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品 | 子弹财经
作者 | 王亚静
编辑 | 蛋总
美编 | 倩倩
审核 | 颂文
继小马智行、文远知行登陆港交所之后,智能驾驶企业的IPO热潮再上一个新台阶。
近日,苏州天瞳威视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瞳威视)递表港交所,中银国际、汇丰银行、华泰国际为联席保荐人。
天瞳威视是一家以软件为核心的智能驾驶解决方案提供商,成立至今不过9年时间,已经先后获得了上汽、北汽、联通、采埃孚、地平线等一众知名资本的支持。
在豪华的投资方阵容之外,天瞳威视目前仍处于亏损的状态。在2022年至2025年上半年的3年半时间里,公司已经累计亏损超12亿元。
连年亏损之下,天瞳威视目前已经存在约9000万元的短期资金缺口,而背后签署了对赌协议的投资方也催促着公司加紧上市的步伐。
只是,天瞳威视能如愿登陆港交所吗?
1、3年半累亏超12亿,上汽身份成谜
在电池、续航性能稳定之后,新能源汽车开始转向智能驾驶的较量。
这已经成为市场最热的风口之一。灼识咨询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量产智能驾驶解决方案市场规模达805亿元,预计到2030年将增至2795亿元,行业前景充满想象。
自成立以来,天瞳威视就长期深耕智能驾驶领域,产品包括纯软件,以及软硬件一体化解决方案,涵盖L2-L2+级、L4级自动化水平。
![]()
(图 / 天瞳威视招股书)
站上风口,天瞳威视收入快速增长。2022年至2024年,公司收入分别为1.72亿元、2.04亿元及4.83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67.7%。到了2025年上半年,其收入进一步同比增长182%至1.57亿元。
![]()
(图 / 天瞳威视招股书)
业绩不断增长,离不开大客户的助力。于报告期内(2022年至2025年上半年),公司前五大客户贡献了总收入的73.0%、91.4%、44.6%及63.5%,客户集中度极高。
不仅如此,天瞳威视与大客户的关系“剪不断、理还乱”。例如,采埃孚既是公司大客户,又是公司的供应商、股东,也算得上是公司创始人王曦的“半个老东家”。
此外,「子弹财经」注意到一位标注为“客户D”的大客户,曾多次出现在公司前五大客户行列,这是一家“于1984年在上海成立的上市公司,从事乘用车制造”,疑似上汽集团。
另据招股书披露,报告期内,公司向上汽集团的销售收入分别为1936.4万元、1613.3万元、413.7万元、1194.3万元。
其中,2022年、2023年和2025年上半年的销售额与“客户D”完全一致。(编者按:2024年客户D不是前五大客户,故招股书没披露其销售额。)
![]()
![]()
(图 / 天瞳威视招股书)
但奇怪的是,上汽集团通过子公司上汽北美产投已经入股天瞳威视,是公司的重要投资方,但天瞳威视声称“客户D”是“独立第三方”。
那么,“客户D”究竟是不是上汽集团?是否存在故意隐藏客户的“关联身份”,来强调业务独立性的问题?与上汽集团的合作为什么在2024年出现骤降?对此,「子弹财经」试图向天瞳威视方面进行了解、但截至发稿仍未获回复。
遗憾的是,尽管有大客户、股东的支持,天瞳威视至今仍未走出亏损。
2022年至2025年中期,公司分别亏损3.25亿元、2.31亿元、4.63亿元和1.93亿元,3年半累计亏损12.12亿元。
在剔除金融负债的公允价值变动等因素后,公司经调整亏损(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计量)分别为1.88亿元、8809.7万元、437.8万元、417.2万元。
![]()
(图 / 天瞳威视招股书)
对于一个创业公司来说,在没有走向盈利之前,一切高速增长都是“烧钱换速度”,一旦资本退潮,风险随时可能出现。
2、王曦独揽大权,薪资年年上涨
其实,天瞳威视的成立时间并不算长。
2016年3月,王曦在苏州创立天瞳威视。同年,公司开始开发模块化的AI感知模型,并与采埃孚合作研发基于多摄像头的感知系统。
天瞳威视在成立之初就能与全球顶级汽车零部件供应商采埃孚合作,或许与王曦创业前的工作经验不无关系。2008年至2012年,他曾在天合汽车担任电子工程师;2015年,采埃孚收购了天合汽车。
王曦是一位“技术派”,从海外工作,到回国创业,再到融资,他牢牢把控着天瞳威视的发展节奏,也控制着公司的命脉。
IPO前,王曦直接持有公司28.39%股权,透过员工持股平台庆元天瞳、WX Technology间接控制8.78%、4.44%股权,合计控制公司约41.61%股权,是控股股东。
