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6型两栖攻击舰首舰“四川”舰驶离上海沪东中华造船厂,开启首次航行试验。此次任务重点验证动力、电力等核心系统可靠性,为后续测试奠基。作为全球首款集成电磁弹射系统的两栖攻击舰,其海试不仅标志我国两栖作战平台升级,更彰显中国海军向远洋部署型力量转型的坚实步伐。
![]()
1、打破常规:电磁弹射与双舰岛的设计革新
相较于075型,四川舰甲板设计实现脱胎换骨升级。其采用全通式飞行甲板,舰宽拓展至45米(075型为30米),为多型舰载机同步部署和高效运作提供充足空间。
双舰岛布局是核心创新:前舰岛负责航海导航与动力指挥,后舰岛统筹航空调度,有效规避电磁干扰,大幅提升高强度作战指挥效率。甲板前部右舷100余米电磁弹射轨道,使四川舰成为全球首艘具备弹射能力的两栖攻击舰,摆脱了传统两栖舰对直升机和垂直起降战机的单一依赖。
甲板三角形标识是高效作业关键:兼具定位与系留功能,可精准锁定停机位置并区分机型区域(兼容直升机、固定翼机及无人机);周边系留接口能在风浪中固定机体,保障作业安全。
![]()
2、战力跃升:载机、停机与转运的全面进化
四川舰战力跃升集中体现于载机、停机、转运三大核心能力,构建起立体作战基础。
载机能力实现“单一到复合”跨越:075型仅能搭载约30架直升机,无法搭载固定翼机;四川舰凭借电磁弹射与阻拦系统,可搭载直-8C等直升机、攻击-21无人机,更兼容歼-35、空警-600潜力。载机量最高达37架(混编模式),远超075型及部分国家航母。
停机能力显著提升:075型甲板仅能停放10-15架直升机且空间利用率低;四川舰45米宽甲板经分区规划,仅甲板即可停放20架以上舰载机,配合扩容机库实现容量翻倍。电磁弹射系统打破起降与停机空间冲突,规划更灵活。
转运效率优化提升作战响应:075型舷内升降机易与甲板作业冲突;四川舰将两台升降机移至外飘部位,且尺寸扩容,可同时转运两架直升机或一架大型无人机,兼容歼-35,搭配双舰岛调度实现航行指挥与转运同步,流程更顺畅。
![]()
3、稳步前行:海试进程与服役前景展望
首次海试仅是起点,核心验证基础系统稳定性,后续还将开展电磁弹射、舰载机适配、武器实弹、损管等专项测试。
参考075型8个月海试周期,四川舰因集成新技术,预计需12-18个月完成多轮海试,包括系统优化、舰载机弹射回收、全舰协同等关键环节。
按当前进度,四川舰有望2026年下半年至2027年初列装。其服役将显著增强我国两栖作战与远洋投送能力,为海军全球部署提供核心装备支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