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是城市活力之源与未来塑造者。在宝山推进“北转型”、建设“科创新城”的过程中,推动青年与城区的“双向奔赴”成为关键课题。宝山区坚决打破将青年仅视为“服务对象”的传统思维,着力将其锻造为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主角”,通过系统构建“参与有场景、融入有渠道、建功有舞台”的良性生态,让青年的智慧、创意与热情,深度融入城区发展的肌理,奏响“青年与城市共成长”的奋进乐章。
深耕治理场景,构建从“体验者”到“主力军”的成长阶梯
有效的参与,是双向奔赴的起点。宝山聚焦治理末梢,精心设计阶梯化、沉浸式实践场景,引导青少年在解决真实问题中实现从“生力军”到“主力军”的蜕变。
“社区小先生”激发基层治理“大能量”,传承陶行知先生“即知即传、即学即教”理念,宝山创新实施“社区小先生制”,将思想引领巧妙融入社区生活。一本精心设计的“通关护照”,涵盖垃圾分类、楼道清理、关爱老人等12项闯关任务,通过“校内发动—社区报到—任务执行—学校确认”的闭环流程,每年吸引7.8万名少先队员化身社区“小老师”。他们从身边小事做起,带动11万余名家长共同参与,常态化清理楼道堆物2万余户,温暖探访近3500户独居老人,形成了“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文明整个社区”的生动局面。
以此契机,宝山顺势推动“青春力量”赋能网格治理“最末梢”,随着“小手变大手”升入高年级,以及通过“大手牵小手”带动青年家长,团区委发起大学生兼职社区团干部的“社区小助理”计划及由企业青年、社区骨干等构成的“青春三人行”赋能团,将其精准嵌入基层网格,深度参与“7+X”治理任务,从协助“小先生议事厅”运营到发布青年视角的“街区漫步攻略”,将青年的创新思维注入社区微更新、为老服务等场景,推动青年志愿服务从“活动化”向“功能化、常态化”升级,构建起“从小先生到志愿者、再到团青骨干”的成长链条,使之成为基层治理中“召之即来、来之能战”的可靠力量。
创新社交赋能,实现从“兴趣圈”到“贡献场”的价值跃迁
青年的深度融入,离不开情感联结与价值认同。将青年的个性爱好与城市的发展需求紧密相连,实现从“吸引聚集”到“组织反哺”的升华。
青年社群打造城市融入“活力网”,针对青年“原子化”“圈层化”特点,宝山打造eYoung青年社群平台,采取“3+X”运营模式,配备三类召集人,联动各方力量共同管理。已吸纳直属社群40个,覆盖近10000名青年,形成类型互补的社群生态。同时,这些基于共同兴趣建立的社群,不仅成为青年的情感归属地,更主动对接社区治理需求,当戏剧社走进社区为老人义演,烘焙社群发起公益助农,飞盘爱好者组建滨江护跑团,“兴趣”便催生了稳定的“青年社群”,实现了从“被服务者”到服务提供者、从“社交孤岛”到治理共同体的华丽转身。
同时,依托党群服务中心和青年中心开设的青年夜校,成为了社群培育的重要载体,通过“青年点单,团团配餐”模式,将优质课程送到青年身边,成为社群孵化的“催化剂”和“加速器”,形成了“兴趣吸引—社群凝聚—反哺社会”的良性闭环,让青年在共建共享中增强获得感、在参与治理中提升价值感。
服务发展大局,塑造从“参与者”到“代言人”的身份认同
在宝山,志愿服务已成为青年认知城市、贡献才智、传播形象的综合平台,是共青团提升引领力、组织力、服务力和大局贡献度的生动实践。
“宝藏青年”锻造平战结合“先锋队”,宝山构建“1+2+18+X”青年志愿服务体系,有效整合高校、企业、基层等各方力量。在F1H2O摩托艇世锦赛、上海樱花节等重大活动中,青年志愿者以专业服务成为最亮丽的“青春名片”;在防台防汛、应急抢险等急难险重任务中,这支队伍闻令而动、挺身而出,充分展现了新时代青年的担当精神,成为区委区政府关键时刻信得过、靠得住的后备军和突击队。
在此基础上,“青春推荐官”构筑深度认同“强磁场”,依托体系化项目,团区委打造“宝藏体验官”“港口青春梦舞台”等载体,鼓励青年在志愿服务中深度体验滨江新貌、感受产业脉动,并化身“城市推介官”,在社交平台分享“活力宝山”的精彩瞬间。这种“服务+体验+传播”的模式,有效引导青年走进宝山、服务宝山、扎根宝山,在深度参与中不断增强归属感与自豪感,自觉成为城区的“建设者”与“代言人”,为宝山“北转型”持续汇聚规模可观、结构优化、富有创造力的青年力量。
展望未来,宝山将更注重机制化赋能,拓宽从“社区小先生”“青春三人行”等骨干中培养兼职团干部的通道;更注重生态化培育,推动青年社群与社区治理项目精准对接;更注重战略性吸纳,在重点区域规划、产业政策制定中制度化听取青年意见,努力让宝山对青年更友好、青年在宝山更有为。
(来源:宝山团区委)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