![]()
(图 / 天瞳威视招股书)
在经营上,王曦身兼董事长、执行董事、首席执行官多职,而作为“一把手”的王曦从公司获得了不低的回报。
2022年至2024年,王曦的薪酬分别为221.8万元、260.8万元、267.2万元,年年上涨。今年上半年,王曦又拿走139.9万元薪酬,3年半累计拿走近900万元。
![]()
![]()
![]()
![]()
(图 / 天瞳威视招股书)
客观而言,在动辄数亿的亏损面前,王曦获得的薪酬数字不算庞大。但一般来说,在还没有盈利的创业公司里,创始人拿着高薪,容易有“创始人以自身利益为先,没有与公司共进退”之嫌。
此外,「子弹财经」注意到,天瞳威视是一家从苏州成长起来的公司,但王曦的生活重心却似乎不在苏州。
IPO前夕(即2025年9月19日),天瞳威视获得天津东丽经开产业发展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下简称:天津东丽)一笔2900万元的免息可换股贷款,而这笔贷款最终被用于购买公司股份。
![]()
(图 / 天瞳威视招股书)
天眼查资料显示,穿透股权后,天津东丽为天津市东丽区国资委的子公司,而王曦留在招股书上的地址正是天津市。
另据招股书披露,除了在江苏省内获得的一系列荣誉之外,王曦获得的唯一江苏省外荣誉就来自天津——天津市「千人计划」创业人才称号,可见王曦与天津的渊源之深。
据悉,上述贷款将很快转换为认购公司6.75万股新股份,以及向现有股东购买约4.68万股现有股份,综合入股成本为25.37元/股,比此前进行的C+轮(26.47元/股)、D轮(32.24元/股)融资成本都低。
![]()
(图 / 天瞳威视招股书)
只是,天瞳威视刚刚完成D轮融资不久,为何IPO前夕还如此急切地寻找贷款?天津东丽的贷款用来收购了哪些投资人的股票?是有意为天津东丽创建低价入股机会,还是急缺资金?
对此,「子弹财经」试图向天瞳威视方面进行了解、但截至发稿仍未获回复。
3、北汽、上汽、联通扎堆入股,现金流告急
在奔赴港交所之前,天瞳威视就已经获得了众多资本的青睐。
IPO前,公司已经获得了7轮融资,投资方包括联通、北汽、上汽、商汤投资、地平线、采埃孚等众多知名资本,获得融资近10亿元。
![]()
![]()
(图 / 天瞳威视招股书)
而这些投资方不只带来了资金,还有行业资源。在日常经营中,不少投资方还兼任了合作伙伴的角色,让天瞳威视得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快速发展。
例如,天瞳威视与采埃孚建立战略同盟,根据各自专业领域分别承担汽车一级或二级供应商角色,联合参与量产项目的投标、开发及交付。IPO前,双方已合作完成约39款车型的解决方案交付。
借由采埃孚的工程化经验与全球市场资源,公司实现了技术到产品出海的跨越。以2024年前装解决方案海外出货量计,天瞳威视已经是中国最大的,以软件为核心的L2-L2+级智能驾驶解决方案提供商。
在采埃孚之外,天瞳威视2025年还与联想懂的通信、上汽大通汽车建立了L4级Robotaxi解决方案的战略合作,并于2025年上半年向联想懂的通信交付了行业首款基于国产智驾处理硬件的Robotaxi。其中,上汽大通汽车是上汽集团的子公司。
具体而言,由天瞳威视向上汽大通提出定制化改造需求,并在定制化车辆上部署L4级解决方案相关的智驾套件,以及公司与联想懂的通信共同研发的软件系统后,将车辆交付给联想懂的通信进行运营。
不过,这些助推企业发展的资本,同时还给王曦带上了“紧箍咒”。
按照协议,由王曦及其控制实体授予投资方的回购权,将在公司提交港交所上市申请前一天自动终止,但倘若上市申请在规定期限内被撤回、驳回或失效,则回购权将自动恢复。
![]()
(图 / 天瞳威视招股书)
而天瞳威视的现金流本就承压。
![]()
![]()
(图 / 天瞳威视招股书)
而面临资金压力的天瞳威视,本身又缺乏足够的“造血能力”。于报告期内,其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分别为-1.71亿元、1.15亿元、-1.89亿元、-7411.3万元。
![]()
(图 / 天瞳威视招股书)
其实,这种情况在智能驾驶领域并不少见,供应商存在内生盈利乏力的问题,普遍容易陷入“高估值、低变现”的困境,只能依靠融资续命。天瞳威视为何此时向港交所发起冲击,由此也可窥一二。
只是,若IPO受阻,对赌条款一旦触发,王曦面临的资金压力将如潮水般涌来。站上智驾的风口固然耀眼,但没有盈利支撑的成长,天瞳威视终究多了份难以掩饰的脆弱。
*文中题图来自:天瞳威视官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