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重庆11月14日电 近日,重庆市南岸区长生桥镇卫生院肺结核延伸服药点正式启用,南岸区疾控中心公共卫生医师在现场开具了该延伸服药点首张公共卫生处方,为患者带来“家门口取药”的便利。
“过去每月取药得往区定点医院跑,辗转几趟下来要两个多小时,现在步行10分钟就到,省时又省心!”从延伸服药点顺利领取药物的患者李华(化名)说道。肺结核治疗需严格遵循“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全程”原则,一旦出现漏服、少服或提前停药,容易导致结核分枝杆菌产生耐药性,治疗难度和成本将大幅增加。此前,病情稳定的患者每月需前往定点医院一次进行就诊、取药,病情波动时频次更高。长途奔波不仅耗费时间精力,还会影响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
患者在南岸区长生桥镇卫生院肺结核延伸服药点领取药物。重庆市南岸区卫生健康委供图
延伸服药点的设立破解了患者“取药远、取药难”的痛点。据介绍,该举措不仅直接减轻患者的交通和时间成本,更通过缩短取药距离,有效降低因奔波导致的治疗中断风险,对提升患者治疗依从性、增强康复信心具有重要意义,为实现结核病“全程规范治疗”提供了基层保障。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处方由该区疾控中心的公卫医师开具。这一变化突破了长期以来公卫医师不参与个体诊疗的制度壁垒,意味着公共卫生服务从传统的群体性防控,向个体化健康管理延伸,实现了“预防”与“治疗”在基层的无缝衔接。
“赋予公卫医师适度处方权,是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的创新尝试。”重庆市南岸区卫生健康委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这一模式,居民在“家门口”就能获得专业、连续的结核病诊疗服务,实现了健康服务从“广覆盖”到“精准达”的升级。
据了解,此次探索是重庆市南岸区落实《重庆市结核病防治行动方案(2024—2035年)》及公卫医师处方权试点工作要求的具体实践。未来,重庆市南岸区将以结核病管理为起点,逐步拓展公卫医师在慢性病管理、社区健康服务等场景的职责范围,进一步落实“医防融合”机制,让更多居民享受到贴近、可靠、便捷的健康服务。(胡虹、施懿、刘国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