总裁期间,便将“深化日台合作”写入核心政纲。
2024年4月,她更擅自访问台湾,与赖清德闭门会谈长达两个小时,高调倡议构建“日台准安全同盟”机制。
此次国会发言,不过是其长期政治图谋的一次集中体现。
![]()
更值得警惕的是,高市早苗的涉台言论并非孤立事件,而是其推动日本“军事正常化”整体战略中的关键一环,背后潜藏着深远的地缘政治意图与潜在风险。
几乎在同一时间,当被问及是否会调整“无核三原则”时,她未作正面答复,反而刻意回避,言语间充满暧昧与闪躲。
据日本媒体披露,目前日本境内储存的分离钚总量已达47吨,主要集中于青森县六所村核燃料再处理工厂。这一数量足以制造数千枚核武器,引发国际社会广泛忧虑。
![]()
在如此敏感的地缘雷区边缘,高市为何敢于铤而走险?其大胆举动背后,究竟蕴藏怎样的动因与算计?
对内而言,日本社会整体右倾趋势日益明显,部分民众对其强硬路线抱有认同;与此同时,养老金缺口扩大、能源价格持续攀升等问题加剧民生困境,借外部议题转移国内矛盾,成为她稳固执政基础的便捷路径。
对外来看,自民党与公明党的联合政府正面临裂隙加深的风险,她亟需通过激进主张凝聚保守派支持;同时,为了迎合美国主导的“印太战略”,她试图在台海问题上充当先锋角色,以此换取美方对日本“修宪扩军”议程的支持与默许。
![]()
但她似乎忽视了一个基本事实:外交不是表演舞台。拿国家安危做赌注的行为,无异于饮鸩止渴,终将因其短视与冒进而付出难以承受的代价。
针对高市早苗错误涉台言论,中国外交部迅速作出严正回应,表达强烈抗议并予以坚决反对。
外交部明确指出,其言论严重背离一个中国原则以及中日四个政治文件的精神实质。11月10日,中方进一步强调:“任何外部势力胆敢军事介入台海事务,中方必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予以坚决反制。”
此类表态在中日外交实践中极为罕见,多位分析人士认为,这是中方划出的清晰红线,不容挑战。
![]()
高市早苗的压力
令高市未曾预料的是,她寄予厚望的美国盟友反应却异常克制。
近期美方在台海问题上反复重申“支持和平解决争端,维持现状不变”的立场,这种谨慎态度使其“倚美压华”的战略构想遭遇现实阻力,原计划营造的“美日联手围堵中国”局面未能如愿成型。
内外压力正逐步向她汇聚。在国内,包括鸠山由纪夫在内的多位前任政要公开批评其言行“破坏中日关系稳定”,质疑其判断力与大局观。
![]()
与此同时,自民党内稳健派成员也对其极端言论表示深切担忧,担心其激进行为将引发不可控后果。
尽管此前民意调查显示其支持率一度高达82%(其中外交领域认可度达83%),但随着涉台争议持续发酵,舆论风向已开始转变,越来越多的声音开始质疑其政策的可持续性与风险程度。这位曾被视为强势崛起的女性领导人,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执政考验。
从宏观视角审视,高市早苗此次言论所引发的震荡,早已超越单纯的双边摩擦范畴,其外溢效应与深层影响必须引起高度警觉与深刻反思。
它不仅使中日关系陷入新的低谷,也为整个东亚地区的安全秩序投下浓重阴影。
![]()
当前,日本国内支持提升军费的声音不断上升,超过半数民众赞成增加国防预算。若此类情绪被政治力量加以引导甚至操弄,极有可能触发区域军备竞赛的连锁反应。
试想,倘若日本成功打破核不扩散政策与海外用兵的双重枷锁,整个亚洲的和平架构将面临剧烈冲击。届时,地区各国都将被迫重新评估安全环境,做出相应调整。
从根本上看,这场风波折射出两种截然不同的外交哲学之间的碰撞:一种是以尊重主权、平等互利为基础的和平发展理念;另一种则是基于霸权逻辑、阵营对抗的地缘博弈思维。
![]()
高市早苗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然而,现实这位冷峻的导师,已然以最直接的方式给出了教训,揭示出错误抉择背后的沉重代价。
中方所发出的严正声明,不仅是对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的坚定捍卫,更是对区域和平稳定的有力维护。这一立场既彰显底线意志,也致力于推动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周边秩序。
两任前首相未能阻止的冲动,终究要在现实中被彻底唤醒。
![]()
结语
唯有停止在台海问题上的无端挑衅,才是防止局势滑向不可挽回深渊的唯一正途。
和平无法靠武力威慑实现,真正的安全来源于互信与对话;合作也无法通过组建排他性联盟来维系,唯有携手共进才能长久。
中国的底线已经清晰标明,接下来的选择,不仅决定高市个人的政治命运,更将深刻影响东亚未来的和平走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