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舰刚正式入列,外媒却是把目光聚焦在了“四川舰”。
一年半都造好的中国速度,外界开始感叹:这四川舰怕是威力也不容小觑。
![]()
本月5日,我国首艘电磁弹射型航空母舰福建舰在海南三亚正式入列,标志着中国进入三航母时代。正当全国人民还在为福建舰的服役欢呼时,仅仅数日后,另一则消息再度引发关注:一艘满载排水量超4万吨的“准航母”已悄然建成,从下水到海试仅用不到一年。
11月14日上午9时,中国海军076型两栖攻击舰首舰“四川舰”从上海沪东中华造船厂解缆离港,正式开启首次航行试验。这艘被誉为“全球首艘无人机航空母舰”的巨舰,以其惊人的建造速度和创新的设计理念,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海军的战略智慧与工业实力。
![]()
四川舰的建造速度之快,打破了外界对中国造舰周期的传统认知。从2024年12月27日下水到2025年11月14日海试,整个过程不足一年。而如果从其建造开始算起,整个周期也仅一年半左右。
不夸张地说,这一速度远超之前的福建舰航母,福建舰船坞建造周期约4年,码头舾装近2年,海试周期逾1年。
四川舰的快速成型,不仅彰显中国造船工业的惊人产能,更释放出一个清晰信号:中国海军正加速布局一种“低成本、高弹性、可量产”的新型主力舰种。
![]()
军事专家张军社在接受《环球时报》采访时表示,四川舰从下水到海试不到一年,建造进展非常快。对于这种大型军舰来说,从设计、建造到各种系统的集成都比较困难,而中国完全依靠自己摸索出了这条路径。
而四川舰作为076型两栖攻击舰的首舰,其最引人注目之处在于它模糊了传统两栖攻击舰与航母的界限。这艘巨舰拥有全通飞行甲板、双舰岛设计,并创新应用了电磁弹射和阻拦技术。
那么,它究竟该扮演什么角色?舆论一度陷入是“小航母”还是“超级两栖舰”的争论。
![]()
实际上,四川舰的战略价值恰恰在于其三重定位。
在台海、南海等第一岛链内场景中,四川舰可作为智能化两栖投送核心。它不仅能搭载直升机和气垫登陆艇,还能通过攻击-11等隐身无人机对敌滩头工事、防空阵地实施精确打击。
与075型两栖攻击舰不同,076不再依赖岸基航空兵或航母提供制空掩护,而是具备独立作战能力。
![]()
放眼远洋作战,四川舰可转型为具备独立作战能力的“全能投送”远洋旗舰。此时,它的舰载机编组将以10-12架舰载隐身无人机为主力,执行情报、监视、侦察和打击任务,必要时可搭载4-6架歼-35隐身战斗机提供有限制空掩护。
而在与福建舰、山东舰等组成航母打击群时,四川舰又扮演关键备份与能力延伸角色。甚至076型两栖攻击舰与航母战斗群组合必将成为最佳拍档,还能形成更加强有力的作战体系。
当然四川舰最引人注目的技术亮点,是它将电磁弹射技术应用到了两栖攻击舰平台上。这套系统与福建舰航母属于同级技术,使四川舰成为全球首艘配备电磁弹射系统的两栖攻击舰。
![]()
可以说,电磁弹射技术带来了革命性的作战能力提升。传统两栖攻击舰的航空能力长期受限于垂直起降模式,以F-35B为例,为实现垂直起飞必须大幅削减燃油与弹药,作战半径不足800公里。
而电磁弹射系统使固定翼舰载机得以“满油满弹”起飞,单日出动架次比传统方式提升三至五倍。
更重要的是,电磁弹射让大型无人机成为海军航空力量的主力。攻击-11这类隐身无人攻击机可在四川舰上连续弹射,组成“蜂群”深入敌防空网执行任务。
![]()
因为无人机的弹射需要能量可调。如果能够把攻击型、侦察型的无人机在076上通过电磁弹射升空,那么这条两栖攻击舰就会变身全球第一艘无人机航空母舰。
只得说一代一代的军舰都在进步,而四川舰展现出中国海军在发展路径上的独特思考。一方面,它拥有堪比航母的电磁弹射配置;另一方面,中国始终坚持将其定位为两栖攻击舰,而非航母。
而之所以如此,便是我国的海军选择让航母专注承担制海制空核心任务,而两栖攻击舰则承担区域作战与登陆支援,四川舰专门负责航空作战未来化探索。
![]()
这种分工明确的路径,实际避免了美军曾走过的弯路。
另外在成本效益方面,四川舰代表了全新的思路。据推算,076型单舰造价可能只有福建舰的四分之一,而建造周期压缩至后者的40%以内。这种“高性价比”使得中国海军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形成相当规模的两栖作战力量。
简单来说,四川舰的出现,可能引领未来海战形态的变革。它标志着海军作战正从“平台中心”向“网络中心”转型,无人作战平台与有人装备协同将成为新趋势。
![]()
同样地,四川舰可作为无人机作战的移动基地,实施“有人决策、无人冲锋”的协同作战模式。这种模式已超越美国“闪电航母”概念,走向真正的智能化海战。
当福建舰还需要12-18个月形成完整战斗力时,四川舰凭借成熟的无人机作战体系,能快速投入实战部署。这种“高低搭配”让中国在热点区域提前获得了压倒性优势。
毕竟四川舰的出动敏感性也远低于航母,在国际法层面,部署一艘“两栖攻击舰”远比部署一艘“航母”更易被接受,却能投送同等量级的空中火力。这为中国海军提供了更大的战略灵活性。
![]()
未来十年,若中国海军能形成4-6艘076与3艘以上航母的梯次搭配,将真正具备“高端对抗”与“低干预”双线作战能力。
而未来海战的模样,或许就在今天上海沪东造船厂的那艘巨舰上已见端倪。它不只是钢铁巨兽,更是中国海军战略思维的实体化表达:不追求单一平台的绝对优势,而讲究体系效能;不盲目跟随他国路径,而创新自己的游戏规则。
如今,四川舰的海试只是一个开始。而随着福建舰服役,中国海军迈向深蓝的脚步愈发坚定。当某些国家还在议论“中国威胁”时,中国造船厂的速度始终在加速度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